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勝,丁盼盼
(寧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 浙江寧波 315203)
寧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氣化裝置以石油焦為氣化原料,氣化產(chǎn)生的水煤氣經(jīng)洗滌單元后進入廢熱鍋爐回收余熱,再通過換熱器降溫、降濕后進入MDEA脫硫裝置,最終生產(chǎn)出合格的合成氣供后工序使用。隨著氣化裝置的投運,出現(xiàn)了合成氣含塵量高的問題。停車拆檢洗滌單元的混合器,發(fā)現(xiàn)其管道壁面有明顯的結垢現(xiàn)象;調(diào)閱DCS運行記錄,發(fā)現(xiàn)混合器進出口壓差以1.5 kPa/d的速率增長,嚴重影響了氣化裝置的穩(wěn)定運行。針對此狀況,對混合器進行了改造。
來自氣化爐激冷室的飽和水煤氣與來自黑水循環(huán)泵的黑水在混合器內(nèi)混合,使水煤氣中夾帶的固體顆粒完全潤濕并被除去,然后水與水煤氣的混合物進入旋風分離器。在旋風分離器內(nèi),氣相中的大部分細灰進入液相(31 m3/h,173 ℃,1.4 MPa),黑水送黑水處理工段。出旋風分離器的水煤氣進入水洗塔的塔板下部,水煤氣向上穿過塔板,與塔中部來自蒸發(fā)熱水塔的高溫灰水、塔上部加入的鍋爐水和來自熱回收裝置的冷凝液逆流直接接觸,洗滌剩余的固體顆粒,同時伴隨著水煤氣降濕、相變及灰水升溫等過程。水煤氣在水洗塔頂部經(jīng)旋流板除沫器除去夾帶的霧沫,使水氣比達到約0.92、含塵質量濃度<1 mg/m3(標態(tài))。水煤氣洗滌單元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水煤氣洗滌單元工藝流程
圖2 改造前混合器結構
圖3 洗滌水噴頭
改造前混合器結構如圖2所示。洗滌水流入混合器內(nèi)的噴頭(圖3)后,在噴頭內(nèi)形成水膜,由于洗滌水管及套管的存在,濕煤氣被加速并與旋轉水膜進行動量交換,洗滌水被霧化,再由噴頭霧化噴出。在套管段中,煤氣保持高速流動,液滴與液滴之間、液滴與灰粒之間劇烈碰撞,此時凝并大于分裂,液滴得以長大,為獲得下游良好的旋風分離效果奠定了基礎。
改造后混合器(圖4)主要由收縮段、喉管和擴散段3部分組成,除塵過程分為霧化、凝聚和除霧3個階段,其中霧化和凝聚在文丘里管內(nèi)進行,除霧在旋風分離器內(nèi)完成[1]。
在文丘里管中,捕塵體均為液滴和液膜,氣液兩相接觸表面是液滴和液膜表面。用液滴捕集含塵氣體中的粉塵粒子涉及到慣性碰撞、攔截、擴散力、離心力、重力等沉降捕塵機理,但對于粒徑大于0.5 μm的粉塵粒子,在沒有強電場力作用下,主要捕塵機理是慣性碰撞[2]。含塵氣體進入收縮段后流速增大,進入喉管時流速達到最大值;洗滌液在收縮段和喉管中被霧化為細小的液滴后進入洗滌水噴頭,氣液兩相間相對流速很大,氣體完全被液體所飽和,塵粒表面附著的氣膜被沖破,使塵粒被液體潤濕,因此在塵粒與液滴或塵粒之間發(fā)生劇烈的碰撞、凝聚。在擴散段,氣體速度逐漸降低,壓力逐漸回升;由于慣性影響,液滴速度可能高于氣速,使這種以塵粒為凝結核的凝聚作用發(fā)生得更快,并形成直徑較大的含塵液滴。
圖4 改造后混合器結構
與改造前相比,改造后的混合器有以下幾點不同。
(1) 內(nèi)部管件改成了文丘里管,相當于增加了擴散段。由于改造前混合器內(nèi)沒有擴散管,一方面氣流保持著高流速,隨著時間的延長,聚集的塵粒和液滴也逐漸變大,從而導致摩擦力增大,影響了聚集物的速度(與文丘里管不同,聚集物的速度可能會低于氣流速度),造成聚集效率下降;另一方面,氣流夾帶著聚集物流出內(nèi)部管件后,管徑的突然增大導致氣流速度急劇下降,聚集物由于質量大,故慣性也比較大,依然保持著較高速度且方向有一定的隨意性,這就容易造成管壁結垢,這與檢修混合器發(fā)現(xiàn)明顯結垢的現(xiàn)象相吻合。
(2) 洗滌水噴頭前管壁上增設了2圈螺旋狀金屬擋板,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洗滌水的湍流程度,再配合洗滌水噴頭,有利于水的霧化。
