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于奇,許志強,邱著文,鄭德春
(莆田學院附屬醫(yī)院口腔科,福建 莆田 351100)
根管治療是目前較為普及的一種牙科疾病治療手術,主要應用于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臨床可通過將根管內(nèi)未感染的失活牙髓或感染壞死牙髓組織去除,并經(jīng)適當消毒后進行嚴密充填,以促進根尖周病變的愈合,防止發(fā)生根尖周病變[1-2]。因不同患者根管解剖系統(tǒng)復雜性、根管微生物的多樣性及根管治療技術推廣情況等因素的影響,目前國際上根管治療成功率為50%~90%,而根管預備則是根管治療成敗的決定因素之一[3]。ProTaper鎳鈦根管擴大系統(tǒng)是目前臨床應用較多且較為新型的一種預備器械,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根管預備效果[4]。本課題為觀察分析行根管治療的患者聯(lián)合應用數(shù)字口腔手術顯微鏡與ProTaper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以探討其在磨牙根管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選擇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莆田學院附屬醫(yī)院行根管治療的120例患者的120顆磨牙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中男性54例,女性66例;年齡28~66歲,平均(49.37±6.39)歲;上頜第一磨牙19顆,第二磨牙20顆,下頜第一磨牙21顆,第二磨牙20顆;治療根管數(shù)目≤3根50顆,>3根10顆,總計治療根管158根。觀察組中男性55例,女性65例;年齡26~68歲,平均(49.81±6.53)歲;上頜第一磨牙20顆,第二磨牙20顆,下頜第一磨牙20顆,第二磨牙20顆;治療根管數(shù)目≤3根49顆,>3根11顆,總計治療根管158根。納入標準:(1)患者均經(jīng)影像學檢查確診為牙體牙髓、根尖周炎[5];(2)術前經(jīng)X線檢查各組患者磨牙根管形態(tài)基本一致;(3)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后批準;(4)無嚴重功能障礙;(5)患者及家屬均自愿參與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者為牙體牙髓、根尖周炎,牙齒過度松動或牙槽骨已經(jīng)吸收值牙根尖的1/3[6];(2)各組患者磨牙根管形態(tài)差異明顯;(3)牙髓已經(jīng)破壞;(4)縱折牙;(5)拒絕參與研究;(6)對研究內(nèi)容毫不知情。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兩組均應用ProTaper進行治療,每套ProTaper配備6根根管矬。方法:常規(guī)開髓,探測根管口,以10號或15號K銼疏通根管,需要拔髓的患牙做拔髓處理。對照組在肉眼下ProTaper根管預備,實驗組在數(shù)字化口腔手術顯微鏡聯(lián)合ProTaper進行根管預備,預備完成后,兩組均采用側(cè)壓法進行根管填充。
記錄兩組器械安全使用次數(shù)、單個根管預備時間和充填時間、根管充填情況、術后疼痛情況,并隨訪至術后2年,評估治療成功率。(1)根管充填質(zhì)量:①適充,根充材料距根尖≤2 mm,根管封閉嚴密;②欠充:根充材料距根尖≥2 mm,或封閉不嚴;③超充:根充材料超出根尖[7]。(2)術后疼痛:應用的Negm標準:1級,無痛;2級,輕微疼痛,對正常咬合與進食無影響;3級,中度疼痛,對日常咬合、進存在明顯影響;4級,重度疼痛,難以進行咬合、進食,患處甚至發(fā)生腫脹[8]。3級和4級評為疼痛。(3)術后隨訪2年,期間不間斷進行觀察指導。成功標準:自覺無癥狀,臨床檢查無陽性表現(xiàn),磨牙功能良好,X線片顯示根尖無病變或病變范圍明顯變小。失敗標準:患牙有慢性根尖周炎等表現(xiàn),X線片顯示根尖出現(xiàn)病變無明顯改善或范圍擴大[9]。
經(jīng)觀察,在根管治療期間,實驗組出現(xiàn)器械損害2套,根管矬安全使用次數(shù)為(13.03±0.76)次,對照組出現(xiàn)器械損害3套,根管矬安全使用次數(shù)為(10.23±1.02)次。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108,P=0.001)。
實驗組根管預備時間及填充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根管預備及填充時間對比
治療后,實驗組填充效果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根管填充效果對比[n(%)]
實驗組術后疼痛總發(fā)生率6.67%(4/60)低于對照組的20.00%(12/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疼痛發(fā)生情況對比[n(%)]
隨訪2年后,實驗組治療成功58例(96.67%),失敗2例(3.3%),對照組治療成功52例(86.67%),失敗8例(13.33%),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927,P=0.048)。
