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夫
(121001錦州市古塔區(qū)敬業(yè)東里瑞祥園4-5號)
在對聯(lián)家族中,數量最多的當屬門聯(lián)了,在全國各地,不論是城市或鄉(xiāng)村,到處都有門聯(lián),現選幾副有特點的門聯(lián)供大家品賞。
日月光天德;
山河壯帝居。
據考證,這是北京最早的一副門聯(lián),產生于元朝初年,這是元世祖忽必烈請大書法家趙孟頫寫的,懸掛在元大都的城門上。
一椽得所;
五桂安居。
廣東中山翠亨村孫中山故居門聯(lián)。孫中山先生自題的這副門聯(lián)僅用了八個字,便使人感到作者公而忘私的崇高精神:他胸中裝著國家民族的存亡,這一間小屋是孫先生出生的地方,所以他要在五桂山下安然住下。本聯(lián)應該說是孫中山先生一生獻身革命事業(yè),淡泊名利的寫照。
鬼狐有性格;
笑罵成文章。
老舍為山東淄川蒲松齡故居寫的門聯(lián)。這副對聯(lián)的佳處正在于它用極少數字,準確地揭示了<<聊齋志異>>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好事流傳千古;
良書播惠九州。
郭沫若為寧波天一閣撰寫的門聯(lián)。天一閣在寧波市城西,建于明代,是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處。閣中原藏書七萬余卷,大都是明代刻本和抄本,其中明代地方志和科舉題名錄尤為豐富,是研究明史的珍貴文獻。建國后,設置了專門機構,目前藏有珍版善本多達八萬卷,是中國文化典籍的巨大寶庫。聯(lián)語評論公允、中肯,道出了廣大讀者的心聲。
門大要容千騎入;
堂深不覺百男喧。
此聯(lián)是蘇軾在宋元豐三年(1080年)謫為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時所作。他在黃岡,為維持生計,在東坡開荒種地,掘井筑室,躬耕其中,自號東坡居士。其友人王文甫,寓居武昌縣東湖,蘇軾常渡江到王文甫家做客。某日,時近年關,蘇軾又至王文甫家,見正寫門聯(lián),即提筆“戲書”此聯(lián)。
看洞中依然舊景;
望窗外已是新春。
此聯(lián)出于羅廣斌、楊益言所著長篇小說《紅巖》,小說描述了解放前夕重慶渣滓洞監(jiān)獄中的斗爭故事。這副聯(lián)語含蓄深遠。上聯(lián)指監(jiān)獄實景,也隱寓反動政權頑固反共的一貫態(tài)度,下聯(lián)既是應景話,又隱喻人民革命的節(jié)節(jié)勝利。此聯(lián)還配上了“苦盡甜來”的橫批。更是一種樂觀態(tài)度的自然表露。此聯(lián)是珍貴的歷史文獻,從中可以看出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
升官發(fā)財,請走別路;
貪生怕死,莫入此門。
黃埔軍校門聯(lián)。1924年5月,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改組了國民黨,為適應革命發(fā)展的需要,在廣州創(chuàng)辦了黃埔軍校。這時正處于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中國共產黨選派了許多共產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員去校學習。周恩來、葉劍英、聶榮臻、惲代英、蕭楚女等同志曾在校負責政治工作和擔任其它職務。因此,黃埔軍校開辦的前幾期,呈現出一派生氣勃勃的革命氣象。這副對聯(lián)是書于軍校大門的。此聯(lián)的特點,是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精神。
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曲阜衍圣公府門聯(lián)。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仁宗賜給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愿的封號。此封號世代承襲。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李東陽的女兒嫁給孔子六十二代孫孔聞韶。李東陽撰此聯(lián)盛贊孔府的“安富尊榮”、“文章道德”,將流傳萬古,與日月爭輝。
聯(lián)語用詞精當,聲韻和諧,對仗工整,是孔府的一首非凡的頌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問樓外青山,山外白云,何處是唐宮漢闕;
小苑春回,鶯喚起一庭佳麗,看池邊綠樹,樹邊紅雨,此間有舜日堯天。
題瞻園門聯(lián)。瞻園在南京,原為吳王府,明朝建立后為徐達的府邸。傳說有一天,徐達詩興勃發(fā),寫出一條上聯(lián),然苦思良久,覓不到好下聯(lián),于是懸千金征對。數日后,一書生前來應征,對出了下聯(lián)。徐達連聲稱好,命家人捧金相贈。而那位書生拒不受賞,競拂袖而去,也未留下姓名。此聯(lián)巧妙地表達了作者在勝利后的愜意和自豪。
此地可停驂,剪燭西窗,偶話故鄉(xiāng)風景:劍閣雄,峨嵋秀,巴江曲,錦水清漣,不盡名山大川,都來眼底;
入京思獻策,揚鞭北道,難忘先哲典型:相如賦,太白詩,東坡文,升庵科第,行見佳人才子,又到長安。
北京四川會館門聯(lián)。此聯(lián)以四川的山川景色和人文業(yè)績?yōu)閮热?,讀來引人入勝,意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