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翠翠 趙立華 高亞妮
廣州地處亞熱帶濕熱地區(qū),夏季漫長。近年來廣州居民用電增勢迅猛,其中空調用電是主要部分。住宅建筑中臥室是使用時間最長、空調能耗最高的空間,自然通風可以取代或部分取代空調以節(jié)約能耗[1~2],因此確定住宅臥室的通風節(jié)能方案,是有力指導住宅通風設計的關鍵。要形成很好的自然通風,需要有合適的建筑開口,臥室開窗開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穿堂風,而臥室由于私密性等因素的影響,夜間往往會開窗關門。開窗關門通風效果較差。本文針對室內自然通風效果較差問題,通過模擬對住宅臥室室內通風優(yōu)化前后進行了對比研究,并提出了采取機械通風輔助自然通風的改善措施和優(yōu)化效果。
對比分析加小型軸流風機后的室內通風情況是否得到改善。選取住宅戶型中的一間臥室作為研究對象,使用PHOENICS軟件模擬建筑室內的通風情況,模擬分析臥室開窗關門情況下,加小型軸流風機后的室內通風情況是否得到改善,并考慮關門后門下縫隙對通風的影響。
建模時,室內各房間的門按照實際尺寸,玻璃門及窗按照可開啟面積尺寸,同時開啟率為100%,忽略室內家具和人員對風場的影響。在主臥2內裝風機,小型軸流風機直徑為150mm,依據面積相等折算成正方形133mm×133mm。結合實際情況,風機布置在窗戶左邊距離窗100mm處,臥室門下留有20mm的縫隙。裝有風機和未裝風機模型如圖1~2所示。
圖1 無風機模型
圖 2裝有風機的模型
窗口入口inlet風速邊界條件設為0.2m/s,風機入口inlet風速為5m/s;出風outlet窗口自由流出。
網格劃分以能識別出門窗洞口、墻體和風機尺寸為主。
對無風機和有風機兩種情況的室內自然通風進行模擬,模擬結果如圖3~6所示。
從圖3~4可以看出,臥室無風機時,窗口進來的氣流沖擊力很強,造成室內流場分布不均勻,室內風速也小,均小于0.2m/s,室內幾乎感覺不到風,室內通風換氣次數(shù)僅為10次/h。臥室加風機和無風機相比,室內流場變化很大。裝風機后,室內風速流場均勻,80%的區(qū)域超過0.28m/s,感覺舒適。
圖31 .5m高處無風機風速分布
圖41 .5m高處有風機風速分布
圖51 .5m高處無風機風速矢量分布
圖61 .5m高處有風機風速矢量分布
對比圖5~6可以看出,室內氣流流動加強,原因是風機吹入室內的風在室內形成渦流進行盤旋,使得室內的風速增大。風最后從窗口和門下縫隙排出,與不裝風機相比,室內風速比不加風機時大,室內通風換氣次數(shù)為21次/h,通風換氣次數(shù)與無風機相比,增加了11次/h??蛷d和其他臥室的氣流流場也得到了改善。
本文通過模擬分析了住宅臥室的室內通風狀況,針對臥室開窗關門室內通風效果差這種情況,提出了采取機械通風輔助自然通風改善室內通風的措施,對住宅通風節(jié)能設計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住宅臥無風機時室內通風室內流場分布不均勻,室內風速小,通風換氣次數(shù)僅為10次/h。加風機后,室內風速流場均勻,80%的區(qū)域滿足人體熱舒適,室內的通風換氣也得到了改善,通風換氣次數(shù)為20次/h,與無風機相比增加了11次/h。客廳和其他臥室的氣流流場也得到了改善。因此,當室內通風不好時,可以采取機械通風輔助措施進行改善,以達到室內的最大通風節(jié)能效果。選取風機時,應注意風機的噪音、是否具有能過濾空氣功能等多種事項,保證夜間臥室開窗關門時通風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