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斌 ,宋玉成 ,杜金芳 ,邱明潔 ,林 威 ,董紅梅
(1.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法醫(yī)學系,湖北 武漢 430030;2.湖北中真司法鑒定所,湖北 武漢 430030)
張某,男,53歲,某日晚上與他人發(fā)生沖突,被人用拳腳擊打頭面部、背部及胸腹部,即刻出現(xiàn)腹痛并倒地,送醫(yī)院搶救無效于入院后4 h宣布臨床死亡。案發(fā)前未發(fā)現(xiàn)明顯疾病史。
于死后第3天進行尸體檢驗。
尸表檢查:尸長170cm,發(fā)育正常,營養(yǎng)中等;尸斑淺淡,尸僵存在,位于四肢各大關節(jié);雙眼瞼結膜及口唇黏膜蒼白,雙側眉弓處各見一長2 cm條狀淺表裂創(chuàng),周圍皮膚腫脹;右背部肩胛中線處見一大小為7.5cm×4.0cm片狀皮下出血,胸部、腹部、四肢及會陰未見明顯損傷。
尸體解剖:右側第5~7肋間肌在胸骨旁線至鎖骨中線間見大小為8.0cm×4.0cm片狀出血,右側第5肋骨近胸骨體處見骨折,左側第7肋骨于鎖骨中線處橫行骨折,周圍肋間肌未見明顯出血。腹腔內積血約2000mL;肝質量 1340g,大小為 30cm×28cm×17cm,質硬,表面呈結節(jié)狀,其左葉見腫塊形成,左、右葉連接處見破裂口,長約5.0 cm(圖1);肝左葉腫塊質量320g,切面見瘤組織內大片壞死及出血,出血范圍約3.0cm×2.0cm×7.0cm。余組織器官未見明顯異常。
圖1 肝左葉腫塊形成,左、右葉連接處見破裂口(箭頭所示)
組織病理學檢驗:正常肝小葉結構破壞,被大量增生的纖維組織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假小葉,纖維組織內見大量以淋巴細胞為主的炎癥細胞浸潤,假小葉內肝細胞見灶性水樣變性、脂肪變性及壞死;腫瘤細胞異型性明顯(圖2),排列呈腺管樣或實體團塊形,可見大片壞死及出血,并見數(shù)量不等的炎癥細胞浸潤,瘤細胞大小不一,細胞核大,并可見巨核、怪核、多核及病理性核分裂象。
圖2 肝腫瘤細胞異型性明顯 HE×400
法醫(yī)病理學診斷:門脈性肝硬化,原發(fā)性肝癌并大片壞死、出血及破裂,失血性休克。
張某系原發(fā)性肝癌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死亡。肝癌破裂主要與自身病變有關,外傷在其肝癌破裂出血中起誘發(fā)作用。
原發(fā)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癌組織可局限于肝的一葉,也可彌散于全肝,且大多合并肝硬化[1]。肝癌結節(jié)破裂出血是原發(fā)性肝癌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其發(fā)生率約為 8%~14.5%[2],占原發(fā)性肝癌死亡的9%~10%[3]。肝癌周圍的門靜脈壓增高、腹內壓增高、外力作用等因素均可導致肝癌結節(jié)破裂出血。
本例死者系原發(fā)性肝癌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死因明確,爭議焦點主要在于外傷及疾病在肝癌破裂中的參與程度。在法醫(yī)學鑒定中,損傷與疾病的關系主要分為四種:(1)單純疾病致死;(2)單純損傷致死;(3)損傷為主,疾病為輔;(4)疾病為主,損傷為輔[4]。本案例中,死者肝癌破裂系自身病變及外傷協(xié)同作用所致,考慮疾病為主,損傷為輔。主要依據(jù)如下:(1)據(jù)汪維生等[5]的研究,外傷性肝破裂常見致傷原因為交通事故,90.6%的外傷性肝破裂案例合并其他腹部器官的損傷。本例外傷主要集中于頭面部,雖然嫌疑人供述存在全身拳打腳踢,但尸表檢查腹部外傷不明顯,且未見合并其他腹部器官損傷;尸體檢驗見右側第5肋骨和左側第7肋骨骨折,但體表對應部位未見明顯損傷,考慮為搶救過程中形成。(2)晚期肝癌患者可見腫瘤的自發(fā)性破裂,其主要機制是腫瘤膨脹性生長及生長過快,瘤體供血不足,發(fā)生壞死、液化,腫瘤內壓力較高,突破腫瘤周邊包膜或正常薄弱的肝組織導致破裂,發(fā)生腹腔內大出血[6-7],腫瘤外突程度越大,越易發(fā)生破裂[8]。晚期肝癌患者一般伴有黃疸、消瘦等惡病質表現(xiàn)。本例死者肝左葉可見明顯外突的腫塊,組織病理學檢驗見瘤組織內出血、壞死,但死者在此次事件前無急腹癥表現(xiàn),尸體檢驗亦未見惡病質表現(xiàn),因此診斷肝癌自發(fā)性破裂依據(jù)不足。(3)本例中死者外傷史明確,受傷后即出現(xiàn)腹痛倒地癥狀,外傷與臨床表現(xiàn)存在時間上的連續(xù)性。死者腹部未檢見明顯損傷,說明腹部外傷較輕微,但尸體檢驗見原發(fā)性肝癌,肝組織脆性較大且伴有重度肝硬化,腫塊內見大片壞死、出血,且周圍有炎癥細胞浸潤,考慮癌組織在原有內部出血、壞死基礎上遭受輕度外力作用發(fā)生破裂并突破包膜。因此,本例死者符合因外傷引起原發(fā)性肝癌破裂出血而死亡,肝癌破裂主要與自身病變有關,外傷在其肝癌破裂出血中起誘發(fā)作用。
在原發(fā)性肝癌破裂致死的法醫(yī)學鑒定過程中,必須詳細了解案情,全面細致地進行尸體檢驗及組織病理學檢驗,并根據(jù)外傷、器官病變、破裂的部位及組織學改變等綜合分析,以確定死亡與外傷之間的關系,從而對損傷與疾病的關系作出客觀、公正的鑒定意見。
[1]王恩華.病理學[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25.
[2]ONG G B,TAW J L.Spontaneous ruptur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Br Med J,1972,4(5833):146-149.
[3]吳孟超.肝臟外科學[M].2版.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00:341
[4]李慶偉,張國強,陳新山.219例涉及損傷與疾病關系的尸檢分析[J].中國法醫(yī)學雜志,2006,21(6):358-360.
[5]汪維生,梁力建,呂明德,等.外傷性肝破裂的急診診斷與處理[J].中國臨床醫(yī)學,2002,9(4):379-381.
[6]馮家立,陳小伍,李家潛,等.原發(fā)性肝癌破裂出血38例診治體會[J].嶺南現(xiàn)代臨床外科,2005,5(3):168-169,172.
[7]謝文彪,胡傳華,王佑權,等.肝癌破裂出血診療中的幾個問題(附18例報告)[J].醫(yī)師進修雜志(外科版),2004,27(9):47-48.
[8]KANEMATSU M,IMAEDA T,YAMAWAKI Y,et al.Ruptur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redictive value of CT findings[J].AJR Am J Roentgenol,1992,158(6):1247-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