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燁
健康和長壽是人類追求的永恒主題。當歲月在一個人身上沉淀了百年,年齡便會升華成生命的奇跡。雖然有些百歲老人息高血壓、白內(nèi)障等慢性疾病,但依舊生活得逍遙自在。問其子女老人的“長壽法寶”,最常聽到的答案就是——心態(tài)好。
張寶?。?/p>
老伴如影相隨
當筆者來到位于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外舍鄉(xiāng)嶺北村的百歲老人張寶隆家里時,他正坐在一張大圓桌旁吃早飯,兩三個小菜、一個對半切開的紅心咸鴨蛋、一盤筍,就著一海碗稀飯。旁邊站著一位老太太,拿著一雙筷子,不時夾菜放入張寶隆的碗里,偶爾低頭和他說著什么。
張寶隆生于1917年,老伴劉燕菊也98歲了,一對“鉆石婚”的老夫妻即將雙雙走向百歲高壽。相較于張寶隆的寡言,老太太顯得活潑很多,一邊繼續(xù)“監(jiān)督”老伴吃完最后一口稀飯,一邊很是“指點江山”地讓家人招呼我們。
看得出,這是個很熱鬧的大家庭:兩位老人、孫子、孫媳、曾孫女夫婦,外加一個一歲多的玄孫女,真正的五世同堂。老人的孫子說,他們原來住山上,海拔較高,空氣更好,2010年因為拆遷,當?shù)卣o選了地方集體蓋房后,才搬了下來的。原先還擔心老人住不習慣,畢竟在山上住了快一輩子,好在街坊鄰居仍是舊相識,串門也方便,張寶隆隨大家住下后,適應得很快。前幾年張寶隆還會自己下地種些菜,自給自足,近兩年來因為體力不如從前了,基本只在家里靜養(yǎng),天氣好時會和鄰居們說些家常。
老人祖輩四代都是務農(nóng),年輕時起就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息很固定,早睡早起。同住的曾孫女說,老人以前頓頓吃米飯,近兩年的主食基本是稀飯。從沒得過大病,基本生活還能自理。但是老太太管得嚴,老人也樂于聽老伴“管教”他,小孩子一般,不好好吃飯,被訓了,也只得乖乖就范。張寶隆的孫子補充說,老人的頭腦還是挺清晰的,偶爾出門還會自己坐公交車。村里對長壽老人也很是照顧,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會定期來給老人做健康體檢、建立檔案。村里又給90周歲以上的老人每月220元的生活補助,如果到了100周歲,每月生活費會增至500元,且100虛歲的時候有一次性獎勵金5000元。平時的蔬菜都是自己家里種的,從不花錢,一周吃兩三次葷食,就讓自己妻子去菜場買,生活費對老人來說也夠了,晚輩們并沒什么經(jīng)濟壓力。
張寶隆的臥室緊鄰著偌大一個廚房,約10平方米大小,簡單的水泥地、白墻,屋內(nèi)陳設也簡單:一張上了年頭的木架床、一個簡易的拉鏈式衣柜、一張方桌、舊的皮革沙發(fā)以及入口處的一個鞋架,鞋架邊擺著一張掉漆得早已看不出本色的雕花官帽椅。家人說,老人睡的床、管帽椅以及放在廚房的一個櫥柜是老太太當年的嫁妝,也快成古董了。
如今,家里人丁興旺五代同堂,兒孫滿堂子女孝順,是這對老夫妻最大的欣慰。張寶隆雖然已經(jīng)100歲了,記性并不差,逢年過節(jié)時,散落全國各地的晚輩趕回來團聚的時候,老人依舊叫得出每個晚輩的名字。張寶隆最大的女兒已有80多歲,在身邊天天見著的玄孫女才一歲多。每天吃完飯,老人總喜歡坐在沙發(fā)上抱著玄孫女逗逗樂子,可即使這樣的時刻,老伴也是不離左右,一會給倒個水,一會又嗔怪張寶隆邋遢,拿紙巾給他擦拭干凈,把他當孩子來照顧。
