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瑾
文本解讀
《一起做游戲》是統(tǒng)編本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四次口語交際,旨在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初步學會有條理地表達,培養(yǎng)樂于交往的意識和友善待人的行為習慣。
教材內容分三大部分:
一是導語。“邀請小伙伴一起做游戲吧!”一句話點出了兒童喜聞樂見的口語交際話題“游戲”,引導學生在游戲中進行口語交際。
二是情境圖。教材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圖呈現了“貼鼻子”這個傳統(tǒng)游戲的場景,引發(fā)學生回憶,激發(fā)口語交際的興趣。第二幅插圖展示了兩個小女孩的對話:“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吧!”“可是我不會玩啊。”“沒關系,我教你,這個游戲這么玩……”可見,在交際互動中要講清楚游戲的規(guī)則。
三是交際提示?!耙贿呎f一邊做動作,這樣別人更容易明白。”提出了本次口語交際的具體要求。在交際實踐中,要讓學生不斷運用這樣的表達方式,并讓他們體會到這樣的交際方式有助于表達的條理性,讓對方更清晰地了解游戲的步驟,促進交際活動的成效。
本次口語交際打破了單純的獨白式講解游戲規(guī)則的常規(guī)做法,重在引導學生能借助動作把游戲規(guī)則表達得有條理,并積極主動地邀請小伙伴們參與游戲。
因此,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多種真實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在對話中交流游戲的方法,說清步驟,實現彼此之間表達的交際性與互動性。
教學設計
課前預習:
1.課間,和同學玩一玩喜歡的游戲,留心觀察游戲的玩法、步驟,記在心里。
2.向身邊的同學、朋友、家人搜集更多有趣、好玩的游戲,了解游戲的規(guī)則。
3.讀讀本課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能主動邀請小伙伴一起做游戲,在對話中進行交流。
2.介紹一個游戲時,能有條理地把游戲的規(guī)則說清楚。
3.積極進行口語交際實踐,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養(yǎng)成樂于交往、友善待人的交往意識和行為習慣。
教學重難點:
與同學交流喜歡的游戲,能有條理地講述游戲的步驟,與人分享游戲的快樂,實現交際表達的有效互動。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揭示交際話題
1.播放歌曲視頻《大家一起做游戲》,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喚醒游戲記憶。
2.談話交流:看到這么好玩的游戲,你想到了什么?
3.學生聊自己最喜歡的游戲。
4.教師導入:那我們就來邀請小伙伴一起做游戲吧!
二、出示插圖,進行交際示范
1.出示圖片,啟發(fā)學生回憶。
師:這是同學們愛玩的“貼鼻子”游戲。想起來了嗎?這個游戲怎么玩?。?/p>
2.創(chuàng)設情境,交際示范。
師:如果我要向好朋友介紹這個游戲,并且邀請他一起來玩,該怎么說呢?我想和一位同學合作,為大家示范一下。
(1)師生互動,交際示范。
提示:教師首先要拋出話題:“我們來玩貼鼻子游戲吧。”這樣,讓合作的學生有話可以回應,讓游戲的介紹有了交際的互動性。然后,由教師有條理地介紹這個游戲,為學生做一個很好的語言示范。
(2)組織評議,學生點評。重點交流:在這次對話中,你學到了什么?如何把游戲說得清楚?
提示:引導學生發(fā)現兩點:一是介紹游戲時,用上“第一步、第二步……”或“先……然后……最后……”這樣的詞語,游戲的玩法能說得更清楚,更有條理。二是一邊說一邊做動作,別人更容易明白。
(板書:說清楚 做動作)
三、聯(lián)系生活,拓展交際內容
1.出示第二幅插圖,拓展交際內容。
(1)指名讀一讀圖中兩位同學的對話。
(2)教師提示:交流時,邀請者的態(tài)度要熱情、大方,被邀請者要積極參與,遇到不懂的地方要主動提問。
(3)激勵學生自主選擇喜歡并熟悉的游戲來教同學玩。
2.學生四人小組合作交流,進行口語交際,教師深入小組內傾聽、點撥。
3.全班交流、評議。
(1)兩名學生上臺當眾交際。(學生自由選擇要介紹的游戲,教師引導其他學生認真觀察、仔細傾聽。)
(2)組織評議,重點關注:說清楚做動作。
提示:本次口語交際一方面繼續(xù)強化交際要求“說清楚、做動作”,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習得。另一方面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進行介紹,凸顯交際的情趣性和豐富性。
四、多樣情境,豐富交際體驗
交際活動一:快樂的課間游戲
1.出示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
下課10分鐘是小明最快樂的時候。今天,他和同學玩了一個新游戲。放學回到家,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媽媽說了起來。想一想他會怎么說呢?
2.學生分角色進行口語交際,在表達中體驗。
3.師生評議。
提示:動作可以來幫忙。加上動作,邊說邊演示,媽媽會聽得更清楚。
交際活動二:我來教你玩游戲
1.出示圖片,教師講述。
丁丁想玩“躲貓貓”的游戲,可是他不知道該怎么玩。誰可以教教他?
