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娟
升格支點
“說真話、抒真情”是寫作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很多同學的習作中,常常出現(xiàn)“失真”的問題。這里的“失真”,一是指不夠真實,二是指缺乏真情。比如同學們寫借景抒情的文章,提到春天,就是借“小草萌芽,花兒開放”表達對春天的贊美,提到秋天,就是“楓葉紅了,大雁南飛”,表達收獲的喜悅。其實,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每個人的體驗和感受也是獨特的,為什么一到寫作文時,就會變得千篇一律呢?一方面,部分同學生活經驗不足,頭腦中只有一些零星的、固有的認知;另一方面,可能囿于“好詞好句”的束縛,有些同學覺得寫景必然要美,于是用優(yōu)美的詞語粉飾了景物的原貌。這樣的文章,只是為寫而寫,缺少心靈的發(fā)現(xiàn)和真情的流露,自然不能打動人、感染人。所以,作文只有來源于真實的觀察和體驗,表達出真情實感,才能令人信服、產生共鳴。
原文呈現(xiàn)
校園的秋天
秋天,它不比春天的百花爭艷,不比夏天的綠樹成蔭,不比冬天的粉妝玉砌,它仿佛是一把鑰匙,輕輕地、悄悄地,趁你不注意,便把心門打開了。初秋,漫步校園,一股別樣的氣息撲面而來。
首先是色彩。你看,楓葉開始變紅,一片片,一簇簇,火紅火紅的,到處都是。一棵棵楓樹站立在一起,微風吹過,沙沙作響,仿佛是在呢喃。銀杏樹變黃了,樹枝上綴滿了白色的小果子,好像一個個小燈籠。小草也變黃了,仿佛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金色的地毯。
走到校園深處,一陣香氣沁人心脾,原來果子們成熟了。瞧,黃澄澄的柿子!我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上,仔細聞聞,一陣香氣鉆進鼻子,流向喉嚨。嘗上一口,啊,真甜!這時候,梨兒、桃兒、杏兒,也都成熟了,我閉上眼,細細品味著各種香氣組成的嗅覺盛宴。“秋風起,蟹腳癢”,螃蟹也跳上了人們的餐桌。鮮美多汁的蟹肉與蟹黃刺激著味蕾,在唇齒間醞釀香味,成為人們中秋聚會的美食。我想,秋天,不也正包含了團圓的味道嗎?
秋天的聲音更是動聽的。往天上看,一群群整齊的大雁“撲棱撲棱”地扇動著翅膀,往溫暖的南方飛去。一陣風過,樹葉紛紛揚揚地落下來,同學們用腳去踩落葉,發(fā)出“嚓嚓、嚓嚓”的聲響,這聲響伴著爽朗的笑聲,一齊在林間回蕩著。和我們在一起的老師仿佛也變年輕了,她的臉上掛著微笑。多想就這樣無憂無慮地笑著啊,天那么藍,云淡風輕,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這就是秋,令人向往、令人懷念的秋天!我愛秋天!
