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玲
(涼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醫(yī)院,四川 涼山 615000)
與其他科室相比,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情通常更加危及,發(fā)展速度更快,死亡率更高,同時,患者結構也更加復雜,不安全因素較多,護理難度相對更大。而護理風險管理就是針對臨床護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及不確定因素進行評估、識別,以保證患者安全、提升臨床護理質量的一種護理方式[1]。本文對到我院神經外科接受治療的47例患者實行護理風險管理后,取得了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到我院神經外科接受治療的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與腦出血診斷標準相吻合,其中,女33例、男61例,年齡21~77歲,平均年齡(44.38±2.04)歲;其中多發(fā)性顱內血腫患者23例、腦出血患者37例、腦血栓患者17例、腦出血患者17例。根據不同的護理方式將其分為常規(guī)組和干預組,各4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基礎疾病及依從性差者,本次研究已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常規(guī)組
實行常規(guī)神經外科護理,如保持病房整潔,實時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給予患者生活護理、飲食指導等。
1.2.2 干預組
在常規(guī)組的基礎上,再實行護理風險管理,具體如下:①組建風險管理小組。由資質豐富的護士及護士長組成風險管理小組,并由護士長擔任組長,集中實施責任制護理管理,對以往的護理方法進行分析和總結。每個責任制護理小組中至少應安排一名高年資護士,同時,應合理安排值班時間,以防護理人員勞累過度。每日早上小組成員均應認真巡查病房,及時地消除可能出現的風險,例如,應認真檢查地面是否干燥、病房護欄是否牢固等,同時,應叮囑家屬整理好床周邊的物品,保證走道暢通無阻礙;夜晚巡查高危患者時,應打開衛(wèi)生間的燈或夜燈;將常用物品放置于患者可見且便于拿取的位置;及時倒空便器并放于適當位置;針對伴有意識、跌倒史及超過65歲的高危患者,應對其進行風險評估,并將防墜床、跌倒標志掛于床頭;叮囑患者緩緩改變體位,以防引起體位性低血壓,造成一過性腦供血不足,引起暈厥等癥狀;教會患者正確使用助行器和輪椅,上下床或使用輪椅時應固定好腳輪,下床時應攙扶患者。另外,應定期開展與護理理論知識相關的培訓,并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考評,倘若未通過考評,應要求繼續(xù)學習,以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而且,必須要求護理人中熟練應用各項護理設備,并制定健全的獎罰制度,倘若責任護理小組在特定期限內未出現護理缺陷,應對其加以贊揚,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②改變護理方式。對以往神經外科出現的護理缺陷事件進行全面分析,以掌握其影響因素及誘發(fā)原因,減少此類護理缺陷的發(fā)生[2]。根據患者的病情,采取責任護理模式,及時對護理計劃進行調整,以保證護理的安全性,例如,針對伴有較為嚴重不良情緒的患者,應加強對其心理護理,適當加大巡查力度,以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針對長時間臥床且意識模糊的患者,應采取協(xié)同護理模式,就是鼓勵患者家屬共同實施護理,利用培訓來提高患者家屬的護理技能,同時,應鼓勵家屬定時為患者按摩下肢,以減少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如下肢深靜脈血栓、褥瘡等[3]。③強化風險評估。針對神經外科經常發(fā)生的意外跌倒及壓瘡等護理風險和因素,應及時制定對應的防范對策,并將相關的安全宣傳手冊發(fā)放給患者及家屬。同時,應叮囑患者及家屬,如果發(fā)現護理風險,應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以便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記錄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缺陷發(fā)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護理缺陷事件主要包括跌倒、墜床、輸液反應、意外脫管、褥瘡等。采取自制問卷調查表的方式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共包括不滿意、滿意、十分滿意三個指標,護理滿意度=滿意率+十分滿意率。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參照組共發(fā)生33例護理缺陷事件,護理缺陷事件發(fā)生率為72.34%,其中9例為跌倒、8例為墜床、6例為輸液反應、5例為意外脫管、5例為褥瘡;干預組共發(fā)生2例護理缺陷事件,護理缺陷事件發(fā)生率為4.26%,其中1例為褥瘡、1例為墜床。兩組護理缺陷事件發(fā)生率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干預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在神經外科的護理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可控或不可控因素,嚴重時可能給患者帶來不可逆損傷。護理風險管理就是通過對護理中存在的各種風險因素進行分析與辨識,再編制出對應的預防對策,以減少護理風險所造成的損害。實踐證明,通過在神經外科護理中加強護患溝通,加大病房巡查力度,不斷提升護理人員的技能,可大大降低護理風險。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參照組的護理缺陷事件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干預組,且護理滿意度明顯低于干預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神經外科患者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可顯著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有效降低其護理缺陷,對于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值得引起廣大醫(yī)護人員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孫向紅.護理風險管理對神經外科護理缺陷與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2):244-245.
[2] 孫云香.護理風險管理對神經外科護理缺陷與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16,35(13):139-141.
[3] 滕 函.護理風險管理對神經外科護理缺陷與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7,27(23):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