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蘊
“全球經濟已經‘回暖,春天來了,中國經濟也不例外?!鼻迦A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國際經濟一年半以來穩(wěn)步回升,2018年將繼續(xù)延續(xù)這一態(tài)勢。對中國而言,2018年也應該是值得期待的一年,會成為十九大之后經濟結構調整和穩(wěn)步發(fā)展,從而邁向豐收的一年。
李稻葵是在目前出席2018恒昌財富升級峰會上談及財富管理話題時作出上述表述的。他認為,2018年中國經濟將維持穩(wěn)定增長,更為重要的是增長質量將獲得提升,投資結構則會更加合理,更有自主性。因此,伴隨產業(yè)的不斷升級,經濟轉型中的投資良機值得把握。
要做好財富管理,財富要升級,一定要有大眼光,小周期,小產品投錯了不要緊,大決策不能錯。李稻葵指出,做到財富升級,必須對經濟、金融、政治有清楚的判斷,它們有著各自的邏輯,像春夏秋冬一樣有周期、有變動,并在周期中、變動中不斷前進,但這三個周期不是同步的。
在李稻葵看來,目前全球經濟是“春天”,金融是“秋天”,政治正在醞釀著大變是“冬天”。
首先談經濟周期。李稻葵表示,全球經濟尤其是宏觀經濟正在回暖,而且這個回暖恐怕還不是剛剛開始,短期內除非發(fā)生重大變化也不會逆轉,可能會有很短暫的天氣變冷現(xiàn)象,但各種跡象表明,從春到夏已經是一個趨勢。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經過了十多年的經濟危機的沖擊,全球實體經濟都在進行各種各樣的調整,并且基本調整到位。比如,美國銀行的負債率、杠桿率都大幅度下降,呆賬、壞賬都清理干凈了,美國企業(yè)手中持有的現(xiàn)金量基本上占到美國GDP的 12%,大概是2.5萬億美元。日本也一樣,按百分比計算甚至還更高,大概是20%。
第二個重要因素是我們又迎來了新一輪科技的創(chuàng)新浪潮??萍紕?chuàng)新不一定馬上改變我們的生活,但是每一輪的科技創(chuàng)新首先帶來的是投資高漲。當今社會已是一個遠遠超出了基本生活需要,廣義地講是一個富裕的、剩余的、生產能力過剩的社會,所以它需要投資機會。而且,投資一高漲,土地價格就會漲,房租會漲,硅谷工程師的工資會漲,這就把經濟帶起來了。但需要提醒的是,每一輪科技投資或早或晚都會一定的失敗者,就像本世紀初互聯(lián)網的泡沫。
再看金融周期,它跟實體經濟是不完全同步的。今天,全球的金融,尤其是美國金融就像秋天。仍以美國為例,美國的股市在去年年末創(chuàng)了新高,今年又調整了一輪。最近中美貿易摩擦,敘利亞又出現(xiàn)了化學武器,股市反應是很敏感也非常過激的,一會兒下降500個點,一會兒上漲300個點。秋天正是人們精神比較敏感,神經比較脆弱的季節(jié)。
為什么是秋天?一個原因是美聯(lián)儲大量印出的鈔票進入到了股市,同時它也通過銀行自己的運作變得很健康,也使得美國房地產超越了2008年的最高點。資產價格、房地產價格及股票市場價格,都創(chuàng)了新高。
事實上,秋天是好機會。在這個形勢下多拿一點點的流動性比較強的資產包括現(xiàn)金,等待市場的大波動,有比較過分的、超前的、超過正常幅度下降的時候往里跑,這就是索羅斯的賺錢方式。
最后是政治周期。就全球范圍來看,當前應該是狂風肆虐,數(shù)九寒天,正在醞釀著大變,冬天是醞釀變化的季節(jié)。但我們也不必過于擔心,因為中國有底線、有底氣。
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做了歷史性的主旨發(fā)言。他說:“我們中國過去40年發(fā)展的經驗是什么?一個國家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不見得只走一條路,但是最最重要的經驗是什么?是一定要和世界歷史潮流同向,要按照世界歷史潮流發(fā)展的邏輯去前進。那么歷史發(fā)展潮流是什么呢?是合作,是和平與發(fā)展,是開放與融通?!?/p>
因此李稻葵指出,當前,中美貿易存在分歧,但我們應該有正確的心態(tài),畢竟中美雙方在經貿問題上的共同利益遠遠大于分歧,能夠達成一致是大概率事件,還可以共同做很多事情,包括資產管理,包括我們的資金財富能夠布局到全球范圍上去。同時,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學習美國人的優(yōu)點,學習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財富升級有什么樣的方向性或者是大方面的一些思考呢?李稻葵建議:第一,要有市場出現(xiàn)一定動蕩的準備,不要太著急,稍微多拿一點現(xiàn)金,等待時機。
第二,金融是多元化的,要打破投資就是股票這一認識上的陳規(guī)。
第三,資產應逐步進行全球配置。這點非常重要,盡管世界風云變幻,但是大方向是堅定不移的,財富的擁有者要有長遠眼光,資產一定要更多的配置到國外去。但要強調的是,資產配置到國外,不等于說馬上就要去買美國的股票或房地產,或者到歐洲去配置風險比較高的資產?,F(xiàn)在是金融的秋天,秋天的氣候只能變冷,需要謹慎,可以逐步、先一點一點的配置,拿一點流動性相對比較強、比較安定、比較保險的資產,等待好的時機。
李稻葵強調,財富管理跟健康管理在本質上其實是一樣的,都需要持之以恒,不在乎一兩天怎么樣,要經常保持學習、開放的心態(tài),看長遠,一定不要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