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利民 羅文峰 黃小梅 徐志丹 李新長
江西省人民醫(yī)院(南昌330006)
以往我國器官主要來源于尸體、親屬活體等,隨著我國法制的健全,2015年始傳統(tǒng)尸體供體來源已全面禁止,親屬活體移植是在器官來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國家并不鼓勵。經(jīng)過移植學界較長期的醞釀與討論,2015年以來,公民死亡后器官捐獻(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的器官成為主要器官來源,標志著我國器官移植事業(yè)步入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新時期。目前該項工作在全國均處于起步階段,本院在早期2007年及2010年公民死亡器官捐獻試點期間就已開展了相關的實踐和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共實施DCD供腎移植手術99例,其中41例術后行腎臟替代治療。
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急性排斥反應(acute rejection,AR)是腎移植術后嚴重的并發(fā)癥,處理不及時常導致移植腎喪失,重者危及生命,臨床應給予足夠重視。目前我國積極開展DCD供腎移植,在新的形勢下,DCD供腎移植術后發(fā)生DGF、AR、供腎來源感染的概率較傳統(tǒng)司法來源途徑供腎移植明顯增多[1?2]。如何平穩(wěn)渡過這段無尿或少尿期,對移植腎功能的順利恢復非常重要。不同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對受者移植腎功能恢復時間的影響不同,因此選擇合適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是提高腎移植術后人/腎存活的重要保障[3?5]。本院 41 例術后行腎臟替代治療受者中,22例受者發(fā)生DGF,19例受者出現(xiàn)AR,分別運用腹膜透析、間斷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連續(xù)腎臟替代療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等腎臟替代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xiàn)匯報如下,以期對DCD時代腎移植術后無尿或少尿的診斷、治療方法進行總結分析,提高其診治水平。
1.1 DGF及AR的診斷標準 AR診斷參照國際統(tǒng)一的Banff方案,移植腎活檢提示間質(zhì)有多行性單核細胞浸潤和彌漫性水腫、出血,合并血管炎、腎小管炎癥考慮AR。移植腎活檢排外AR及其他原因,移植術后1周血肌酐未下降至400 μmol/L主要考慮DGF。
1.2 供者及供腎資料 本院41例DCD供腎移植術后受者行腎臟替代治療,21例DCD供者原發(fā)病分別為自發(fā)性腦出血14例,顱腦損傷6例,腦瘤并腦干功能衰竭1例。其中4例供者接受過1~2次心肺復蘇。21例DCD供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齡19~55歲,平均(34.36±7.23)歲,平均體質(zhì)指數(shù)(16.43±1.65)kg/m2。捐獻時供者血肌酐為(98.12±6.54)μmol/L,供腎熱缺血時間(8.33±2.65)min,冷缺血時間(8.54± 1.26)h。
1.3 受者資料 本院41例DCD供腎移植術后受者行腎臟替代治療,其中22例受者發(fā)生DGF,19例受者出現(xiàn)AR(均行移植腎活檢確診),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齡17~58歲,平均(35.82±9.41)歲;受者體質(zhì)指數(shù)14.82~24.12 kg/m2,平均(18.41± 1.72)kg/m2;ABO血型相符,受者HLA 錯配1~3個,淋巴細胞毒交叉配型3.0%~9.0%,平均(5.11±1.32)%,群體反應性抗體均為陰性,2例為接受二次腎移植受者。手術方法:常規(guī)將移植腎置于髂窩,移植腎動靜脈分別與髂外動靜脈行端側吻合者5例,移植腎靜脈與髂外靜脈行端側吻合、移植腎動脈與髂內(nèi)動脈端端吻合者36例,移植腎輸尿管與受者膀胱行隧道式吻合。
1.4 免疫抑制方案 受者腎移植術后均使用甲潑尼龍500 mg/d,沖擊治療3 d,免疫抑制維持期采用他克莫司+嗎替麥考酚酯+強的松。由于當前DCD供腎移植術后發(fā)生DGF、AR較傳統(tǒng)供腎發(fā)生率明顯增多,故常規(guī)予以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行免疫誘導及治療。ATG誘導50 mg/d,治療100 mg/d,連用3~5 d,視腎功能恢復情況及體重情況延長1~2 d。
1.5 腎臟替代治療指征 24 h無尿或在靜脈給予速尿200 mg/d時每天尿量<1 200 mL且血肌酐持續(xù)在450 μmol/L以上。終止透析標準:24 h尿量>1 500 mL(速尿用量少于200 mg/d),脫離腎臟替代治療后血肌酐持續(xù)<200 μmol/L,同時無高鉀血癥,無容量負荷過重(如胸悶、呼吸困難等)臨床表現(xiàn)。
