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指津】
表現(xiàn)手法,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由于其考查形式的靈活性和命題角度的多樣性,近年來備受命題者青睞??疾榈慕嵌戎饕校罕憩F(xiàn)手法的效果、表現(xiàn)手法的賞析以及表現(xiàn)手法與人物形象的關系。下面結合高考題分別來談其答題思路。
一、表現(xiàn)手法的效果
【解題指導】
所謂“表現(xiàn)手法的效果”是指文章的語言在介紹對象時所產生的影響、作用。也就是說在語言上作者采取了什么樣的技巧,達到了作者的目的。解答此題,注意三個方面:一是看題干涉及的是文章作品的整體還是局部。若是整體就先從象征、對比、烘托、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lián)想、想象、襯托等入手;若是局部(一段話或一句話)就先從修辭手法入手。二是看題干所涉及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因為每一種表達方式都有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不能混為一談。當然,這其中有交叉現(xiàn)象,如聯(lián)想、想象、襯托等就不只用于一種表達方式。三是分析表現(xiàn)手法的效果時一定要結合文本。
【真題回放】
(2017年山東卷)烏熱爾圖的《七岔犄角的公鹿》
20.本文第13-18段描寫公鹿與狼搏斗的過程,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分析。
【試題解析】
題干既然說“描寫公鹿與狼搏斗的過程”,那么“表現(xiàn)手法”就應該從描寫的手段和方法去思考。“公鹿扭頭瞅瞅,撇開鹿群,一瘸一拐地……一步一步蹬著石崖”“狼在地上打了個滾,弓著腰,咧著嘴,發(fā)瘋似的朝石崖沖去”等都是動作細節(jié)描寫,生動地展現(xiàn)了鹿與狼搏斗的過程。“狼像被叉子叉中似的,從鹿的頭頂上像塊石頭被甩過石崖”,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對狼的狼狽敗落進行描寫,表現(xiàn)了鹿的勇猛。“真有一手”“可惜那一蹄沒踢在狼的腦殼上”“這只狼真壞”等是“我”的心理活動,展現(xiàn)了“我”的感情傾向,表達了對鹿的贊美,強化了鹿的形象。
【參考答案】
①動作描寫。從正面對公鹿與狼惡斗的過程作了細致描寫,如公鹿忍著劇痛攀爬石崖的姿勢,惡狼弓腰、咧嘴、兇殘地發(fā)起進攻的動作細節(jié)等,生動傳神。②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被鹿角叉起的狼比喻成石頭,表現(xiàn)公鹿的勇猛。③側面烘托。通過“我”的心理描寫,烘托出狼、鹿惡戰(zhàn)的緊張氣氛,表達“我”對公鹿的贊美,強化對公鹿形象的塑造。
二、表現(xiàn)手法的賞析
【解題指導】
凡是試題中提到“請賞析文中畫線的語句”或“賞析文中××表達方式”,就主要是對表現(xiàn)手法的賞析。解答此題,首先,看該句(段)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根據(jù)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判斷表現(xiàn)手法。不同的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也不同。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有對比、襯托、虛實等。其次,看該句(段)中的關鍵詞(句),尤其是動詞和運用了修辭手法(比喻、雙關)的詞、反復出現(xiàn)的詞等。再次,看修辭手法。凡是讓賞析的句子,多是運用了修辭手法的。熟悉常見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借代、雙關等)及其效果是解答此類題的前提。最后,要熟悉此題的解答步驟:先點明手法,然后指出手法何在,最后寫出效果。
【真題回放】
(2017年浙江卷)鞏高峰的《一種美味》
11.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
【試題解析】
解答此題時,首先要指出畫線句子使用的描寫手法,然后分析其表達效果。如“示意”“卸去了笑容”是神態(tài)細節(jié)描寫,寫出了母親不安而沉重的心理變化。“出神”重復出現(xiàn),具有強調作用,強調了母親的茫然、憂心和無奈的心理狀態(tài)。“黑糊糊的夜空”既是景色描寫,也是母親心境的寫照,襯托出母親內心的沉重與憂慮。
【參考答案】
①“示意”“卸”等神態(tài)細節(jié)描寫,包含對照意味,細致刻畫出母親嗔怪、不安、沉重等微妙的心理變化。②“出神”兩次出現(xiàn),強調了母親沉浸在茫然、憂心和無奈的心理狀態(tài)中。③“黑糊糊的夜空”,是實景的描寫,也是母親心境的形象寫照——為未來生活負擔加重而憂慮,因兒子不能均享讀書機會而愧疚。
三、表現(xiàn)手法與人物形象
【解題指導】
文學作品閱讀中,最常見的體裁是小說。小說的考查不外乎人物、情節(jié)與環(huán)境等方面?!氨憩F(xiàn)手法”也往往與這三者密不可分。常見的題型是“用了哪種藝術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對人物的塑造有什么作用?”
【真題回放】
(2014年江蘇卷)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之死》(節(jié)選)
13.第六段中對安娜周圍人的描寫,具有什么特點和作用?