自根管治療技術出現(xiàn)以后,根管治療器械材料從不銹鋼發(fā)展至鎳鈦合金。傳統(tǒng)的不銹鋼標準根管預備器械順應性差,針對解剖系統(tǒng)較彎曲細小的根管預備時,難以將根管預備至可進行根充的直徑,或者偏離原根管,無法進行根管預備,以至于難以進行填充操作[10]。而非標準鎳鈦合金彈性模量低,抗扭轉(zhuǎn)及變形能力好,可達到不銹鋼器械的2~3倍,可減少器械在彎曲根管內(nèi)產(chǎn)生的彈力,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根管預備的質(zhì)量,減輕術后疼痛,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且針對治療難度較大的磨牙也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11]。ProTaper鎳鈦根管擴大系統(tǒng)是近年來臨應用較為廣泛的非標準鎳鈦合金根管預備器械,設計較為獨特,在進行根管預備時可提高除牙本質(zhì)速度,并能保持根管的解剖形態(tài)初形[12]。在具備鎳鈦器械柔韌性外,ProTaper具有改良導向尖作用,即每根根管矬有擁有無切削功能的引導尖,避免發(fā)生根管壁過分切割,減少根管預備中臺階、偏移等發(fā)生幾率[13]。且其獨特的可變多錐度及凸三角形橫截面設計,有可增強切削力,提高預備效率。因此,ProTaper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根管治療中,療效顯著。
但經(jīng)大量臨床實踐研究發(fā)現(xiàn),ProTaper在臨床應用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1)錐度較大,增加使用時阻力及醫(yī)生操作的勞動強度[14];(2)存在器械折斷情況;(3)根管重度彎曲時難以適用;(4)在肉眼下進行易發(fā)生過度預備,致使牙體折裂[15]。肉眼下進行根管治療主要通過手觸感覺、沖洗液顏色及切削出的牙本質(zhì)粉末進行根管預備效果評估確定,其具體效果受醫(yī)生操作能力及臨床經(jīng)驗的限制[16]。同時因根管解剖形態(tài)的復雜性在肉眼下不可見,肉眼下行根管治療存在較高的局限性,難以保證根管清理、充填質(zhì)量,且易發(fā)生根管預備過度,切割較大、根管偏離等情況發(fā)生,導致創(chuàng)傷較大,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手術成功率。顯微鏡在牙科手術中的應用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Apotheker博士和Jako博士在1978年設計了牙科手術的顯微鏡雛形,于20世紀90年代初,顯微鏡被應用于牙髓病的治療。我國顯微技術起步發(fā)展較晚,至20世紀90年代才應用于牙髓病的診療當中。經(jīng)大量臨床實踐研究發(fā)現(xiàn),顯微鏡較肉眼可大大提高根管定位效果,但其操作視野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影響操作效果,從而影響最終的治療效果[17]。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器械安全使用次數(shù)高于對照組,根管預備及填充時間、術后疼痛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根管填充效果及手術成功率均好于對照組。這說明數(shù)字口腔手術顯微鏡與ProTaper聯(lián)合治療在磨牙根管治療中應用效果顯著,可減少操作疏漏,延長器械使用壽命,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填充效果,減少術后疼痛,從而提高最終治療成功率。這可能與本課題采用的Camsight DSS I 數(shù)字口腔手術顯微鏡有關,因Camsight DSS I 數(shù)字口腔手術顯微鏡是一種相對新型的顯微鏡,在保障定位效果的同時,還有效開闊手術視野,提供更清晰有效的視圖,其在根管治療中的優(yōu)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1)Camsight DSS I 數(shù)字口腔手術顯微鏡CCD傳感器特制,分辨率高,在最大限度景深時可接近于三維圖象;(2)在氙氣燈直射下,鏡頭可通過光學和數(shù)字進行雙重變焦,更容易對根管圖像進行觀測;(3)可以直接對磨牙根管細微結構進行觀察,減少操作的不確定性,提高治療質(zhì)量[18];(4)攝像鏡頭連接臂膀為活節(jié)式,可自如的進行轉(zhuǎn)向,減輕醫(yī)生不健康工作姿勢導致的職業(yè)性關節(jié)肌肉勞損發(fā)生幾率,同時幫助我們觀測到肉眼難以看到的口腔內(nèi)區(qū)域。以上優(yōu)勢均為肉眼觀測難所有這些都是傳統(tǒng)牙科手術顯微鏡或肉眼觀測所無法比擬的,可提高牙髓治療的可視程度,減少ProTaper器械損害及過度預備發(fā)生率,為提高根管治療成功率提供良好供技術保障,同時顯著提高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在磨牙根管治療中應用數(shù)字口腔手術顯微鏡與ProTaper聯(lián)合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延長器械使用壽命,減少資源浪費,提高手術效率,增強根管填充效果,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發(fā)生率,從而進一步治療手術成功率,避免反復治療。
參考文獻
[1] 徐菁,張靜,李敏,等.兩種根管治療方法對慢性牙髓炎患者的療效對比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12(5):123-125.
