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學義
導讀:繩播技術(shù)就是把胡蘿卜種子用專用機器按設定距離編在紙繩中,再用專用播種機把紙繩播壓在壟上。該技術(shù)既可節(jié)省種子、人工成本,提高胡蘿卜商品性,又可提高胡蘿卜的種植效益。操作時注意精選種子,包衣后編入繩中。
繩播技術(shù)就是把胡蘿卜種子用專用機器按設定距離編在紙繩中,再用專用播種機把紙繩播壓在壟上。此播種方法在山東、內(nèi)蒙古應用廣泛,有四大優(yōu)點:一是節(jié)省種子、降低成本,普通條播每667 m2需種子0.45 kg,一般成本45~50元,而繩播每667 m2需0.2 kg,成本18~20元,每667 m2節(jié)省30元;二是節(jié)省人工,胡蘿卜種子按照一定間距編入繩子中,每穴3~4粒,出苗后,僅需定苗一次,每667 m2省工2~3個;三是提高胡蘿卜的商品性,種苗分布均勻、個體發(fā)育壯、植株抗病能力強、成品蘿卜大小一致,商品率較高;四是效益高,繩播胡蘿卜肉質(zhì)根圓潤,長度在24 cm,可直接裝箱供應本地超市或南方市場,每1 kg價格比市場價高0.2~0.4元/kg,每667 m2可多收益500~1 000元。祥符區(qū)從2015年引入此項技術(shù),在秋茬胡蘿卜上示范推廣,當年推廣3.33 hm2,667 m2收益3 800元,2016年推廣53.3 hm2,667 m2收益 5 000 元,經(jīng)濟效益顯著。2017 年推廣 133.33 hm2,個別村莊繩播技術(shù)應用率達90%,顯著地提高了胡蘿卜的品質(zhì)、商品性,促進品牌的形成,提高胡蘿卜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
繩播胡蘿卜種子要求個體飽滿、大小一致、發(fā)芽率在85%以上、長成后呈柱形、長度在24 cm左右、皮肉心均為紅色、在本地已推廣2年、深受客商喜愛的品種,如太極紅、好運七寸。
把精選后的種子放在盆內(nèi)或其他容器中,于太陽下曬2~3 h,注意翻動。
根據(jù)說明書按667 m2用種量將200 g種子拌高巧 (6%吡蟲啉膠懸劑,德國拜耳產(chǎn))或優(yōu)盾加好妙收(西安標正產(chǎn))等,對種子包衣。
用專用編繩機器將種子編入繩 (紙質(zhì),胡蘿卜出苗后可降解)中,編繩機可把株距設定好,一般6 cm,每穴 3~4粒,667 m2用2 000~2 500 m。
清理前茬所留秸稈,每667 m2施入45%硫基復合肥50 kg、腐熟有機肥 80 kg、硼肥 300 g、3%辛硫磷顆粒劑3 kg,均勻撒施,深耕 30 cm,耙 2~3 遍,做到平、細。
7月20日至8月10日即可播種。單行播種,行距50 cm,壟高30 cm;雙行播種,行距40 cm。有條件的可鋪滴灌帶,效果更好。
俗話說“胡蘿卜三水齊苗”,胡蘿卜苗期正處于高溫季節(jié),溫度高,蒸發(fā)量大,播后進行澆水,第一次要澆透,最好采用噴灌,早晚進行,間隔2天1次,以保墑降溫,爭取三水齊苗。
可噴施苗前苗后除草劑。苗前,澆1次水后,667 m2用33%二甲戊靈200 mL或54%噁草酮150~180 mL加水60 kg均勻噴霧;苗后除草,在胡蘿卜2~3葉、雜草3~4葉時,667 m2用10.8%蓋草能(吡氟氯禾靈)30~40 mL或8.8%精喹禾靈 40~50 mL加水30 kg均勻噴施;闊葉雜草較多的地塊,可用23.4%乙氧氟草醚20 mL防除,此藥對胡蘿卜葉片有損傷,需謹慎使用。惡性雜草如香附子較多的地塊,可用47%草甘膦人工點涂或人工拔除。
胡蘿卜4葉期定苗,每穴留一株健壯的苗。
主要蟲害有蠐螬、地老虎、蝸牛、小菜蛾等,主要病害有根結(jié)線蟲病、黑斑病、白粉病、花葉病、細菌性軟腐病等。
蠐螬,在播前撒施土壤處理劑,如辛硫磷等,按說明施用;地老虎在苗后3~4葉期,傍晚時用敵殺死(溴氰菊酯)加高效氯氰菊酯順壟噴淋;蝸牛防治一般撒施誘餌劑如6%四聚乙醛防治。小菜蛾為害在2葉期,蛀食幼葉并結(jié)網(wǎng),抓住適期,選用含有氯蟲苯甲酰胺及蟲螨腈的藥劑均勻噴霧防治。
根結(jié)線蟲病防治需深耕,施入微生物菌肥50~80 kg/667 m2,撒施殺線蟲劑如噻唑磷或阿維菌素;黑斑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選用苯醚甲環(huán)唑復配70%甲基硫菌靈防治;花葉病等病毒性病害選用嗎啉胍、阿泰靈(寡糖·鏈蛋白)等藥劑噴霧防治;細菌性軟腐一般用農(nóng)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進行防治。
在蘿卜肉質(zhì)根大如手指時開始追肥。有滴灌條件的,667 m2追施2~3 kg滴灌肥;沒有滴灌條件的,順壟撒施高氮高鉀肥10 kg,隨后澆水,間隔15天,再進行第2次。
在胡蘿卜6葉后,肉質(zhì)根快速膨大時培土,可用封壟機或人工培土,需培土2次,防止青肩。
根據(jù)市場行情、天氣,分批收獲上市。
[1]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蔬菜栽培學各論[M].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0.
[2]李廣統(tǒng),付桂玲.康縣無公害蔬菜育苗技術(shù)[J].蔬菜栽培,2012(1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