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峰
(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學 239400)
牛頓第二定律及其特性使得它在解決力學問題方面,某種情況下可以以更快捷的方法找到問題的答案.而它的瞬時性、矢量性等特性依據(jù)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從而可以針對性地有效解決問題.就牛頓第二定律而言,以下則具體探討使用它解決問題的幾種方法.
使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多種,此處主要分析它的正交分解法、連接體問題的解題方法,并主要以例題的方式呈現(xiàn).
1.牛頓第二定律——正交分解
所謂正交分解主要是指,將一個力盡可能多地分解在一個坐標系上,由此使得物體的各方面的受力達到平衡,從而更方便計算.通常情況下,如果某物體受到了兩個以上的力的作用進而產生了加速度時,會用到正交分解解題.而該方法的一般解題思路是,將力的正交分解在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上.另外,在某些情況下,分解物體產生的加速度解題會更加快捷,具體可看以下例題.
圖1
(1)小球運動的加速度a1;
(2)若F作用1.2 s后撤去,小球上滑過程中距A點最大距離sm;
(3)若從撤去力F開始計時,小球經多長時間將經過距A點上方為2.25 m的B點.
在以上例題當中,可以明顯看出需要采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更為具體的解題方法則需要采用正交分解法進行.
首先,第一小問,在力F的作用下,小球運動的加速度a則為(F-mg)sin30°-μ(F-mg)cos30°=ma1,從而推導出a1為2.5 m/s2.
2.連接體問題的解題方法
在使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連接體問題當中,連接體主要是指幾個物體連接在一起,在外力作用下的運動形成連接體運動,進而產生相關的連接體問題.而連接體問題也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具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已知外力求內力和已知內力求外力兩大類型.
圖2
例2 如圖2所示為豎直平面內的半徑為R的圓環(huán),AB是它的豎直直徑,AC是光滑的斜面軌道.一個小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沿AC斜面滑下,求下滑的時間.
設斜面的長度為L,夾角為α,則有:L=2R/cosα(1)
a=gcosα(2)
L=at2/2 (3)
聯(lián)立解得:t=2(R/g)1/2
由以上分析可知,小球沿光滑弦軌道下滑的時間,只與圓環(huán)的半徑有關,且等于沿直徑AB的自由落體時間.
綜上所述,牛頓第二定律的解題方法有多種,而通過以上的例題和分析則不難看出,該定律的基本特征對具體的解題有一定的幫助.就此,以上主要分析了正交分解和連接體問題的解決結合處理方法,實際上牛頓第二定律有其一般的解題思路,而真正要快速解決問題則還需要學生們多練習.
參考文獻:
[1]米冬亮.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問題的幾種方法[J].學周刊,2014(04):194.
[2]王學建.牛頓第二定律的基本特性及應用[J].科技信息,2010(28):554-556.
[3]魏益堂.牛頓第二定律使用方法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0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