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峰 惠林沖 潘美紅 陳薇 陳振泰 繆美華
導讀:從何時采收、如何采收,采后后熟、晾曬以及加工等方面介紹了一套提高洋蔥種子質量的有效采收、加工技術,增加種子收獲率,降低生產(chǎn)成本,提高了種子質量,有利于生產(chǎn)應用。
洋蔥具有內(nèi)外適銷性、豐產(chǎn)性、耐貯性等特點,是暢銷的大宗蔬菜品種之一。洋蔥在我國廣泛種植,由南至北分別為短日照、中日照、長日照洋蔥品種,采收期為2~8月。蘇魯皖豫地區(qū)形成了我國中日照系列洋蔥主產(chǎn)區(qū),徐州、連云港等地區(qū)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對洋蔥種子需求量不斷增加。
洋蔥種子生產(chǎn)經(jīng)歷種子—鱗莖—種子2個生長期,周期長、成本高,且受氣候及病害影響,產(chǎn)量不穩(wěn)定,因此種子價格高。洋蔥進口種子價格一般是國產(chǎn)同類型品種種子的2~3倍,如日本早熟品種錦球,熟期及產(chǎn)量與國產(chǎn)早熟品種陽春黃類似,2016年種子價格為450~600元/100 g,是陽春黃種子價格的2倍以上,而不同種子的采收、加工技術是造成價格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連云港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洋蔥項目組經(jīng)過多年的實際摸索,總結出一套提高洋蔥種子質量的有效采收、加工技術,增加種子收獲率,降低生產(chǎn)成本,提高了種子質量,有利于生產(chǎn)。
連云港地區(qū)7月10日左右,在洋蔥花穗果殼15%~20%由青變褐時用剪刀及時采收?;ㄋ胱钸m采收期較短,一般為2~3天,如繁種面積大,應該集中人力進行采收。
果殼青色,種子壓破有白漿,表明種子尚未成熟,飽滿度差,后期發(fā)芽率低,不宜采收。果殼由青變褐、開裂,種子成熟、裸露,采收時極易掉落,果殼變褐、開裂越多,種子采收時損耗越大。過早采收種子成熟度不夠、不飽滿;過晚采收種子易掉落,因此最適采收期為果殼15%~20%由青變褐時。
采收時保留10~15 cm花莖在花穗上,保障后熟過程中花穗水分供應。若不留花莖,在后熟過程中花穗脫水較快,種子還未完成后熟就脫水干燥了,后熟效果不顯著,種子飽滿度差、秕粒多。
將采摘下來的花穗平鋪于40目曬網(wǎng)上,平鋪厚度小于20 cm,置于避光、通風處,用木制工具每隔8~10 h對花穗進行一次翻動,防止花穗發(fā)熱,影響種子出芽率。在室內(nèi)進行后熟,應保持門窗打開,必要時用電風扇或鼓風機增強通風效果。經(jīng)過5~7天,花穗、花莖80%失青時,后熟過程結束。
洋蔥種子采收時并未完全成熟,如在田間種子已完全成熟,種子由于風、雨等的作用,大部分已掉落,加上采收時的掉落損耗,只能收獲少量種子,因此,采收的種子必須經(jīng)過后熟過程,若直接干燥,成熟度不夠、秕粒多、發(fā)芽率低。
選擇晴天將花穗放置于40目曬網(wǎng)平鋪進行晾曬,防止已脫落的種子因直接接觸地面而受高溫傷害,同時可去除部分細沙、土、草籽等雜質。
間隔1 h翻動一次花穗,使花穗均勻受熱干燥。一般晴天晾曬1天后,傍晚集中置于高處,覆蓋雨布防雨、防露水,翌日日出后繼續(xù)攤開、平鋪晾曬,中午果殼變脆時趁熱加工,此時種子易脫落。
晴天中午,果殼發(fā)脆、開裂時,使用具有風選功能的種子脫粒機對花穗進行脫粒、初選,通過風選去除果殼、枝梗、花莖等雜質。
脫粒時喂料過大,脫粒不徹底,風選效果差;喂料過小,加工效率低,種子易從出風口吹出,根據(jù)脫粒機效率調節(jié)最佳加工狀態(tài)。將第一次加工中出風口混雜的種子、未脫粒的混合物等進行2次加工,減少種子浪費。
利用小型風篩式種子清選機,去除雜質、秕粒,精選洋蔥種子。種子脫粒后利用風篩清選機精選,風選去除已碎的果殼、花莖、灰塵等比種子密度小的輕雜質及秕粒。篩選去除密度等于或大于種子密度的枝梗、碎石子、雜草種子等,采用2層篩片組合,上層篩孔徑4.5 mm,種子通過上層篩片,大雜質及未脫粒的青果不通過,下層篩篩孔徑1.5 mm,種子不通過下層篩片,小雜質通過。
精選后沒有充分干燥、未脫粒的青果,晾曬后再進行2次加工(重復2.1加工步驟),少量的晾曬后人工脫粒、篩選,以免再次清掃機器。
晴天進行淘洗。將精選出種子放于清水中人工淘洗,進一步去除秕粒、雜質、灰塵及細小黑色種殼碎片。淘洗時盆里先盛種子到1/4處,再加水到盆3/4處,攪拌,搓洗;水靜后用漏勺去除漂浮于水面的秕粒,懸浮在水中的不飽滿種子,留下沉盆的種子;用漏勺攪動種子,不靠盆底將種子盛入40目網(wǎng)袋中, 用 800~1 000 r/min脫水機脫水 2~3 min;去除留于盆底的泥、沙。
淘洗時要少量多次,盡量減少種子從遇水到完成脫水時間,淘洗、脫水的時間應控制在15 min以內(nèi),淘洗種子量大,操作時間過長,種皮軟化,種子吸水,影響出芽率。
脫水后種子平鋪于40目曬網(wǎng)在陽光下晾曬,厚度小于1 cm,時間60~80 min。黑色的洋蔥種子在陽光直射下,表面種子很容易發(fā)熱,應及時翻動,間隔10 min翻動一次。用種子水分測定儀測水分含量低于8%,種子發(fā)熱均勻,種子發(fā)亮,曬網(wǎng)底部地面無潮氣,種子不發(fā)澀,有清脆響聲時,將曬網(wǎng)拖至陰涼處,鋪平種子,待熱量完全散發(fā)后裝袋,包裝袋內(nèi)含密封的塑料袋,防止種子回潮。
在晾曬過程中,如陽光強烈,種子水分未下降到8%,但種子表面溫度過高,應覆蓋銀灰色透光率為60%左右的遮陽網(wǎng),否則種子極易曬傷,出芽率降低。
洋蔥種子的水分與種子壽命密切相關,晾曬時盡量降低水分。當含水量小于9%時,隨著含水量的減少,種子壽命幾乎呈直線上升;含水量為15%的種子在25℃下貯存6個月左右即喪失發(fā)芽力;含水量為7.5%的種子在同樣溫度下貯存10年以上仍具有發(fā)芽力[1]。
每批種子分別取樣,用培養(yǎng)皿置于智能培養(yǎng)箱,25℃恒溫暗培養(yǎng)測發(fā)芽率,6次重復,發(fā)芽率高于80%的批次為合格;鋁質易拉罐包裝,鋁蓋封口帶膠,每罐種子100 g,放1袋5 g硅膠干燥劑,自動封罐機封口。
[1]盧于絨,關旭,毛西貝,等.洋蔥種子壽命與含水量的關系[J].陜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09(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