1.6 腎臟替代治療方案
1.6.1 腹膜透析治療 腎移植前即采用腹膜透析的受者,腎功能恢復期間仍給予腹膜透析,每日均透析(6~8 L/d),以等滲腹透液為主,根據(jù)水潴留情況適當增加高滲腹透液(1~3 L/d)。
1.6.2 IHD治療 使用費森尤斯血液透析機,常規(guī)碳酸鹽透析液,透析液溫度35.5~37.0℃。采用頸內(nèi)靜脈置管或上肢動?靜脈內(nèi)瘺作為血管通路。低分子肝素2 000~4 000 IU(4~6 h)或無肝素透析,IHD組應用一次性使用透析器(費森F6HPS),每次透析2.0~4.0 h,隔日治療1次。
1.6.3 CRRT治療 使用費森(Kabi 4008s)血液濾過機,每日治療1次,每次透析16~20 h,置換液前稀釋2~4 L/h,置換液為Port配方[6]。電解質(zhì)濃度根據(jù)計算機軟件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調(diào)整,血流量根據(jù)置換液量調(diào)整為150~250 mL/min。采用頸內(nèi)靜脈置管或上肢動?靜脈內(nèi)瘺作為血管通路。低分子肝素2 000~4 000 IU(4~6 h)或無肝素透析。
1.7 數(shù)據(jù)收集及處理 記錄分析3組受者一般資料、用藥情況及合并其他并發(fā)癥情況。收集腹膜透析、IHD及CRRT 3組受者每次腎臟替代治療前后血肌酐(Crea)、血尿素氮(BUN)、鉀等血漿濃度等實驗室數(shù)據(jù)(CRRT組為每24小時更換血液濾過器前后收集的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前后比較采用t檢驗,多個樣本比較采用方差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 實施DCD供腎移植手術99例中41例術后行腎臟替代治療,22例受者發(fā)生DGF,發(fā)生率為22.22%(22/99),移植腎功能在(30.81±7.22)d恢復正常。術后19例發(fā)生AR,發(fā)生率為19.19%(19/99),其中13例發(fā)生在移植后1周內(nèi),經(jīng)ATG治療5~7 d后均成功逆轉;6例在移植后1個月發(fā)生AR,經(jīng)甲潑尼龍250~500 mg/d連續(xù)沖擊治療3 d后成功逆轉。對所有存活受者隨訪6~40個月,術后6個月、1年的人/腎存活率分別為97.98%/91.92%、94.95%/90.91%(圖1、2)。22例DGF及19例AR受者術后均行腎臟替代治療,其中行腹膜透析14例(術前即是腹膜透析),IHD治療21例,CRRT治療6例。
圖1 人存活率生存曲線圖Fig.1 Survival curve of people survival rate
圖2 腎存活率生存曲線圖Fig.2 Survival curve of renal survival rate
2.2 腎臟替代治療類型及各種并發(fā)癥 DCD供腎移植術后行腎臟替代治療41例(表1),發(fā)生心功能衰竭7例(其中腹膜透析4例,IHD3例),發(fā)生率為17.07%(7/41);急性肺水腫1例(腹膜透析1例),發(fā)生率為2.44%(1/41);肺部感染7例(其中腹膜透析2例,IHD3例,CRRT 2例),發(fā)生率為17.07%(7/41);腹腔感染2例(腹膜透析2例),發(fā)生率為4.88%(2/41);胃腸道功能紊亂2例(腹膜透析2例),發(fā)生率為4.88%(2/41);低血壓6例(IHD6例),發(fā)生率為14.63%(6/41);心律失常2例(IHD 2例),發(fā)生率為4.88%(2/41);誘發(fā)出血3例(IHD 3例),發(fā)生率為7.32%(3/41)。在行7例肺部感染中有2例為重癥肺部感染(IHD1例,CRRT 1例),在行纖維支氣管鏡下檢查及肺泡灌洗術后發(fā)現(xiàn)生長毛霉菌(圖1、2),兩性霉素B脂質(zhì)體及泊沙康唑治療后病情得到控制,康復出院。
2.3 3組腎臟替代治療效果 3組透析治療后血BUN、Crea、血鉀的濃度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表2),IHD及CRRT組治療前后Crea、BUN差值高于腹膜透析組(P<0.05,表2),IHD與CRRT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1 DCD供腎移植術后腎臟替代治療一般資料Tab.1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of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for DCD renal transplantation
圖1 肺泡灌洗液涂片(革蘭染色1 000×)Fig.1 Alveolar lavage liquid smear(Gram staining 1 000 ×)
圖2 纖支鏡下組織活檢病理(HE染色200×)Fig.2 Biopsy pathology was performed under fiberscope(HEdyeing 200 ×)
腎移植術后發(fā)生DGF、AR出現(xiàn)無尿或少尿時機體內(nèi)環(huán)境處于紊亂狀態(tài),因此應在積極去除損害移植腎的因素的同時盡早給予腎臟替代治療,以恢復受者機體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等待移植腎功能恢復[7]。不恰當?shù)耐肝鲋委熞子谝鹗苷哐鲃恿W不穩(wěn)定,降低移植腎血流灌注,加重移植腎缺血再灌注損傷,延長移植腎功能恢復時間,致使腎移植術后人/腎存活率降低[8?9]。本院目前常用的腎臟替代治療包括:腹膜透析、IHD及CRRT。