綜合點評
這篇文章的總體結構是清晰的。開頭點題,結尾呼應,中間三段分別從色彩、味道、聲音三個方面表現(xiàn)秋天的特點。但是問題也很多,首當其沖就是不夠真實,比如桃兒、杏兒在秋天成熟等,說明作者缺乏“常識”,只能靠想象、閱讀得來一點“間接經驗”,造成文章局部“失真”。另外,文章抒發(fā)的是對秋天的喜愛,但缺乏鋪墊、缺少蓄勢,難以打動讀者,讀者也難以從字里行間讀出蘊藏的情感,這是需要思考并改進的。
升格指津
朱自清筆下的春天,清麗明快,生機盎然;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溫情脈脈,詩情畫意;劉湛秋筆下的雨,一年四季各有特點。讀這些文章,我們的眼前會浮現(xiàn)生動的場景,我們的心里會涌動溫潤的情感。也許有同學說,他們都是大師,我們哪能達到這樣的水準?其實不然。我們也是能寫好的。訣竅之一在于觀察,我們不僅要從書本、媒體中獲得對事物的認知,更要親自觀察和體驗,這樣才能獲得屬于自己的感受;訣竅之二在于選擇最能觸動自己情思的景物,在描寫中滲入情感。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無論哪種說法,都在告訴我們,景和情應結合起來,情景交融,方才動人。所以,同學們要想想這些景、事帶給自己怎樣的情感體驗或思想碰撞,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讓讀者產生共鳴。
佳作出爐
校園的秋天
這一天,上課鈴響了,欒老師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班級,笑瞇瞇地說:“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出去走走,請同學們在走廊上排隊。”“呀!老師要帶我們去哪?”“干嗎去?”“玩呀!”同學們議論紛紛,一臉興奮。
在欒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兩棟教學樓之間的小花園。這里有緊緊攀附在柱子上的紫藤蘿,有懸掛著的飽滿的豆莢,往里走,還有小橋流水。水聲潺潺,我們笑語盈盈。
繞到教學樓后,小草還綠著,但沒有春天的嫩,夏天的盛,冬天的枯,是一種有力的綠。幾棵高大的銀杏樹挺拔地站立著,葉子微微泛黃,像一把把小扇子。遠遠地,我們看見了黃澄澄的柿子,像小燈籠一樣掛在樹枝上?!靶○捸垺眰兿耄骸斑@個柿子好不好吃?”大家紛紛到草叢中去找掉落的柿子,還真找到了。瞧,一個同學收獲滿滿,拿了三個柿子呢。細細一看,其中一個柿子上面有個小洞,洞里有個黑乎乎的小東西,??!原來是螞蟻,它一頭栽進洞里吃得正香呢。另一個呢,被鳥兒啄去了大半。同學拿起第三個,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眉頭立刻皺起來了。幾個女生打趣道:“好吃吧?”他一邊搖頭一邊說:“好吃!好吃!”“騙人!哈哈哈……”歡快的笑聲像小鳥撲棱著翅膀,飛到了天上。
沿著小路走,迎春花叢中有兩三根彎曲的瓜藤,小小的瓜兒掛在上面,可愛極了。桂花也開了,小巧的花朵散落一地,但香氣依然濃郁。小道的盡頭有一棵高大的樹,上面結著紅紅的果子,遠遠看去,像掛滿了“紅燈籠”,漂亮極了。老師神秘地問:“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樹嗎?”我們鴉雀無聲,這時有個同學大聲說:“這是欒樹?!崩蠋煾吲d地說:“對,這就是欒樹,欒老師的欒。”“哇,我還是第一次知道有欒樹!”“真好看!”同學們都驚嘆不已。
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校門口。同學們面帶燦爛的笑容,手里拿著柿子,欒樹的果實,還有散落的桂花等。老師提議拍張照片紀念一下,同學們都說“好”,擠擠挨挨站好隊?!扒炎樱 蓖瑢W們跳起來,每一個人都笑得那么燦爛。老師也開心地笑著,臉紅紅的,像欒樹紅紅的果子。
抬起頭,天空藍藍的,溫暖的陽光照耀著,淡淡的香氣縈繞在身邊,伴著老師、同學們的笑容,它們一起定格在我的記憶中。我喜歡這樣的秋天!
綜合點評
作者把目光聚焦到“校園的秋天”,由一次別開生面的語文課寫起,從見到的物、聽到的聲、嘗到的味等各個方面描寫秋天。并且,作者沒有單純寫景,而是將景和人的活動融合在一起,使文章散發(fā)著桂花的香氣,點綴著欒樹果實的色彩,洋溢著師生間的溫暖。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此情此景的喜愛和眷戀,讀來生動活潑、真摯自然。
小試牛刀
請以“放慢腳步有風景”為題寫作文。請思考,你的記憶中有哪些獨特的風景?這些風景帶給你哪些獨特的感受?你又將如何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