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建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近年來,工程施工引起的管線事故頻發(fā),城市地下空間的合理規(guī)劃利用,都需要摸清城市的地下管線的現狀,《指導意見》要求,在短時間內對城市的地下管線進行全面的普查,并建成地下管線管理信息平臺,為城市地下空間的建設、規(guī)劃、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那么管線普查成為這項工作的基礎。
按照《指導意見》的要求,全國開展地下管線普查工作,任務重、時間緊、要求高,并且在今后的管線竣工測量工作,都需要提高內業(yè)數據處理的工作效率。
地下管線普查成果作為地下管線管理系統的基礎數據,需要外業(yè)的準確探測和內業(yè)的數據科學、合理、完整的處理。
2000年左右,由于城市的不斷擴建,在施工過程頻繁出現由于管線不明而導致爆管事故,那時的管線探測資料只需要將外業(yè)調查和探測的信息用文字的形式標識在AutoCAD的圖紙上,例如管線的管徑、管材、埋設等。后來由于屬性信息增多,需要一同提供的數據表格,表格中包含管線的各種簡單的屬性,一般是人工輸入到Excel文件中,最后和CAD文件一起提交,當然,這種方式工作效率低下,數據的一致性差,無法保證大數據量的處理。
(一)新方法的處理流程
1.內部處理機制。新方法使用CAD對象的擴展數據記錄屬性,例如:①管點擴展數據“(-3("起始點號"(1000."YSH200"))("X坐標"(1040.3.51467e+006))("Y坐標"(1040.401806.0))("地面高程"(1040.114.196))("特征"(1000."三通"))("附屬物"(1000."雨水井"))...”、②管線擴展數據“(-3("子類"(1000."WS"))("ID"(1040.1619.0))("起始點號"(1000."WSC1613"))("終止點號"(1000."WSC1611"))("起點埋深"(1040.1.75))("終點埋深"(1040.1.85))("起始管底高程"(1040.105.36))("終止管底高程"(1040.104.38))...”,內業(yè)輸入時,先選擇對應的圖塊,并同時輸入共性的屬性,如材質、尺寸等,其他屬性選擇對應的按鈕輸入,管點連線后,在對應的管線上輸入管線的屬性,同樣的道理,如果屬性發(fā)生變化,只對dwg文件進行修改,經過輸入、檢查、整飾后就可以按照不同地區(qū)要求的管線數據庫格式制作相應的配置文件,按照配置文件導出對應的數據庫文件。
2.內業(yè)數據處理流程圖
(二)內業(yè)數據處理
分三步完成:外業(yè)數據轉換、屬性錄入和管線標注、數據輸出和提交。
第一步:外業(yè)數據轉換:外業(yè)草圖轉繪、管點坐標測量、計算、數據匹配。
外業(yè)探查成果,按假設坐標錄入管點和管線屬性,生成初步CAD圖,結合外業(yè)測量、計算的管點坐標,經過假設點位與測量坐標點名匹配,生成絕對坐標圖。
第二步:管線屬性錄入和標注:管線屬性的計算和標注。
管線點線屬性除了直接錄入之外,程序可根據管點坐標和高程及連接關系、管線的埋深計算出管線的高程,即遍歷所有管點,根據小范圍獲取選擇集,篩選出通過管點的管線,再按管點地面高程減去同端埋深,從而計算出該端的管線高程;同樣的選擇、篩選方法獲得通過管點的管線條數,可賦值管點的點特征中的通數和分支數;對于區(qū)域性屬性的輸入,如道路名稱和權屬單位等屬性的錄入,經過不斷的摸索,可用多段線范圍選擇的方法對所選管線或管點進行逐一賦值;對于探測單位等固定值錄入可采用直接賦值或整體范圍選擇法賦值的方法完成。
第三步:數據輸出和提交:管線圖的整飾、分幅和數據庫文件的生成,以及項目驗收、提交等。
管線圖的整飾、分幅是在管線總圖標注完成的基礎上,進行圖形壓蓋取舍、分幅加框的工作,需要人機共同完成。
管線數據庫文件的生成是將管線圖中的屬性字段與目標數據庫的字段建立對應關系,并按其導出數據,一般是制定配置文件,記錄字段的轉換導出關系,需要導出時,先讀取該配置文件,最終導出目標數據庫。另外,可將目標數據庫文件制作備用,無需在程序中再行設置,減少制定過程錯誤和字段調整帶來的不便??偨Y而得其優(yōu)點:①目標數據庫文件一般由業(yè)主提供,亦可從其他已有項目的數據庫文件清除其中數據而獲取;②配置文件確定了管線圖中擴展數據的字段與目標數據庫字段的對應關系,無需在項目改變時修改源程序,對操作者的技術要求不高;③配置文件除了寫入字段對應關系之外,還可以將固定信息直接寫入,快捷、方便。
(一)優(yōu)點。對于管線探測工作來說,上面介紹的新方法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據統計,以往1:1的外、內業(yè)作業(yè)時間占比,可以提高到1:0.25,也就是說,時間縮短到了原來的1/4,也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外業(yè)數據到內業(yè)錄入的錯誤。
(二)不足。雖然新方法在許多方面由于傳統作業(yè)方式,但仍然存在不足,具體而言:外業(yè)繪制草圖轉繪比例難以控制,由于草圖幅面有限和個人經驗不同,繪制的草圖有些地方存在難辨連接關系的問題,另外,外業(yè)探測完成后提供給內業(yè)的草圖較多,雖然已有不少的改進,但仍要花費較多時間完成轉繪工作,再者,外業(yè)繪制草圖和內業(yè)草圖轉繪的人員無法保證為同一個人,所以轉繪時存在字跡無法辨認而誤輸的情況。
(三)改進的建議。經過長期的工作積累和不斷的總結,可以得出,為了提高管線普查的工作效率,可以采用內外業(yè)一體化的方式,即將外業(yè)草圖繪制工作在便攜式平板電腦、大屏幕手機、PAD等電子設備上完成。
新方法經過不斷的嘗試、改進,同比行業(yè)內其他軟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別是利用CAD的擴展數據存儲管線屬性的方法、范圍選擇賦值的方法、利用配置文件導出目標數據庫的方法等都在實地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城市地下關系探測技術規(guī)程》CJJ61-2003-行業(yè)規(guī)范;
[2]《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導則(試行)》DBHJ/T015-2016-合肥市地方標準;
[3]《城市地下管線數據技術導則(試行)》DBHJ/T016-2016-合肥市地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