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衍毅
2017年4月,一群身著桔紅色衣服的隊伍來到赤水河畔,一聲清脆的爆破聲響起,新的“戰(zhàn)役”在這里打響。由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設計投資興建一體化的項目——赤水河大橋即將在這里拔地而起。赤水河大橋橫跨幽深的赤水河峽谷,主體工程為兩岸主塔、隧道錨(輪廓線和直徑世界第一)、重力錨(總體積達8萬立方米)以及引橋。大橋全長2009米,主跨1200米,主塔高度243.5米,是目前世界上山區(qū)鋼桁梁懸索橋中第一高主塔、第二大主跨的峽谷大橋。
在赤水河特大橋建設現(xiàn)場,隨著水泥輸送泵不斷地把混凝土輸送到索塔頂端,水泥砂漿像自來水一樣注入左右兩邊索塔頂端搭建好的模板空間內,砂漿位置不斷上升,慢慢接近設計的最高封頂線位置。兩根高達200多米的橋梁主墩索塔成功封頂后,大橋正式進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為2019年底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建成通車后的赤水河大橋將打通江習古高速、敘古高速這條交通大動脈,為仁懷、宜賓、瀘州三大白酒名城的酒產品提供更為有利的交通要道,促進川黔渝三省經(jīng)濟圈的有機融合,助推烏蒙集中連片山區(qū)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更為關鍵是完善了我國西南交通脈絡,讓赤水河大橋真正成為“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中對接東南亞的一座跨時代之橋。
為確保主塔建造速度以在既定工期完成任務,赤水河大橋主塔在設計上采用了先進的塔梁異步施工工藝,充滿著重重挑戰(zhàn)。
首先要求主結構物預埋件安裝必須精確控制;其次是下橫梁與主塔作業(yè)區(qū)有重合,屬于高空交叉作業(yè),施工環(huán)境復雜,安全風險大;最后是考慮下橫梁混凝土與主塔混凝土的銜接問題,由于塔柱混凝土時間較長,因此必須控制下橫梁混凝土會和塔柱混凝土之間的接縫,確保外觀質量。
本著科學謹慎客觀的態(tài)度和精神,在整個施工前后赤水河大橋的技術人員召開了8次專題準備會議,數(shù)次現(xiàn)場碰頭會,對塔粱異步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質量安全細節(jié)進行了反復研討和方案比選,經(jīng)過不斷的推敲和現(xiàn)場試驗,最終厘清了下橫梁施工的完整思路。
赤水河大橋的川橋鐵軍繼承著“四渡赤水”精神,發(fā)揚著“攻堅克難、甘于奉獻、勇于勝利”的新時代路橋精神。赤水河上空風云變幻、日月輪轉,參建者的身影不斷躍動在赤水河大橋的施工現(xiàn)場戰(zhàn)斗施工現(xiàn)場,焊工、鋼筋工、起重工、技術員……
焊工全副武裝聚精會神地進行著每一處的焊接工作,如同完成一個火光與鋼鐵結合的藝術品,因為他們知道每條焊縫都不能疏忽,這關系塔柱下橫梁的質量,穿著厚厚的防護手套和防護服一干就是好幾個小時,不知不覺中手套、衣服便被汗水浸透;負責控制點位的測量員,為確保預埋件點位的準確,每次要扛著、背著幾十斤的儀器變換好幾處位置,蚊叮蟲咬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更值得一提的是,兩名20出頭的技術員為保證混凝土澆筑進程順暢無阻,在崗位上創(chuàng)下了連續(xù)作業(yè)20個小時的記錄,讓人看到了“90后”的奉獻精神……在這個充滿戰(zhàn)斗力隊伍的努力下,赤水河大橋下橫梁澆筑任務順利圓滿完成,塔梁異步施工工藝得到了成功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