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凌晨,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去世,享年101歲。饒宗頤出生于1917年8月9日,廣東潮州人,于1949年遷居香港。1952年曾于新亞書院任教。1952年至1968年任教于香港大學。1968年至1973年獲新加坡大學聘為中文系首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其間曾任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客座教授及臺灣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教授。饒宗頤在1973年回港,出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至1978年退休。其后在國內外周游講學。退休后擔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暨藝術系榮譽講座教授,后任香港中文大學偉倫榮譽藝術講座教授。是在國際享負盛名的漢學家,冶學范圍極廣,涉及考古學、古文字學、史學、詞學、音樂史、目錄學、方志學等。饒宗頤先生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究敦煌經卷與藝術,在敦煌學上著作甚豐,成就斐然,被尊為中國敦煌學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饒宗頤先生精通多國文字,包括英、法、日、德、印、伊拉克語等,并通曉梵文、古巴比倫楔形文字等。在漢學研究中,西方學者從梵文與其他西域古文字入手,能夠發(fā)現(xiàn)更多角度。饒宗頤對不同古文字的掌握,亦令他得以在敦煌學、甲骨文等范疇提出創(chuàng)見。學問以外,饒宗頤在書畫藝術上亦甚有成就?!梆埞臅嬎囆g,幾乎每個年代的風格均異于前,正是求變、自我突破的表現(xiàn)?!毕愀圩骷遗艘鬟@樣評價饒宗頤的藝術創(chuàng)作:“這是成大名的人不愿做、也做不了的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003年,饒宗頤將數(shù)十年研究的萬冊藏書,以及自己的書畫作品贈予香港大學,成立饒宗頤學術館?!埃埥淌冢W術領域特別遼闊,古今中外都極為罕見?!睂W術館館長、香港學者李焯芬曾寫道?!爸皇菍P闹轮镜刈鲎约旱膶W術研究,八十多年如一日,勤奮地鉆研,才有如此杰出的成就。”
開幕時間:2018年1月25日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館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館、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江蘇文投集團
1960年,傅抱石先生帶領江蘇山水畫家壯行二萬三千里,描繪祖國山河新貌,開辟了中國畫創(chuàng)作新境界,奠定了“新金陵畫派”在中國畫壇里程碑式的地位。2016年,中國美術館、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聯(lián)、江蘇文投集團組織策劃了“筆墨當隨時代”—弘揚新金陵畫派精神江蘇美術采風活動。江蘇省內19位經由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組織專家評定的畫家和顧問、特邀畫家組成采風寫生團,于2016年9月6日出發(fā),歷時25天,跨越8個省市,行程3萬8000里,寫生作品一千余幅。本次展覽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傅抱石等新金陵畫派代表人物之精品;第二部分展示當代29位江蘇畫家精心創(chuàng)作的作品,配合展出的還有新金陵畫派1960年、江蘇畫家2016年兩次采風的文字、圖片及影像資料。
開幕時間:2018年1月25日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館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館、徐悲鴻紀念館本次展覽梳理并展示徐悲鴻具有時代標志性和歷史價值性的系列作品一百余件,分為三大篇章:第一篇章為“民族精神”,展出徐悲鴻《愚公移山》《徯我后》《巴人汲水》《保衛(wèi)世界和平大會》《會師東京》等具有代表性的繪畫巨制;第二篇章為“圖稿敘事”,展出徐悲鴻為創(chuàng)作《愚公移山》等作品所繪的畫稿與素描稿,其中的許多素描稿為首次展出;第三篇章為“家國憂思”,展出徐悲鴻具有民族象征意義的《馬》《獅》《鷹》等作品以及系列為主題創(chuàng)作而繪制的素描稿。
開幕時間:2018年1月27日
展覽地點:北京元和藝術空間
主辦單位:元和書畫院
“元亨日新”語出何晏《論語集解》“天道者,元亨日新之道也”一句,寓意新時代的新追求。本次展覽共計展出了鄧寶劍、查律、楊頻、太康、王峰、陳丙利、朱曉清、劉光、牛鵬飛等24位書畫家的作品。其中書法12件,繪畫12件,以一年中的十二月份為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參展作者多為當代知名青年書畫家,他們中有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也有在專業(yè)機構從事書畫研究和創(chuàng)作的相關工作人員。他們的作品放在一起展覽,所呈現(xiàn)的也是當代書壇和畫壇青年一代佼佼者的縮影。本次迎春展一改傳統(tǒng)的展覽形式,將陣地從展廳轉至書齋,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怡然自得的參觀場所。展覽開幕的同時,由《中國書畫》雜志副總編輯任軍偉主持的座談也同時舉辦。元和書畫院將始終本著傳續(xù)書畫文化的初心,推介更多優(yōu)秀的書畫家,舉辦更多有意義的活動。據(jù)悉,本次展覽由王鵬輝策劃,展出的作品在元和書畫院公眾平臺同步舉辦了網絡展。
開幕時間:2018年1月31日
展覽地點:北京壹號畫院
主辦單位:里程碑國畫(北京)藝術研究院
本次展覽共展出包括于光華、楊華山、張愛
玲、劉文劍、張軍博和尤德民六位畫家的中國
畫小品共計26件。此次活動希望以六位畫家
的作品展覽來拉開即將到來的農歷戊戌新年
