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屹峰
【摘要】本文建立了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城中村改造回遷居民居住滿意度三級評價模型,并通過問卷訪問收集數據進行實證建模。評價結果表明居民對改造效果總體滿意,并建議加強社區(qū)的精神文明建設,以真正意義上的“城鎮(zhèn)化。
【關鍵詞】因子分析法;滿意度評價模型
1 引言
城中村是中國城鄉(xiāng)二元體制在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一種獨特的城市形態(tài),也是政府、市場和個體多重作用下城市社會空間的統(tǒng)一體。成都市正在建設體現(xiàn)新發(fā)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提出了“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yōu)”的市域分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其中成華區(qū)與金牛區(qū)是蓉北舊城改造的重點區(qū)域。經過數年整治,蓉北城中村改造已見成效,然而搬進新居的“新市民”對已建成安置房的居住環(huán)境滿意度幾何,有待實地調研與用科學的方法分析。本文基于因子分析的賦權方法建立了居住滿意度評價模型,共包含一級、二級和三級指標,并通過對成都金牛區(qū)“北改”代表性社區(qū)的抽樣訪問進行實證分析。
2 評價模型的構建
2.1指標體系的建立
2.1.1問卷指標的選取
由于本次抽樣調查采用入戶問卷訪談的形式,因此調查問卷的指標內容選取至關重要。結合調研主題與“北改”片區(qū)特點,通過查閱現(xiàn)有文獻對開封市等進行的城中村改造居民滿意度研究并在小范圍內進行預凋查后修正了問卷,最終認為問卷的主要內容(二級指標)應包括:改造過程中的利益分配與安質補償、改造的程序的透明和公正公開性、社會結構及其轉型情況、改造是否考慮到歷史文化與民俗這四個大的方面。
2.1.2數據分析
本調查針在金牛區(qū)五個“北改”核心片區(qū)(圖1)中各選一個代表性社區(qū)進行抽樣調查。凋查數據采用了SPSSl9.0軟件進行因子分析。通過對問卷中19個三級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和Vafimax正交旋轉,同時采用Kaiser標準(圖2)(特征根大于1)抽取出了具有代表性的4個主因子作為二級指標。抽取出的4個二級因子可以解釋原19個三級因子84.117%的信息量。
2.2指標權重的確定
由于因子分析法能夠通過降維來避免主觀臆斷進行分層統(tǒng)計,有利于基于大量樣本數據的賦權,故采用該方法確定評價體系的指標。根據調查問卷的評價體系,分別來確定二級指標在一級指標上的權重、三級指標在二級指標上的權重以及問接得到三級指標在一級指標上的權重。
在確定二級指標對一級指標的權重中,提取H{的4個主因子的累計貢獻率為84.117%,5個因子分別貢獻:46.153%、20.979%、9.811%、7.174%,歸一化處理后得到權重值Ai;在確定三級指標對二級指標的權重中可以通過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得到:將l9個三級指標得分系數表示為其所在二級指標的線性組合并構造回歸方程。經過歸一化處理后即得到權重Aij.基于前文,三級指標在一級指標上權重值就是Aij與Ai,的乘積。
3 結語
通過選取金牛區(qū)“北改”五個核心片區(qū)的部分代表性社區(qū)對評價模型進行應用,評價結果表明遷入戶總體上對改造效果滿意,同時認為政府除基礎設施建設之外還應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城鎮(zhèn)化”。以人為本的城中村的改造有利于推動成都市建設體現(xiàn)新發(fā)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而運用因子分析方法進行建模評價改造效果——居住滿意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觀性較強的問題,具有一定合理性:同時深化各級政府對“城改”過程中居民需求和滿意度的認識,以便為今后更好地推動相關工作提供理淪與實證依據。
參考文獻:
[1]丁傳標.張涵,程明洋.王紹續(xù).陶偉.城中村空間形態(tài)對居民居住安全感的影響——以廣州珠村為例[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15,34(04):68—73
[2]郭瑞.城中村改造居民滿意度的影響因素——以開封市為例[J].城市問題,2017(07):35—41
[3]張楚郁,傅紅.淺探成都金牛區(qū)城中村改造的人居環(huán)境建設[J].江蘇建筑,2016(02):27—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