【試題解析】
題干中的“作用”實際就是對“表現(xiàn)手法”的考查。另外,題干中所涉及的表達方式是描寫,從相應的語境看是屬于“側面描寫”?!皞让婷鑼憽钡淖饔貌煌夂酢耙r托(烘托)”,這樣再去作答就水到渠成了。
【參考答案】
特點:既是客觀描寫,又體現(xiàn)出安娜主觀的感受。作用:從側面寫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經質的心理狀態(tài)。
【閱讀訓練】
船 魂
◎王海群
夕陽西下,晚風漸起。
烏蟒河緩緩而流,“半江瑟瑟半江紅”。
河對岸泊著水泥船,岸上還是低矮的小茅棚,它們的主人還是艄公何大伯嗎?
何大伯是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的人。當年我和母親去外婆家,搭的就是他的船。我和同船玩鬧的孩子都落水了。何大伯跳下水,救起了我,另一個孩子卻讓激流永遠地卷走了。那是他自己的孩子小駒兒呀……
何大伯,今天我看你來了。
可是,我卻怕何大伯認出我來。
一個老者走出了小茅棚,望望對岸。船過來了。是何大伯!我的心突突地跳起來。
他老了,背彎了,頭發(fā)、胡子全白了。兩只眼睛失去了神采,表情是那樣的漠然。深深的愧疚壓著我的心,假如他的駒兒不被激流卷走,假如他的第二個兒子還在他身邊……
何大伯看了我一眼,扭過頭,說了聲:“上船吧,同志?!?/p>
難道他真不認識我了?我工作了,成了一名年輕的法官。已有9年沒來看他了。不認識也好,哦,不,也許怪我沒先叫他,可是……
上了船,他只是搖槳,默不作聲,我打破了沉默,說:“今天沒什么風浪嘛,老人家。”“有風浪也不怕,撐船的怕什么風浪?”聲音沙啞,卻帶著當年的豪氣。船到河心,夕陽已落,河水一片混沌?!斑@比以前渾多了?!蔽艺f。
“清水也好,渾水也好,只要有船,就能渡人。”何大伯接過我的話,眼睛卻不看我,只是搖槳?!斑€要有像你這樣的老艄公才行啊。”我說。
“不行,老嘍。再干6年,我的小兒子白龍回來啦,就交給他?!?/p>
他說得那樣平靜,我的心卻提上了桑子眼,不敢看他。
船到岸邊,我身上沒零錢,只好掏出一張百元鈔給他。
“怎么,用大票子嚇我?”他露出一絲笑意。
他邊點錢邊說:“現(xiàn)在我煙酒都斷了。等兒子回來,我想買條新船?!?/p>
“買條新船好啊?!蔽艺f?!爸皇牵铱?,光靠我這條船不行啊。”大伯嘆了口氣,“別看我老了,但還看得清。你看,有些伢仔整天不務正業(yè),偷吃扒拿,就是不上過日子這條船;有的當干部,不但不吃苦在前,還多吃多拿,坑害百姓,不給政府撐好船。最叫我憋氣的是政府要法辦,讓他們吃點苦,受點教育,家里還護著,請客送禮,替他們開脫。要我說,沒有政府這條大船,老百姓的一河清水就讓他們攪渾了,遲早他們把自己給嗆死?!?/p>
我邊聽邊點頭贊許。何大伯,你或許不知道,你的小兒子白龍的案子就是我判的啊。20年前,你為了救我失去了大兒子駒兒,可是后來,我卻沒給你的小兒子白龍留一點情面……
“你看,天不早了,快回去吧,我這人瞎啰嗦?!?/p>
我百感交集地下了船?;赝麑Π队钟腥顺舆呑邅恚蝗挥幸粋€想法,復又上船,“老人家,我想幫你擺一次渡?!?/p>
老人疑惑看我一眼。我抓過竹篙,一頭抵向岸邊。
一雙手,一雙厚實、溫暖的手死死地捂住了我拿竹篙的手。
我扭頭看他,他卻側臉,目光投向了遠方浩渺蒼茫的水面,嘴中囁嚅著什么……
良久,他才轉身,老淚縱橫,那雙手把我的手捂得更緊了:“你……你……哦,同志,要給老百姓做條好船啊?!?/p>
我哽咽著點頭,再也控制不住內心的情感,我把頭埋在他的肩上:“大伯,您叫我一聲兒子吧!”
(選自《兒童文學》2010年第12期)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小說開頭的環(huán)境描寫,既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又烘托了凄涼的氛圍,奠定了悲涼基調,也預示著故事的悲劇性。
B.故事講到何大伯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何大伯為了救“我”,卻失去了自己的親生骨肉,“我”心懷感激,也為故事埋下了伏筆。
C. “再干6年,我的小兒子白龍回來啦,就交給他”,這句話既寫出了何大伯的期盼,也照應了下文“我”判的白龍的案子。
D. 小說中的主人公何大伯,是一位為他人擺渡的艄公,一生飽經風霜,一身正氣。晚年仍堅強并對人生充滿希望。
2.結合上下文,賞析文中畫線的語段。
答:
3. “我”在小說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