腹膜透析主要用于術前即是行腹膜透析受者,從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行腹膜透析14例受者中發(fā)生心衰4例,急性肺水腫1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感染2例,胃腸道功能紊亂2例,3組腎臟替代治療效果比較中效果差于IHD及CRRT組(P<0.05,見表2),這與腹膜透析容易出現(xiàn)透析不充分,出現(xiàn)肺水腫、全身水鈉潴留,誘發(fā)急性肺水腫、肺部及腹腔感染的風險相關。一旦出現(xiàn)腹腔感染,對受者胃腸道功能影響較大,需注意加強腹透管消毒護理,注意監(jiān)測受者體溫、血象變化情況,觀察腹透液性狀,除靜脈用藥外,可視具體情況在腹透液中加入抗生素防治感染。
表2 不同腎臟替代治療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different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s
表2 不同腎臟替代治療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different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與腹膜透析組比較,▲P<0.05;與IHD組比較,☆P>0.05
指標Crea(μmol/L)BUN(mmol/L)K+(mmol/L)腹膜透析(n=14)透析前725.41±212.56 42.52±10.21 4.23±0.85透析后350.23±205.14*15.21±4.86*3.65±0.49*IHD(n=21)透析前601.21±182.62 38.48±8.31 4.51±0.90透析后198.42±129.34*▲12.15±4.35*▲3.78±0.59*CRRT(n=6)透析前611.41±185.48 39.81±8.65 4.49±0.78透析后185.21 ± 110.42*▲☆11.25 ± 3.91*▲☆3.65±0.52*
IHD是目前運用最多的血液透析治療方式,技術相對床旁血濾簡單、成熟,IHD與CRRT組腎臟替代治療效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14例行IHD受者中發(fā)生心衰3例,肺部感染3例,低血壓6例,心律失常2例,誘發(fā)出血3例。IHD易于引起受者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引發(fā)低血壓及心律失常,降低移植腎血流灌注,加重移植腎缺血再灌注損傷,且在予以抗凝劑血透時增大出血風險[10-11]。
CRRT是當前比較推崇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主要用于重癥或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礙受者。DCD供腎移植術前誘導或術后出現(xiàn)DGF或AR時需加強免疫抑制治療,ATG是目前臨床較為常用的多克隆抗體之一,其最大的使用風險及時誘發(fā)急性肺水腫,病情發(fā)展迅猛。ATG使用前宜行血液透析治療1次,除脫水外減少各種蓄積毒素,防范急性肺水腫的發(fā)生。行腎臟替代治療的43例受者中有1例腹膜透析受者在首劑使用ATG后發(fā)生急性肺水腫,血氧難以維持,轉入ICU后停腹膜透析改用CRRT,并予以呼吸機輔助呼吸,經(jīng)過積極救治后,術后46 d康復出院。CRRT通過濾過和吸附機制清除細胞因子、炎癥介質(zhì),具有高效清除血液中代謝廢物的功能,且連續(xù)、緩慢地清理體內(nèi)過多的水,對血流動力影響小,能保持心腎功能的穩(wěn)定,促進腎功能恢復方面都取得良好效果[12]。從表2可以看出,CRRT在行腎臟替代治療過程中血液動力學穩(wěn)定,造成低血壓、心律失常的機率較之IHD明顯減少,特別對術后早期有合并血循環(huán)不穩(wěn)定或急性左心衰、體液負荷過多的受者建議采用CRRT治療,但其過高的醫(yī)療費用及復雜的臨床技術要求干擾了其他綜合治療措施的實施,亦不利于移植腎功能的恢復[13?14]。
自2015年以來,我國司法來源供腎已全面禁止,目前我國積極開展DCD供腎移植,在新的形勢下,DCD供腎移植術后出現(xiàn)無尿或少尿的原因及特點與以前有著共同點及不同之處。當前DCD供腎獲取之前均存在因供體全身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內(nèi)環(huán)境紊亂等引起組織缺氧、酸中毒、細胞間穩(wěn)態(tài)的破壞、炎性通路的大量激活造成供腎功能不同程度的損害,供腎質(zhì)量較司法途徑、親屬活體來源差[15?17],術后發(fā)生DGF、AR、供腎來源感染的機率較傳統(tǒng)司法來源途徑供腎移植明顯增多。我院41例術后行腎臟替代治療受者運用腹膜透析、IHD、CRRT等腎臟替代治療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但總體例數(shù)偏少,在今后開展DCD供腎移植臨床工作還需進一步總結分析。在新的形勢下,DCD供腎移植術后腎臟替代治療與以前有著共同點及不同之處,需根據(jù)受者病情,選擇適當?shù)哪I臟替代治療方式,是保護移植腎功能甚至患者生命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邵明杰,葉啟發(fā),明英姿,等.心臟死亡供體的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37(10):1045?1049.