(3) 在原混合器的基礎上增設了2 m長的延長管,便于以塵粒為凝結核的凝聚作用時間延長,以便充分凝聚成直徑較大的含塵液滴,同時也減輕了旋風分離器的負荷,特別在負荷波動較大時起到了很好的緩沖作用。
改造前,混合器洗滌水由水洗塔下部的黑水通過黑水循環(huán)泵補給,因此洗滌水本身較臟、細渣較多,影響了混合器的除塵效果。由于混合器洗滌水水質較差、高溫灰水至洗滌塔儀表閥的開度較小、高溫灰水泵出口壓力高,僅運行1個月就造成儀表閥后管壁嚴重磨損,為此將混合器補水改為高溫灰水。由于高溫灰水壓力高、湍流程度大,利于霧化,而且解決了儀表閥后管壁磨損嚴重的問題,同時滿足了混合氣使用清潔水的要求。此外,再配置1路鍋爐水(2.2 MPa,120 ℃)至混合器的管路作為備選措施,若出界區(qū)的合成氣帶灰仍較嚴重時,可使用更為清潔的鍋爐水。
旋風分離器為加壓設備,如采用切向進口則投資巨大。為使氣流沿分離器筒體旋轉,將濕煤氣進口管伸入旋風分離器內(nèi)(圖5),以達到進氣作切向運動的目的。
圖5 旋風分離器進口管布置
濕煤氣進口管設有端部法蘭并與旋風分離器進口法蘭連接,進口管自器壁到端部的距離為450 mm,沿管道母線剖去一半。其端部用柱面圓形蓋焊封,該封件應能從入口移出以便于維修,其厚度為30 mm。因其受氣流中固體沖刷而易損壞,檢修時應予以更換。為了使旋風分離器內(nèi)氣體穩(wěn)定旋轉,該封件應保證周邊光滑,防止毛刺干擾流場。為使氣流相對水平面產(chǎn)生向下傾角,進氣管剖去半柱面所得矩形法線與水平面夾角呈60°且向下。水煤氣沿旋風分離器筒壁旋轉,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液滴及其包裹的細灰被甩至筒壁,而筒壁內(nèi)側已被水潤濕,易于捕獲液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液膜沿壁流至分離器下部的儲液槽。氣體不斷旋轉,先是自上而下,探底后折返向上旋轉,經(jīng)排氣管逸出旋風分離器,因液體密度遠大于氣體密度,所以在上述旋轉過程中均有分離效果。正常操作時,由于氣流旋轉,相應地拉動儲液槽內(nèi)液體旋轉,細灰相對集中于旋風分離器中心線附近并自灰水出口排出。
旋風分離器入口下傾角對改善旋風分離器的分離性能、降低能耗并有效減輕“上灰環(huán)”現(xiàn)象的發(fā)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入口下傾角也不是越大越好,隨著入口下傾角的增大,旋風分離器的壓力損失降低,分離效率先升高后降低[3]。根據(jù)計算,將旋風分離器入口下傾角由60°調(diào)整至45°。旋風分離器入口下傾角調(diào)整前后示意見圖6。
圖6 旋風分離器入口下傾角調(diào)整前后示意
混合器改造完成后,合成氣帶灰現(xiàn)象有了較大的改觀,旋風分離器底部黑水含固質量分數(shù)由1.5%提高至2.0%,說明混合器和旋風分離器除塵效果有了較大提高,但與設計指標含塵質量濃度<1 mg/m3(標態(tài))仍存在一定差距。石油焦霧
化效果不好等因素造成系統(tǒng)灰渣較多,這與水煤氣含塵量高有較大關系。為此,還應該繼續(xù)探索,以便徹底解決水煤氣含塵量高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郝吉明,馬廣大,王書肖.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M].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1985:59.
[2] 胡金榜,陳志強,宗潤寬,等.文丘里洗滌器除塵操作參數(shù)的優(yōu)化設計與工程實踐[J].環(huán)境工程,1999(5):35- 38.
[3] 田曉慶,何宏舟.旋風分離器入口結構影響的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J].過濾與分離,2013(2):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