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琳娜
(山東省胸科醫(yī)院手術室,山東 濟南 250013)
手術會使患者產(chǎn)生較明顯的、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出現(xiàn)緊張、恐懼等心理,引起生命體征及情緒變化,甚至影響麻醉的實施和手術的正常進行[1];而胸外科手術一般創(chuàng)傷較大,上述影響會更加明顯。研究表明[2],有效的術前溝通會明顯改善患者的緊張、焦慮心理狀況,提高護理的質量?,F(xiàn)如今越來越提倡個體化治療,我們根據(jù)臨床護理實踐,改善了術前訪視內容,形成了新的個體化術前訪視標準,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574例接受手術的患者,納入標準:患者不合并其他重要臟器的疾?。粺o精神類疾??; 首次接受手術;對本研究有所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利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87例。
術前訪視人員標準:護師以上職稱或5年以上工作經(jīng)驗的護士,專業(yè)知識扎實,溝通能力強。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的術前訪視,簡要介紹及詢問術前訪視單的內容,訪視結束發(fā)放宣教資料并囑患者及家屬認真閱讀。
觀察組的術前訪視內容除常規(guī)訪視內容外,還根據(jù)患者性格特點及疾病特征,有針對性的介紹,主要包括:①初步掌握患者的病情、文化層次及手術方式,為訪視做好準備,并制定個性化訪視方案;②取得患方信任,訪視護士以友好、和藹的態(tài)度溝通,向患者表露自己的目的,避免刻板、生硬的訪視,拉近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③在初步了解患者背景資料的基礎上,通過細致的觀察,初步明確患者的性格特征,并據(jù)此開展有針對性的訪視對話;根據(jù)患者的文化層次和理解能力,盡可能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從離開病房到術后回到病房這一時間段內的流程,著重向患者介紹術中配合事宜,消除患者對手術陌生感而產(chǎn)生的焦慮。還可邀請已經(jīng)手術的患者分享經(jīng)驗和心得。④注重細節(jié),換位思考,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介紹可能遇到的情況、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并采取反復、多次重復重點的方式,確?;颊呃斫?。⑤仔細做好術前評估,如心理狀況、心率、血壓、基本病情,盡可能全面地收集有效信息。根據(jù)掌握的信息積極、合理地做好術前準備。
①術前1天(訪視前)、手術麻醉誘導前、術后3天回訪時的心理狀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評分標準為: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②患者術前準備的合格率,如是否按要求著裝,摘掉配飾、假牙,是否按要求禁食水等;③術前物品準備的合格率,主要指是否針對患者的個體化特征,提前準備好相關特殊的用物;④術后3天回訪時采用自制的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手術室護理的滿意度調查,滿分10分?!?分為非常滿意,7~8分為滿意,6~7分基本滿意,<6分為不滿意。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知曉率(了解、片面了解、不了解,x2=0.45,P=0.80)、病程(>3個月、1~3個月、<1個月,x2=1.12,P=0.57)、術式方面(分為肺、食管、胸壁結核+膿胸、縱隔的手術,x2=2.52,P=0.47)均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1天(訪視前)的焦慮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入手術室后、手術麻醉誘導前,觀察組焦慮例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P<0.01),無焦慮者占37.3%、輕度占60.3%、中度占2.4%、無重度焦慮患者。術后3天兩組仍有較大差異,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焦慮評分比較
對照組7例未按要求禁食水而推遲手術,5例未按要求去除內衣褲,7例未按要求摘掉配飾,患者術前準備合格率為93.38%;觀察組3例因依從性不高,未按要求禁食水而推遲手術,合格率為98.9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2.1,P<0.001)。
觀察組術前準備合格率為97.30%,對照組合格率為87.52%,觀察組較對照組術前物品準備更加充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9.3,P<0.001)。
觀察組非常滿意94.8%,滿意4.88%,基本滿意0.32%,不滿意0%;對照組非常滿意70.4%,滿意19.9%,基本滿意7.3%,不滿意2.4%。觀察組較對照組滿意度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61.56,P<0.001)。
術前訪視是圍術期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手術室整體護理及優(yōu)質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3]。做好術前訪視工作對于提高手術室整體護理水平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之前的術前訪視由值班護士分發(fā)宣傳單,與患者接觸短暫,患者僅憑一張宣教單了解手術相關內容,很多疑惑未得到及時解答,對手術過程及術后注意事項一知半解,緊張焦慮難以得到緩解,術前術后的配合、依從性較差[4]。
我們根據(jù)醫(yī)院工作特點及護理實踐,逐步改進術前訪視內容及訪視,針對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術前訪視標準,形成了一套個體化的術前訪視體系。訪視內容主要包括術前評估、術前準備知識宣教、手術室環(huán)境、麻醉及手術相關知識介紹,心理護理;并要求訪視護師細致觀察,掌握有效信息,根據(jù)患者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宣教相關問題。個體化的術前訪視使手術室護士深入病房,與患者的接觸地點不再局限于手術室,接觸時間不再局限于手術過程,也不再是短暫的接觸;可使患者感覺舒適安心,了解手術室環(huán)境可滿足患者心理需求,增進其與手術護士的情感交流,消除患者對環(huán)境和醫(yī)護人員的陌生感,以輕松樂觀的心情面對手術,從而提高患者滿意度,患者的依從性也明顯提高,有助于提升手術室的整體護理質量。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無論在焦慮水平、自身術前準備合格率,還是在護理滿意度上均有明顯差異,與文獻報道結論相同[1,4]。另一方面,通過個體化術前訪視,可較細致地收集患者相關資料,對患者的基本狀況、護理重點有了深入了解,防止接錯患者、做錯手術部位、輸錯血等差錯事故,同時給患者以個體化的護理,如消瘦患者準備軟墊、危重患者準備搶救藥品、手術使用的特殊儀器進行調試,確保手術中正常使用,避免臨用時手忙腳亂而出現(xiàn)差錯。這也被本研究所證實,并與相關文獻的報道一致[5]。
總之,個體化術前訪視是提高圍術期護理質量的重要措施,也充分體現(xiàn)了整體護理和優(yōu)質護理的理念,能明顯改善患者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況,提高患者滿意度,取得很好的臨床效果,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曉紅.術前訪視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對擇期開胸手術患者負性情緒及自尊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8):68-69.
[2]錢玉秀,何金愛,侯利環(huán),等.手術室開展術前訪視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9):854-855.
[3]梅靜雯.術前訪視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現(xiàn)狀[J].全科護理,2012,10(23):2185-2186.
[4]葛琳娜.術前訪視對胸外科手術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自尊感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64-66.
[5]唐舒惠,魏 穎,黃 蓉.擇期剖宮產(chǎn)規(guī)范化術前訪視的效果[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7,44(2):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