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5月16日文章,原題:西方應該如何判斷崛起的中國 今天由美國和歐洲主導的發(fā)達國家在全球經濟中占有壓倒性的份額,但這不會一直持續(xù)下去。西方必須接受其相對衰落的事實,或者進行一場極不道德和破壞性的斗爭來阻止它。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事實。
由于這個原因,西方人需要考慮崛起大國的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尤其是中國極有可能崛起為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我們需要評判那些處于引領地位的人的觀點。兩周前,我介紹了我在北京的一個高層會議上聽到的觀點?,F在,我將評估我所聽到的內容。
中國需要堅強的中央領導。中國歷史的發(fā)展進程表明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民族復興戰(zhàn)略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應當正視中國正在經歷的城市化和現代化發(fā)展進程。
西方模式名譽掃地。過去,主流的觀點認為西方是干涉主義者,自私而虛偽,但有能力。不過,在發(fā)生金融危機和民粹主義興起之后,西方管理好其經濟和政治制度的能力受到了人們的懷疑。對于那些相信民主和市場經濟的人來說,這些失敗令人痛心。
中國正在遭受美國的攻擊。中國精英是對的:美國越來越將中國視作一個競爭對手。真相是在這樣心態(tài)下的角力必然是一場零和游戲。無論中國的意圖是什么,中國實力上升都被美國視為一種威脅。
美國在貿易談判中的目標令人費解。中國是對的:他們(美國)太荒唐了。但其中真正重要的議題顯然是知識產權。
中國將能經受住挑戰(zhàn)。這幾乎肯定是對的,除非美國打破所有承諾,否則當前的摩擦將阻止不了中國的發(fā)展,盡管可能會延緩它的發(fā)展。對中國來說,更大的威脅將在于國內對更加敵對的外部環(huán)境的反應。
西方要采取的正確觀點是:中國事實上是一個重要的競爭者,但是在確保一個合作的、穩(wěn)定的、繁榮的和平世界方面,中國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合作伙伴。西方需要更加認真地思考世界應該怎么運行。對于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來說,唯一的出路在于相互尊重和多邊合作。我們正從一個西方主導的過去轉向一個后西方的未來?!?/p>
(作者馬丁·沃爾夫,陳康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