2.學生分角色進行交際。
提示:交際中,沒有聽清楚的地方可以進行提問,讓對方說得更細致些。
交際活動三:我們最愛的游戲
1.出示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
體育課上,小紅和小黃正在交流各自新學的游戲。那就讓他們向對方推薦一下吧。
2.學生角色扮演,在交際中提升。
提示:本次交際實踐是一次綜合性提升的練習。在交際中,不再是一個學生介紹游戲,而是兩個人相互推薦自己喜歡的游戲。因此,交際中,要提醒學生關注對方的表達,及時作出應答。
五、讀演兒歌,加深交際認識
1.讀演兒歌,強化交際要求。
(1)出示自編兒歌《一起做游戲》:小朋友,做游戲。游戲前,講規(guī)則。做動作,說清楚。手牽手,一起玩。小朋友,樂開懷。
(2)學生讀演,加深對交際要求的認識。
2.觸動情感,總結回味。
師:同學們,邀請朋友游戲,說清楚游戲規(guī)則,大家就可以一起快樂游戲了。你和我,我和你,是最好的朋友,來吧,來吧,一起做游戲,和快樂在一起?。ò鍟汉涂鞓吩谝黄穑?/p>
在音樂《和快樂在一起》中結課。
教后反思
本節(jié)口語交際課特別重視示范和實踐的融合。示范是一種喚醒,是一種指導;實踐是一種習得,是一種提升。將示范和實踐有機交融,促進了交際各方的積極參與,實現了過程中信息的有效交互。
創(chuàng)設多種生活情境,讓學生一次次聯(lián)系生活去思考、去對話、去表達,不知不覺中,學生將本次口語交際的具體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情境的豐富性和情趣化,讓學生的練習變得興致盎然,推動了學生的交際與互動,促進了學生在交際中學習交際,提升了交際能力。
作業(yè)設計
1.閱讀類:
(1)閱讀繪本《小熊和最好的爸爸》之《做游戲》。
(2)背誦兒歌《一起做游戲》。
2.實踐作業(yè):
(1)課間,同學之間玩一玩喜歡的游戲。
(2)課后,與家人一起交流玩過的游戲。
(3)組織一次“游戲推薦大比拼”口語表達擂臺賽。具體要求:學生在四人小組內較有條理地介紹一個游戲規(guī)則,推薦一位同學參加擂臺賽。選出“最佳推薦者”“最受歡迎的游戲”。
3.創(chuàng)意作業(yè):
自己設計一種適合兒童玩的游戲,可以在紙上畫出玩法,也可以用簡單的句子寫下來。游戲設計要求:有趣易學,受同學們的歡迎。
資料鏈接
1.閱讀推薦。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是一套洋溢著濃濃父愛,表現孩子純真可愛的溫馨繪本,全書一套7冊,《做游戲》是其中之一。
“爸爸,咱們倆一起做游戲吧!”熊爸爸和小熊一起發(fā)明了好多有趣的游戲:踩腳丫兒、得兒駕、一只蜜蜂飛過來、沙子是水、草很燙……“爸爸,你是世界上最好的伙伴!”小熊希望和爸爸的游戲永遠都不結束。此書是獻給所有爸爸和孩子的游戲創(chuàng)意。
2.《大家一起做游戲》歌曲視頻。
3.兒童游戲介紹。
(1)游戲“老鷹捉小雞”
這是一種由多人參加的益智娛樂游戲,在戶外或有一定空間的室內進行。游戲規(guī)則:以猜拳方式定出老鷹、雞媽媽、小雞仔,雞媽媽站在最前面,后面是小雞仔,老鷹不許推雞媽媽,只能跑動避開雞媽媽,抓到雞媽媽后面第三個以后的小雞,即為一次游戲結束。雞媽媽可以抓、拽、推、抱老鷹,張開雙臂跑,盡量擋住老鷹。雞媽媽的身體為防止老鷹的捕捉,可以左右移動,在雞媽媽身體左右移動的同時,雞媽媽身后的小雞仔們也跟著以相同方向來轉動,萬一老鷹突破了雞媽媽的防線,快要抓住最后面的小雞仔時,小雞仔立即蹲下,雙手捂住耳朵,這樣,老鷹得重新站在雞媽媽的前面,重新開始游戲。下一輪開始時,被抓住或散開的小雞做雞媽媽,排尾的小雞做老鷹,原來的老鷹排在雞媽媽后,原排倒數第二的小雞排在原老鷹之后。
(2)游戲“跳房子”
在平坦場地上畫一個由各種形狀(如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組成“房子”的圖形,準備“子”一塊(最好每人一塊)。
①材料:粉筆、扁平小石塊或布沙袋。
②用粉筆在地面上畫出房子,房子里的格子組合可自由設計,再由近至遠依序寫上數字,最后一格是天堂。
③在距離第一格適當位置處,畫一條線作為起跳點。
④大家猜拳排定跳的順序。
“子”可以是石頭、瓦片、沙包、木塊等便于被腳控制的東西。
①“子”必須每次一格或兩格或三格按順序地往前踢,“子”不得越格、不得壓線,否則判為失誤。
②中途失誤,可在下一次輪到時從失誤格開始繼續(xù)往下跳。
③不得在“房子”格內久留。
④如果中途累了,可以在自己“蓋”的“房子”里休息片刻。
(作者單位:浙江杭州市下沙市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 郝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