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我很想和小梅成為好朋友,可小梅那么漂亮,學習又好,就像一只高傲的白天鵝,我覺得我配不上她。我正在苦苦思索如何能同她做好朋友的時候,機會來了。
那天,同學們在水塘打水漂玩兒。我當時不知道使了一股什么邪勁兒,石頭片順著手飛出去,沒有打在水里,而是打在了小梅的手腕上。小梅當即捂著手腕,“媽呀”一聲蹲在地上。大伙兒都圍了過去,我也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圍上去,準備挨罵,只見小梅那潔白細膩的胳膊上出現(xiàn)一道血口子,漸漸腫脹起來。好像一件完美的藝術品被損壞了。
“誰打的?誰打的?”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承認,也沒有一個人指責我。
小梅舉著胳膊,疼得齜牙咧嘴,就差沒掉眼淚。
我表現(xiàn)得非常積極,把新買的印著鮮艷花朵的手帕掏出來,給小梅包扎。小梅一見我這嶄新的手帕,忙拒絕說:“別弄臟了?!?/p>
我鐵著臉,完全不理她的拒絕:“不行!萬一臟東西感染了怎么辦?”我開始以各種方式關心小梅,她的書包我搶著替她背,鞋帶我替她系,凡是需要手臂完成的事,我都替她做了。
幾天以后,那么高傲漂亮的小梅——這個我們班的尖子生,竟然拿著一本精美的密碼日記本來答謝我。
從此,我和小梅成了最好的朋友。按老話說的,好得都能“穿一條褲子了”。我們連學習都膩在一起,很快,我的成績也扶搖直上,與小梅不相上下了。
可是最近,小梅變了。
我去找她玩跳繩,她連大門都不出來,朝我使勁兒喊:“不玩兒,你走吧。”
我找她去廣場看跳舞,她朝我擺擺手,“咣當”把屋門關上,也把我的熱情關在了外面。
我跟媽媽說了小梅的變化,媽媽說她家出事了。
原來前陣子,小梅爸爸跟車進山拉石頭,因為路滑,不慎翻車,滿車的石頭把他的一條腿砸斷了?,F(xiàn)在全家的活兒都落在了小梅身上。
有一次,我和小梅在商店里遇上了,只見小梅眼巴巴地在超市里走來走去,就是不買東西,還對我躲躲閃閃。我知趣地提前溜了出來,獨自回家。第二天我又去商店尋問老板娘,老板娘對我說,小梅只有一塊錢,買了三個雞蛋,這還是老板娘偷偷照顧,不然只能買兩個。
我跟媽媽說了這個事兒,善解人意的媽媽馬上就讓我給小梅端去一瓢雞蛋,媽媽說眼下小梅爸爸需要補充營養(yǎng)。
可第二天,小梅就給我家送來二斤豬肉,小梅不想欠人什么。我又偷偷去問商店的老板娘,老板娘告訴我,這是小梅賒欠的肉,說等她撿破爛摘山棗賣錢了就還。小梅不喜歡接受別人的施舍。
大山里有一種山鷹,叫老鷂子。老鷂子有一雙犀利的圓眼睛,黑色眼珠,全身褐色花紋,非常兇猛,翅膀張開能一動不動地在天空定住,如果發(fā)現(xiàn)老鷂子在高空盤旋、畫圈兒,保證是發(fā)現(xiàn)了地上的獵物。
山里的老鷂子非常猖獗,它們餓急眼了就飛到院子里來抓小雞。只見它張開小簸箕一樣的翅膀,一個俯沖就把小雞很輕松地用兩只利爪抱走了。任憑屋里的人怎么拍窗戶、恐嚇、掄棒子,也絕不把到手的獵物撒開。人們只能眼巴巴看著老鷂子抱著小雞飛上高空,飛進山里。老鷂子抓來獵物后,并不會馬上吃掉,它們往往會把吃不完的獵物藏起來,山里人叫這些獵物為“鷹攢兒”。村民在山里放牧牛羊時經(jīng)常會撿到“鷹攢兒”,把“鷹攢兒”帶回家用開水燙凈,燉了吃,特別滋補美味。
可是,一般情況下,鷹攢兒是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
有一天放學,我和小梅正往家走,迎面碰上村里的放羊人,只見他拎著一只血淋淋的母雞,這就是“鷹攢兒”了,老鷂子只掏空了雞的內(nèi)臟,好肉都剩下了。
小梅羨慕地盯著看,不住地自言自語:“真是太幸運了,我怎么撿不到啊,我要是能撿到一只鷹攢兒該多好啊,就能給我爸爸熬雞湯了?!?/p>
“你得經(jīng)常去山里溜達,說不定哪天就碰上了?!蔽野参啃∶?。
從此,一到放學時間,或是休息日,小梅就挎著大筐走進山里。
小梅看見什么就撿什么,她的大筐成了“百寶箱”。里面有蘑菇、松樹塔、山棗、礦泉水瓶。小梅攢上一個星期,就能賣些錢,維持基本的生活。
小梅每次進山,都選擇往懸崖峭壁攀爬,她瞪著好看的大眼睛,極力搜尋,希望發(fā)現(xiàn)一個鷹攢兒,好給爸爸增加一些營養(yǎng)。
小梅看上去瘦弱了許多,每當我看見她胳膊上的傷疤總是心疼,不知怎么幫她才好。
一天早晨,我被我家的大公雞叫醒了,望著器宇軒昂的肥胖公雞,我一下子冒出一個念頭來。這個事情得跟我媽媽商量商量。
“媽媽,把咱家的大公雞殺了給小梅爸爸熬湯喝吧?!?/p>
“上次給她送的雞蛋,人家賒了肉還過來,你給她送只大公雞,還想讓她拉饑荒?”
