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立峰,劉三平,李 賀
(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160)
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受秘魯某金礦企業(yè)委托,對其所產(chǎn)選礦尾礦進行了氧壓酸浸工藝研究。為完善工藝條件,同時滿足當?shù)丨h(huán)保法規(guī)對含砷廢水的嚴格要求(廢水含As濃度不大于0.1 mg/L),集團公司針對氧壓酸浸溶液進行了深入的“中和-鐵鹽法”兩段脫砷工藝研究[1-2]。
試驗所采用的高砷溶液為某金礦氧壓酸浸液,其多元素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高砷溶液多元素化學分析結(jié)果
從表1可以看出,該溶液酸度大,As、Fe含量高,溶液pH<0.5,F(xiàn)e/As摩爾比達6.04。
溶液中的砷以As3+和As5+形態(tài)存在,在氧壓浸出液中一般以As5+為主。在第一段中和過程中,向浸出液中加入石灰,利用Ca2+與AsO43-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砷酸鈣,從而達到初步脫除砷的目的。但砷酸鈣的溶解度仍有130 mg/L,相當于含砷48 mg/L,故單純用石灰中和處理脫砷很難達標[3-4]。
在第二段鐵鹽脫砷過程中,加入硫酸鐵,從而生成溶解度很小的FeAsO4沉淀。同時,鐵離子的水解產(chǎn)物Fe(OH)3對一些較難沉降的細小砷酸鐵、砷酸鈣顆粒有良好的吸附、凝聚、網(wǎng)捕的作用[5]。主要化學反應如下:
在第一段中和脫砷過程中,溶液首先預熱至80℃,隨后逐漸加入一定量的CaO,監(jiān)測溶液pH值變化情況。當溶液pH值達到試驗值后,停止加CaO。溶液繼續(xù)攪拌反應40 min后,過濾,濾液樣品送檢。
在第二段鐵鹽脫砷過程中,取用適量第一段脫砷后溶液,溶液預熱至40℃,隨后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鐵試劑。反應1~2 h后,溶液過濾,濾液樣品送檢。
氧壓酸浸液加入不同量的CaO,控制不同的溶液pH值,反應40 min后過濾,濾液As、Fe含量如圖1所示。
圖1 溶液pH值對濾液As、Fe含量的影響
由圖1可知,濾液的As、Fe含量隨溶液pH值升高而降低。當溶液pH值為12時,濾液As含量最低為0.44 mg/L,濾液Fe含量為0.02 g/L。
取用適量的一段脫砷溶液,加入Fe(2SO4)3試劑,考察Fe/As質(zhì)量比對溶液As含量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隨著Fe3+的加入,濾液As含量在0.013~0.039 mg/L波動,均滿足溶液含As不大于0.1 mg/L的環(huán)保要求。
圖2 Fe/As質(zhì)量比對濾液As含量的影響
總之,在一段中和脫砷過程中,pH值為12時,溶液As含量可降至0.44 mg/L,此時CaO用量約為230 kg/m3溶液。在二段鐵鹽脫砷過程中,pH值為6~9,溶液As含量降低后在0.013~0.039 mg/L,此時Fe2(SO4)3用量為0.03~0.16 kg/m3溶液。
采用“中和-鐵鹽法”兩段脫砷工藝處理氧壓酸浸高砷溶液,工藝簡單,所投加藥劑種類少,操作方便,可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實施。用該方法處理的氧壓酸浸高砷溶液,外排廢水As含量小于0.1 mg/L,符合當?shù)丨h(huán)保標準,外排渣為毒性小的五價砷酸鹽,可堆存于渣庫內(nèi)。
參考文獻
1 邱立萍,莫曉丹.砷污染處理的工業(yè)應用研究[J].工業(yè)水處理,2002,22(9):29-31.
2 劉易斯,張亞杰.國外水處理新技術[M].上海:上??茖W出版社,1990.
3 陳壽椿.重要無機化學反應[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2.
4 吳兆清,陳燎原,許國強,等.石灰-鐵鹽法處理硫酸廠高砷廢水的研究與應用[J].礦冶,2003,12(1):79-81.
5 黃自力,劉緣緣,陶青英,等.石灰沉淀法除砷的影響因素[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2,6(3):73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