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嵩
斯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國牛津,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出生那天,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而他逝世的這天,又是愛因斯坦誕辰139周年。也許,這就是命運的巧合。
除了學術上的成就,霍金的另一個身份也廣為人知:世界上最著名的“漸凍人”?!皾u凍癥”學名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ALS)。霍金從2l歲患病,跟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斗爭至生命的最后一天,其間整整55年。在只有3根手指活動的情況下,霍金創(chuàng)造了物理學的新篇章。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是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一種,因為特征性表現是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故被大眾稱為漸凍癥。2014年,“冰桶挑戰(zhàn)”火爆網絡,霍金也參與了這場為“漸凍癥”患者發(fā)起的慈善活動。
很多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的生存期是3年~5年,一般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但霍金的經歷告訴我們,這并不是絕對?;艚鸬牟‰m然發(fā)展緩慢,病情也是在逐漸加重,甚至曾經出現過幾次險情?;艚鹪诘貌≈笕阅艹删妥约旱氖聵I(yè),還有更多運動神經元病患者可以寫詩、寫勵志性文章。
比如,美國社會學教授Morris的《相約星期二》,就是在其得病過程中與學生探討人生的問題。得病之后,患者思維不受影響。該病最大的特點就是高級情感、高級認知活動不受影響,僅僅有一小部分患者會出現額顳葉功能受損的表現。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神經科主任樊東升教授介紹說,霍金帶病生存的時間之所以達到55年,主要在于其發(fā)病早,他當時只有21歲,而發(fā)病更早的患者預后更好。相比中老年的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青少年漸凍癥患者的生存期一般在十幾年甚至20多年。另外,霍金獲得的良好營養(yǎng)支持,較早(20世紀80年代)地進行氣管切開、呼吸機的支持以及使用了20世紀90年代新出現的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藥物等因素,都幫助他更好地生存,從而讓他達到罕見的55年的生存期。
樊東升教授等進行的10年的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同樣是漸凍癥,中國患者普遍生存得更長。在他看來,中國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主要有2個特點:
1.患者更年輕。世界上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的起病平均年齡為60歲左右,而中國的肌萎縮側素硬化癥患者則普遍在50歲左右。
2.生存期普遍較長。中國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中,出現球部肌肉功能障礙、存在吞咽困難和構音障礙的類型,僅占不到20%,加上患者患病時年紀較輕,生存狀況相較國際上同類患者普遍較長,5年生存率達49%,且總體上預后相對較好。
2017年5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準新藥依拉達奉上市,用于治療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患者。依達拉奉是一種自由基清除劑,被認為能夠緩解氧化應激的影響。而這可能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發(fā)病和病情發(fā)展的關鍵因素。該藥物的抗氧化作用被認為能夠為神經系統(tǒng)提供神經保護性支持,潛在延緩疾病發(fā)展或限制額外傷害。
依達拉奉由醫(yī)療專業(yè)人員提供給患者,通過靜脈輸液給予。在一項于日本進行的為期6個月的臨床試驗中,依達拉奉顯示出治療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的療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曾授予這種藥物孤兒藥物認定,提供激勵機制來協(xié)助和鼓勵罕見病藥物的開發(fā)。
對于依達拉奉的獲批,引用該領域一名醫(yī)生Jean-Matine的話來說,“這不是終點,因為它將吹響了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治療藥物研發(fā)的號角”。無獨有偶,美國的ALS Advocasy協(xié)會也發(fā)聲,宣稱“我們再也不會等上22年這么久了。因為它的出現,將使該領域下一個新藥的研發(fā)時間縮短”。
那么依達拉奉的獲批,對于國內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的治療現狀究竟有什么借鑒意義呢?樊東升教授表示,每年雖然有很多其他藥物在臨床研究階段,但一直沒有真正在臨床獲得成功。此次依達拉奉的獲批,終于給臨床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的藥物治療提供了一個新選擇。需要指出的是,除腎功能不全、腎臟代謝障礙的患者不適宜使用依達拉奉外,研究顯示,依達拉奉在用于治療中國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患者的安全性方面沒有問題。
12年前,先聲藥業(yè)就已經在國內上市依達拉奉注射液,并一直將其作為治療腦梗死、腦出血等方面藥物在臨床廣泛使用。近期療效和安全性更好的復方依達拉奉的研發(fā)工作已經接近尾聲,相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
雖然大師已經離開,但人類與“漸凍癥”的斗爭仍在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