[2] 江淑梅,李健.手用ProTaper鎳鈦銼預備彎曲根管的臨床應用[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10(2):61-63.
[3] Siqueira JF Jr,Alves FR,Versiani MA,etal.Correlative bacteriologic and micro-computed tomographic analysis of mandibular molar mesial canals prepared by self-adjusting file,reciproc,and twisted file systems[J].J EndodM 2013,39(8):1044-1050.
[4] 馮桃.手用 Pro Taper 鎳鈦根管銼在根管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2013,9 (1):119-120.
[5] 朱斌,周新文,鄭遙,等.ProTaper根管擴大系統(tǒng)聯(lián)合鎳鈦K銼在老年磨牙根管術中的應用價值[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14(16):3127-3130.
[6] 何莉君,漆小娟,王月婷.機用ProTaper鎳鈦銼在磨牙根管治療中的臨床研究[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6,11(6):609-612.
[7] 楊麗麗,張巖,張志勇,等.口腔顯微鏡下峽部加深在探查和疏通下頜磨牙近中中央根管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6,38(24):3743-3745.
[8] 孫慧斌,王維英,潘克清,等.數(shù)字口腔顯微鏡在口腔修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西北醫(yī)學教育[J],2012,20(2):315-317.
[9] 唐仲良,王芳,梅林.3 種不同根管預備方法對老年人根管預備治療約診間痛的影響[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31(5):493-495.
[10] 劉文哲.Pro Taper Gold、Twisted File Adaptive和Wave One體外預備下頜前磨牙的牙本質(zhì)微裂比較[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27(10):9-11.
[11] Celik D,Tasdemir T,Er K.Comparative study of 6 rotary nickeltitanium systems and hand instrumentation for root canal preparation in severely curved root canals of extracted teeth[J].J Endod,2013,39(2):278-282.
[12] 呂文霞,王瑩,馬凌霞.探討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療方法和效果 [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4,30(2):61-62.
[13] 王南南,葛久禹,謝思靜,等.根管預備中鎳鈦器械分離的因素剖析[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4,24(3):175-179.
[14] 林柳.不同鎳鈦根管治療系統(tǒng)在老年磨牙根管治療中的應用體會[J].中外醫(yī)療研究,2017,15(11):50-52.
[15] Capar ID,Arslan H,Akcay M,etal.Effects of Pro Taper Universal,Pro Taper Next,and Hy Flex instruments on crack formation in dentin[J].J Endod,2014,40(9):1482-1484.
[16] 徐亞萍.ProTaper機動鎳鈦根管銼與手持不銹鋼K型銼在恒磨牙根管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7,15(16):65-66.
[17] 陶小玲,程志剛.機用PathFile聯(lián)合ProTaper鎳鈦器械治療磨牙重度彎曲根管的臨床研究[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6,32(12):733-735.
[18] 汪莉,鐘素蘭.機用鎳鈦銼K3和ProTaper預備磨牙根管的臨床應用比較[J].四川醫(yī)學,2016,37(11):1284-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