[2] 毛天賜,王禾,宋斌,等.心臟死亡器官捐獻腎移植術后早期臨床效果評價[J].現(xiàn)代泌尿外科雜志,2016,21(7):520?522.
[3] ROSANKY S,GLASSOCK R J,CLARK W F.Early start of dialy?sis:a critical review[J].Clin J Am Soc Nephrol,1994,6(5):51?52.
[4] ZHANG K,HUO W,LIU R,et al.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delayed graft function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J].Urolo?gia Int,2012,88(3):326?332.
[5] 焦自釗,丁英昌,薛武軍,等.持續(xù)低效每日透析治療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的臨床效果[J].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2017,15(1):31?35.
[6] LIU Y,OUYANG B,CHEN J,et al.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in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on plasma lactat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Chin Med J(Engl),2014,127(10):1827?1832.
[7] 易海鵬,于立新.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的臨床研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28(6):1088?1089,1092.
[8] 沈蓓莉,曲青山,苗書齋,等.不同血液凈化方式與移植腎功能的延遲恢復[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16(31):5715?5719.
[9] 吳志強,趙明.不同透析方式在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中應用對比[J].廣東醫(yī)學,1994,31(4):51?52.
[10] 劉永生,殷淑君,孫強,等.腎移植術后圍手術期出血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2010,4(9):96?98.
[11] 曾甫清,王振迪.腎移植圍手術期出血的原因與對策[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8,23(1):1?3.
[12] 張波,文莉,傅祖紅,等.連續(xù)腎臟替代治療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的臨床觀察[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22):3664?3665.
[13] LUKINAC P,ZIBAR L.Impact of delayed graft function on re?nal function six months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Z],2012:S12?S16.
[14] 季曙明,尹廣,陳勁松,等.連續(xù)性血液凈化在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器官移植雜志,2005,26(2):114?115.
[15] H.MYRON KAUFFMANA,JOHN D ROSENDALEA,et al.Non?heart?beating donors(then)and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now)[J].Transplant Rev,2007,(21):237?248.
[16] SNOEIJS M,HEURN L,MOOK W,et al.Controlled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a European perspective[J].Transplant Rev,2007,21(4):219?229.
[17] 黃煥文,劉丁,胡建敏,等.腦死亡與心死亡后器官捐獻成人供受者單腎移植效果比較[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6,32(18):3011?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