張海燕
初中音樂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教學模式。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大大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音樂教師在強調(diào)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還要注重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提供更多表現(xiàn)的機會,重視教學中的展示及評價,這樣才能發(fā)揮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用。
一、豐富合作學習的展示形式
合作學習活動展示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內(nèi)容,設(shè)計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展示方式。因材施教,尋找學生喜歡的內(nèi)容與形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只有這樣,才能讓好學生吃得好,后進生吃得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
1.小組合作中的表演展示。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分角色表演是音樂教學中經(jīng)常進行的活動,學生在小組中分角色表演,能使每個學生都得到表現(xiàn)。如,魯教版音樂教材,六年級的唱歌課中,《黃河船夫曲》就是一首很好聽的民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欣賞一遍,然后按小組把學生分成兩部分,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進行演唱;然后分小組進行表演創(chuàng)作,讓學生模仿黃河船夫的勞動場面進行表演唱;最后讓每個小組都上臺表演。這樣學生在小組內(nèi)分工合作,積極性高,主體性強,學生就能更好地把握陜北民歌的情感和演唱特點。
2.小組合作中的模仿展示。在課堂上展示學習成果,是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提升學生表演能力的最好的學習方式。如,初一下冊音樂課中有一課是學唱京劇《穆桂英掛帥》選段《猛聽得金鼓響》。演唱京劇和歌曲不一樣,要求一板一眼都要很到位。因此,在學唱前,可以讓學生先看一段原版的《猛聽得金鼓響》的視頻資料以及有關(guān)穆桂英的背景資料,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后,再分小組練習,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展示,比比看看哪一組模仿表演的穆桂英更有元帥的威風。這樣,最后的模仿展示環(huán)節(jié)會大大激發(fā)學生的練習熱情,學生在展示成果時會積極地參與,并學會欣賞自己,欣賞他人,增強團隊合作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3.小組合作中的解疑展示。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時有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從歌曲的背景故事入手。如,《歌唱祖國》,作者是在怎樣的背景和情緒下寫出了歌曲?表達了怎樣的一種愛國熱情?我們應(yīng)該用什么樣的情緒來演唱?還有的教學內(nèi)容則可以從介紹作者開始,如,新疆民歌《青春舞曲》,學生就要了解“西部歌王”王洛賓的資料和歌曲等。這些問題,可以在課前布置給各個小組,各小組通過各種手段找資料,找答案,然后相互解疑。課上,教師也可以提出一些有深度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從而獲得多角度的啟迪,讓學生的理解更加準確、深刻。
4.小組合作中的比賽展示。小組合作學習是開展各式各樣的比賽活動最好的機會,如,小合唱比賽、獨唱比賽等。比賽時,由學生主持,學生參加比賽,教師或?qū)W生點評,學習效果非常好。
二、注重合作學習的教學評價
1.評價以激勵為主。當合作探究活動結(jié)束時,由組長組織組員進行自評、互評,教師再對每個學生進行綜合評價。評價合作學習小組的學習質(zhì)量和數(shù)量及合作學習小組的合作過程和效果,并對有效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組進行表揚和獎勵,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成小組之間的競爭,從而認識到相互合作、共同進步的意義。
2.注重小組評價的連續(xù)性。有起點就要有終點,而且這個最終的評價要有連續(xù)性以及有效性。在音樂課中,給力的小組長將會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搭建良好的橋梁,稱職的小組長是會管理的學生、會協(xié)調(diào)的學生,最好是有一定音樂基礎(chǔ)的學生。這樣的學生不一定是唱得最好的學生,不一定是表演得最好的學生,但是這樣的學生可以把小組管理得最棒。
小組合作學習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效果是明顯的,不論合作學習的形式如何變化,目的都是讓學生從真正意義上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快樂,從而喜歡上音樂。教師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追求,讓不喜歡音樂的學生對音樂感興趣,讓不敢唱的學生敢于嘗試,這樣的合作,才能真正使音樂課堂煥發(fā)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