當我們問及家人,老人有無特別習慣時,他們告知,老人基本不挑食,只是現(xiàn)在偏好吃軟爛些的食物,易嚼食又易消化。19歲開始喝酒,無論米酒、自家釀的景寧人常喝的紅曲酒,他都喝。不過這幾年為他身體考慮,老伴不讓喝了。
山好水好空氣好固然重要,生活習慣節(jié)制有序更重要。如果說張寶隆有何養(yǎng)生之道,通俗概括,即是——“人不是病死的,也不是老死的,而是氣死的?!毙膽B(tài)好,萬事看淡,在好山好水的環(huán)境里簡單吃喝,到點睡覺,每天聽晚輩們聊些瑣事自得其樂,老伴的嘮叨也變得其樂無窮。
雷成高:
淡看人生,隨遇而安
百歲老人雷成高住在景寧縣東坑鎮(zhèn)馬坑村。我們看到老人時,他穿著一件干凈的藍色厚夾克衫、藏青色的毛線帽,閉著雙眼,像在閉目養(yǎng)神。大兒子解釋說,老人的眼睛不太好,視力有限,不過除此外沒有其他大礙,也沒生過大病,偶爾小感冒什么的,吃點藥過兩天也就好了。雷成高偏內(nèi)向,弓著背微倚在身后的木墻上,并不太說話,但是當家人和我們對話時,他身子前傾,聽得很仔細。
雷成高今年正好100歲,原是溫州泰順人,后隨家人遷至景寧。老人有五個孩子,四兒一女,老伴60多歲時去世后,他就跟孩子一起生活。除去一年前因溺水去世的兒子,以及一個外嫁的女兒外,剩下三個兒子輪流接老人去家里照顧,每家分攤四個月時間。近期,雷成高和大兒子、兒媳同住。72歲的大兒子說,老父親一生務農(nóng),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喜好,他從小就看著父親忙碌在田里,即使收工了回家也是干干雜活,閑不下來。
問起老人的生活習性,大兒媳說老人不抽煙不喝酒,不過喜歡吃葷的,以肉類為主,雞鴨魚豬肉都是大愛,蔬菜都是自己種的,從沒吃過保健品。生活比較規(guī)律,早睡早起。
當我們在里屋和老人以及家人聊天時,看到屋子門口站著兩個高個的小伙,面容清秀,有點靦腆。問起他們,雷成高的兒子說:“穿紅衣服的那個就是去年去世的弟弟、弟媳的兒子,另一個是同村的他的朋友,兩人常在一起玩。”他說,去年夏天,老人在屋里午睡,他弟弟、弟媳下地干農(nóng)活,大約因為前兩天下過大雨,河水漫上來,一個不小心落了水,另一個去拉,水流太急,兩人直接掉進河里從上游沖到了下游,被人發(fā)現(xiàn)時,早已沒了生命跡象。老人午覺睡醒后,被人告訴說兒子兒媳都沒了,打擊肯定也不小,但他從未在他們面前表現(xiàn)出太多?;蛟S是這一生里,100個春秋,36500多個日夜,老人歷經(jīng)過生活的各種磨難,已然歷練了他骨子里的隱忍和堅強的意志吧。
臨告別時,退到房間門口,才發(fā)現(xiàn)剛才我們待過的桌子底下是一個約一米見方的火盆,仍是木頭做的,只不過內(nèi)徑圍了約半手掌寬的陶土,最中央才放置燃著的木炭供暖。雷成高悠哉把雙腳擱在火盆上取暖,光腳穿著棉布鞋。老人的兒媳說,父親就這點怪癖,一年四季都不穿襪子,就愛光腳穿鞋,從來勸不動。
寫在最后:
當今社會,許多人年紀大了,會出現(xiàn)失落、孤獨、易怒、悲觀等不良情緒,導致食欲減退、睡眠不好、免疫力下降,而這些,在兩位百歲老人身上皆不存在。老人們都是子孫滿堂,生活不愁,對后輩也從不耍威風,一生操勞,看淡世事,知足為樂,寬容待人。這些,也許是他們之所以健康長壽的一大主因吧。
編輯/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