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鋒
邊坡是自然或者人工造成的斜坡。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發(fā)展,交通、水利、礦山等工程活動中遇到大量的邊坡。加強對邊坡危害的認識,通過合理的設計,將邊坡危害降低,提高邊坡的穩(wěn)定性。邊坡治理常見的方法就是支擋結構,支擋結構分為重力式擋土墻、懸臂式擋土墻、扶壁式擋土墻、錨桿擋土墻、加筋土擋土墻以及地下連續(xù)墻。支擋結構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具體工程項目,并采取合適的治理方法,確保支擋結構的穩(wěn)定性。
為了確保邊坡工程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支擋結構必須滿足結構正常使用的極限狀態(tài)以及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并對支擋結構的承載力進行計算。支擋結構正常使用的極限狀態(tài)驗算包括結構變形驗算、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抗裂縫能力;支擋結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計算內(nèi)容包括支擋結構形式計算土體的穩(wěn)定性,結構穩(wěn)定性指結構不會沿著墻底地基中的某一個滑動地面產(chǎn)生滑動[1];支擋結構抗滑性能、支擋結構抗隆起性能;支擋結構抗?jié)B透流性能;支擋結構的受壓、受彎、受剪切、受拉承載力水平等;當有錨桿和支護結構支撐的時候,必須計算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能。
支擋結構設計的時候必須綜合工程實際的用途、地形、地質(zhì)條件,確定支擋結構的平面布局和立體布局,并根據(jù)分析地形地貌、土地性能、荷載條件以及現(xiàn)場施工技術、材料來源等綜合因素,確定支擋結構的類型和界面尺寸。
鐵路、公路、水利、礦山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對當?shù)氐沫h(huán)境造成一定的破壞。邊坡施工過程中,破壞當?shù)氐闹脖?,影響到當?shù)氐沫h(huán)境。因此,支擋結構在設計的時候,必須符合國家建筑工程環(huán)保相關規(guī)范和要求,采用綠色防護工程,提高支擋結構的環(huán)境效益。
支擋結構設計必須符合國家技術經(jīng)濟政策,按照國家全面規(guī)范、遠期目標以及統(tǒng)籌兼顧的原則。
支擋結設計必須滿足各種設計荷載組合下,支擋結構的穩(wěn)定性、堅固性和耐久性。支擋結構位置選擇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陡坡路堤、地面橫坡、路邊邊坡形成薄層填方,采用支擋結構收回坡腳,提高路基的穩(wěn)定性。不同地質(zhì)地段,必須提高邊坡的穩(wěn)定性或者提高支擋結構的安全性,在特殊地段或者軟弱土層地段的路塹邊坡必須采用坡腳預加固技術。
按照支擋結構荷載分為主力、附加力以及特殊力。主力指支擋結構承載的巖土側壓力、滑坡推力;支擋結構頂面承載荷載、重力荷載;軌道、列車、汽車、房屋等產(chǎn)生的荷載側壓力;結構基底產(chǎn)生的摩擦力;常水位時靜水壓力和浮力。附加力包括設計水位的靜水壓力和浮力;波浪壓力;凍脹力和冰壓力。特殊力主要指的地震作用力、施工荷載、臨時荷載。支擋結構的特殊力一般指在浸水和地震作用力。其中鐵路列車的動力荷載必須按照鐵路標準活載進行計算,在不計算沖擊力、制動力、搖擺力的情況下,軌道和列車負載使用土柱進行換算,公路車輛荷載標準按照《公路橋梁設計通用規(guī)范》中的要求進行計算[2]。
擋土墻結構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可能出現(xiàn)的作用荷載,并根據(jù)作用荷載,選擇合適的荷載方式,并對不利于荷載組合進行計算。
支擋結構設計前,必須對現(xiàn)場施工環(huán)境進行地質(zhì)勘查,了解施工山體地質(zhì)條件、水文條件、地形地貌,并獲得巖土物理力學參數(shù)。支擋結構的基礎工程,抗滑樁和預應力錨固索錨固段設計的時候,必須考慮到地基基礎、錨固段位的深度和巖土力學指標。
重力擋土墻主要應用在浸水、地震以及特殊巖土的路肩、路堤和路塹等部位,路肩、路堤擋土墻的高度小于10m,石質(zhì)路塹擋土墻的高度小于12m。本文以鐵路工程為例,重力擋土墻的材料的強度以及適用范圍符合如表1。
表1
按照容許應力法計算重力擋土墻的混凝土、石片混凝土的容許應力值,具體數(shù)值如表2。
表2
擋土墻的地基基礎工程采用明挖法,如果基坑比較深、且邊坡不穩(wěn)定則可以采用臨時支護,如果基礎工程地基為軟土土層,則可以通過加寬地基基礎工程、換填土方法、強夯法、混凝土噴射方法加固軟土土層。擋土墻基礎埋深深度必須符合以下條件:①地基基礎埋置深度小于1m。②如果凍結深度≤1m/時,則凍結深度線以下必須0.25<H<1(m),凍結深度大于1m/時,凍結深度線小于1.25m,且凍結線以下0.25的地基土必須換填為非凍脹土[3]。③水流沖刷線小于1m。④路塹擋土墻的基底在路肩以下大于1m,且低于側溝砌體底面。⑤擋土墻的位置如果設計在縱向斜坡上,則基底的縱坡必須大于5%,基底適合設計為臺階式。
如果路基基礎在穩(wěn)定的斜坡上,那么趾部埋深和距離地面的水平距離必須符合表3要求。
表3
預應力錨索支護結構施工流程如下:預應力錨索支護施工流程為鉆孔→編索→穿索→灌漿→外錨墩→安裝錨具→張拉→封閉外錨頭。在鉆孔的時候,要嚴格控制鉆具的鉆進傾角和方位,鉆進20~30cm時,要及時校正角度,在鉆進過程中要及時測量鉆孔傾斜度,并及時進行糾偏,孔軸偏差不能超過孔深2%,方位偏差不能大于3°[4]。鉆孔遇到巖體破碎或者地下水滲透問題,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錨索制作好以后,要進行編號、注明生產(chǎn)日期、使用部位和孔號,編號錨索以后,按照要求進行傳索。固定錨索以后,進行灌漿,漿液按照預應力錨索支護結構性能要求配置,漿液灌注以后,必須等漿液穩(wěn)固以后,才進行錨索張拉,張拉的時候必須逐級增加或者減少,并做好張拉記錄[5]。
支擋結構在建筑、水利、鐵路、公路等基礎工程中廣泛應用,在設計的時候,必須綜合考慮到工程的實際功能,并做好相關的地址勘察工作,然后按照國家各類工程的標準和規(guī)范進行設計,確保支擋結構質(zhì)量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