序幕,通過筆墨作橋梁,用藝術作媒介,促進北京前門老城區(qū)文化藝術的繁榮。此次展出的作品雖尺幅不大,但內容題材和藝術風格卻豐富多樣,或大氣磅礴、直抒胸臆,或舒緩細膩、娓娓道來,或雋秀飄逸、輕盈灑脫,畫家讓藝術述說著祖國山河的壯美,以色彩渲染著生命與夢想的紐帶。主辦方稱展覽的主題為“前門春回”意為前門文化春意盎然,萬象更新,充分展現(xiàn)了生、趣、真、靈、動、奇等特征,又分別展現(xiàn)了于光華、楊華山、張愛玲、張軍博、劉文劍、尤德民等六位畫家對即將到來的中國新年的一種高興心情。在中國傳統(tǒng)新春佳節(jié)來臨之際,舉辦這樣的展覽也是予以一份文心,寄托一份期望中國繪畫藝術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情懷。據(jù)悉,本次展覽將持續(xù)至2018年2月28日。
開幕時間:2018年2月2日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館六樓藏寶閣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六樓原是內部的一個資料室,經過改造,重新設計而成為長期展示館藏小型經典作品的陳列廳。因為展出的作品都是最具代表性的大師名作,所以,我將它稱為藏寶閣。可以說這是中國美術館皇冠上的明珠。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在于它在思想、藝術、制作諸方面臻精深、精妙、精湛之境。在時間的流逝與歷史的檢驗中,愈發(fā)顯示其價值并成為傳統(tǒng)而為后世之標范。中國美術館十多萬件藏品之中,不乏經典。它們凝聚了藝術家艱辛的探索,是當時當代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也是美術史發(fā)展歷程的坐標。只有將它們從庫房的沉睡中喚醒,走向展廳,與人民大眾對語,才能凸顯其價值,才能活化。中國美術館以表現(xiàn)社會發(fā)展、反映時代變革和藝術創(chuàng)新的藏品構建了古代、近現(xiàn)代、當代美術、民間美術、西方美術為一體的收藏系統(tǒng)。其中,近現(xiàn)代以來在題材上,以宏大敘事、反映現(xiàn)實、貼近生活、謳歌時代、描述人民的創(chuàng)作方面有著完整的體系;在藝術表現(xiàn)上,以中西合璧為審美追求,開創(chuàng)一代新風。這些作品鮮明的藝術特質在于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與西方藝術的融滲,在視覺表達上,更重視形式的創(chuàng)新。本次陳列選展了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大家的中國畫精品11件、油畫11件、雕塑4件,依然從審美角度萃集小幅經典,由“小”切入,讓觀眾了解大師們何以將平凡的生活化為藝術的形式,在筆觸、色彩、線條、墨韻中體驗精神的感性顯現(xiàn),從而在圖像中領悟藝術的真諦。
開幕時間:2018年2月2日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北1展廳
主辦單位: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春聯(lián)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早在唐代開元年間,民間就已經有了在門上張貼吉祥、喜慶之語的春聯(lián)樣式,敦煌遺書中就有春聯(lián)“三陽始布,四序初開”之記載。爆竹聲聲辭舊歲,千家萬戶貼春聯(lián),這已成為新春佳節(jié)期間中國人千百年來綿延不絕的一種文化活動。春聯(lián)作為一種表達吉慶祥和節(jié)日氣氛又具藝術審美價值的傳統(tǒng)文化樣式,寄寓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又與時俱進,具有豐富的時代內涵,飽含著催人奮進的時代精神。此次展覽是新時代新形勢下探索推進中華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一次有益嘗試,希望用這一蘊含著民族文化傳承和時代精神的藝術形式來辭舊迎新,表達廣大書法藝術工作者對黨和人民的感激感恩之情,表達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熱切期盼,表達我們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熱切期望和衷心祝福。
開幕時間:2018年2月8日
展覽地點:滄州美術館
主辦單位:中共滄州市委宣傳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滄州市文廣新局、滄州美術館
李世俊、張世剛、康守永、洪厚甜、管峻、馮寶麟、龍開勝、楊中良、馬嘯、張建會、劉洪洋、崔寒柏、王厚祥、劉京聞等參加了本次展覽。京津冀地緣相接,文化一脈,有著極為深厚的歷史淵源。多年來,三地許多書法家交流來往不斷,切磋琢磨,共同提高,其樂融融:他們或者把酒賦詩,抒發(fā)情懷;或者品茗論道,精研技藝。個個懷抱荊山之玉,人人手握隋侯之珠。舌尖蓮花
燦爛,筆下龍蛇亂走。這次展覽本質上是京津冀三地書法界朋友雅會擴大版,參展者多是在書法、篆刻界有一定影響力的知名書家,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京津冀聯(lián)展,更促進了他們之間的交流和展示,更為滄州市民提供了一場書法的盛宴。
開幕時間:2018年2月9日
展覽地點:劉凌滄郭慕熙藝術館1—3樓主辦單位:固安縣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固安縣文廣新局、固安政協(xié)書畫院
展覽展出了龐建平近期創(chuàng)作的以迎新春為題材的書畫作品和攝影作品,折射出龐建平近來在書畫、攝影方面的心得。龐建平的書法磅礴率真,渾厚剛正,并饒有古意,工筆畫謹嚴灑脫,野逸清遠。其寫意畫蒼茫大氣,意韻生動。龐建平(劍平),號聽雪軒主人。美術編輯。中國工筆花鳥畫院畫家,中關村畫院畫家,民盟廊坊美術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2006年深造于北京畫院,受教于黃舜、李志堅、莫曉松等先生。
公 示
根據(jù)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關于開展新聞記者證2017年度核驗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社已對申領記者證人員的資格進行嚴格審核,現(xiàn)將我單位已領取新聞記者證人員名單進行公示。
已領取新聞記者證名單:康守永 任軍偉
舉報電話為:010-83138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