“媽媽,只要你舍出了大公雞,我自然有辦法讓小梅接受?!?/p>
“生就的骨頭長成的肉,小梅天生倔脾氣、硬骨氣,你別瞎操心了?!?/p>
“媽,把咱家的公雞變成鷹攢兒,不就妥了?”
“是個好辦法!可是,把鷹攢兒放哪里?怎么讓小梅發(fā)現(xiàn)?萬一被野狗或者老鷂子叼去了,不白瞎一只雞了?”
“這個好辦,你看我的。”
我趴在媽媽的肩頭,如此這般,頭頭是道,把媽媽說動心了。
我照著媽媽的臉頰上使勁兒親了一口:“不愧是我的好媽媽,關鍵時刻為朋友兩肋插刀!”
“臭丫頭!”媽媽拍我腦門一下。
一天午后,我大步流星地走進小梅家,約她去山里撿蘑菇。
平時我一找她上山,她立馬就跟我走,可是今天她卻推三阻四的。
“小梅,走吧,昨天放了一場大霧,山上保證出蘑菇了?!?/p>
“今天不去了,我還有事。”
“我剛才看見小鎖媳婦挎了一大筐蘑菇下山了,都是紅松蘑,最低能賣一百塊錢!”
“真的假的?”小梅開始動心了,我第一次撒謊,抑制不住想笑,但還是憋住了。
“我、我還看見一只老鷂子好像從北面飛過來,嘴里還叼著什么?!蔽疫M一步“引誘”小梅。
“真的?你看見老鷂子叼著東西了?”小梅終于露出期盼的眼神,就連躺在炕上的小梅爸爸那蒼白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那樣子,好像他們馬上能喝上一鍋雞湯似的。
我在前邊開路,指引著小梅,一路上只撿到幾朵蘑菇,吃一頓都不夠。
小梅有些后悔,埋怨我非得張羅進山,我心想:“小樣兒,一會兒就美死你。
又走了一會兒,我終于發(fā)現(xiàn)了媽媽做的記號——一棵茂密的樹棵子(注:北方方言,灌木叢)上,掛著一個紅色塑料袋,那只可憐的大公雞就藏在樹棵子里。
我把筐里的幾朵蘑菇故意撒在草叢里,然后一邊“嘿”“哈”叫著,一邊撿起來。如此反復幾次,終于把小梅“引誘”到那棵樹棵子里。
小梅是個很心細的人,她絕不會繞過樹棵子的,因為蘑菇一般都在樹根下隱藏著,越隱蔽的地方,蘑菇也越多。
“哎呀媽呀!”忽然,小梅嚇得大喊大叫,把手里的筐撇出老遠,差點兒跌倒,站在那里呼呼喘氣。
“咋了小梅?”我假裝驚訝。
“你趕緊躲開,樹底下不知道啥玩意兒,血淋淋的,嚇死我了?!?/p>
“小梅,會不會是鷹攢兒???”我再進一步引導她。
最終,迎著夕陽,我倆高高興興地下山來。小梅手里挎著還帶著體溫的鷹攢兒,滿臉喜氣。這一回,她好一通夸我、感謝我,還邀請我去她家吃雞肉呢。
從那之后,小梅運氣節(jié)節(jié)攀升,就像中了彩票一樣,又接二連三地“撿”到了三只鷹攢兒。她的爸爸喝了雞湯,吃了雞肉,身體明顯恢復了,臉上也有了光澤,不到三個月就痊愈了,小梅再也不用那么辛苦地起早貪黑地忙活了,也有時間跟我去廣場看跳舞了。
關于鷹攢兒的事,我決定永遠隱瞞下去,我覺得這是我作為朋友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