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翔
九宮山在長江之濱,楚天之南,幕阜之中,宛如一幅色彩絢麗的屏障垂天而掛,山峰入云,千峰爭翠,萬壑競幽,常年紫氣氤氳,風云莫測,云霞迷蒙。主峰銅鼓峰海拔1546米,峰頂極像一只巨大的圓鼓,與三峰尖、龍瑞山、老鴉尖三峰并列在同一條中軸線上,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形成幕阜山脈的高聳奇峰。另一主峰老鴉尖海拔1656.7米,被稱為鄂南第一峰。前人有《九宮山》詩道:“腳踏云關幾萬重,九宮山色畫圖中。龍?zhí)猎抡罩槟ョR,石壁泉流水掛虹。兩岸風清吳楚地,千年仙谷宋元峰。翻身欲去將何處?仍向天門得路通?!?/p>
九宮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集觀光名山、文化名山、避暑名山于一身,既有江南山峰之奇秀,又有塞北嶺岳之雄偉。
關于九宮山山名的由來,史書和地方志上的記載不一?!短接[》和明萬歷九年《湖廣通志》載:“晉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宮于此,故名?!贝苏f是指南北朝時,南陳晉安王陳伯恭兄弟九人為躲避戰(zhàn)亂,舉族南遷,在此山建造九座宮殿。而《九宮山志》載:“曾有九龍降于此?!边@是依托古代神話傳說故事而取名九宮?!遁浀赜泟佟份d:“幕阜山自長沙至九江,有九十九峰,九宮適得其中”“其山自下而上高峰九層”,此說是按地形地貌而命名?!掇o?!返恼f法是“九宮山,在湖北通山與江西武寧之間。因自上而下,高峰九層,故名”,“晉安王兄弟九人造九座宮殿于此,因作山名”,“山巒九重,故名九宮”??梢?,《辭海》是綜合了這幾種說法。以上說法,有因事件而得名,有依地形地貌命名。
高山天鏡云中湖
云中湖是云霧繚繞之湖,因其位于峰頂,聳入天際,常有霧團飄于湖面,故名云中湖。因白云浮于水面一觸即起,又有吻天湖、天心湖等詩情畫意的名字。
云中湖是九宮山風景精粹之地,位于海拔1230米的鳳凰嶺上,湖面百多畝,蓄水量100多萬立方米,最深處35米,是國內高度僅次于新疆天山天池和長白山天池的高山湖泊,也是中國高山湖泊中的佼佼者。云中湖也是九宮山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局所在地,是一個以人文景觀為主的中心風景區(qū),主要有青松迎客、泉崖噴雪、真君石殿、吳雄楚關、烏龜朝圣和銅鼓擂天等景觀。
云中湖晶瑩碧透,像一顆巨大的藍寶石,又像一匹舒展的大錦緞。晴天,陽光傾瀉,仿佛到處都披上一層淡淡的藍光,閃耀出金剛鉆、綠寶石般的光芒,耀得讓人睜不開眼。輕風拂過,泛起了圈圈漣漪,伴著跳躍的陽光,拖起無數(shù)光帶,像千萬條銀魚在游動,在追逐,在嬉戲,而較遠處平展如鏡,沒有一點纖塵,沒有一絲波瀾。透過鏡面直視,湖水清澈見底,幾乎數(shù)得清下面鵝卵石的數(shù)目。群山疊翠,寶塔凌空,都倒映在湖中,若隱若現(xiàn),朦朦朧朧。那湖水的藍,群山的綠,融為一體,不是藍,不是綠,又恰似藍,恰似綠,好一個云中湖水綠如藍,我的心胸也被蕩滌得如這山水一樣清澈。雨天,霧雨飄灑,氣象萬千。有時,是霧非霧,是雨非雨,霧中帶雨,雨中帶霧,真有一番“霧失樓臺,月迷津渡”的景象。
云中湖如高山天鏡,其容顏氣質,冠絕一方。前人歌詠甚眾,茲錄數(shù)首。明代本邑人李氏《詠云中湖》道:“云湖水起霧云寒,好似明珠出黛山。寶境由來人羨地,九天神鏡照凡間?!泵鞔悴磐羰稀对佋浦泻返溃骸翱v覽云飛一鑒開,星光楫影共徘徊。五湖四海朝山客,一睹九天清水來。”清初無名氏《初游云中湖》道:“鏡開湖面凈無塵,翠蓋亭亭出水新。最愛微涼風暗度,一時魚鳥欲親人。”清代無名氏《詠云中湖》道:“云湖如鏡凈無煙,拂袖臨風意灑然。萬疊荷錢鋪碧水,一行雁字點青天。孤舟漁火垂楊岸,古寺鐘聲落日邊。邱壑胸中多少在,何須五岳策吟鞭?!币嘤姓f此詩乃開山道祖張道清所作。這些詩詞歌賦,無不盛贊云中湖之勝景。
云海波濤變幻莫測
九宮山云海,云以海名,變幻萬千,此為九宮山奇景。
剛抵云中湖時,就見湖面上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霧氣,讓一切都顯得那么朦朧縹緲,龍珠山莊、瑞慶宮、萬壽宮等古建筑若隱若現(xiàn)。云霧緩緩從足底升起,慢慢地、悠閑地在山坳里或半山腰間游蕩,有絲絲縷縷的條狀云,有團團絮絮的花朵狀云,或纏繞在山腰,或停留在空中,或飛舞在林間。站在石階上,忍不住伸手探向那虛無縹緲的云霧,一時間神色恍惚,這是來到了傳說中的天宮嗎?在清風的挑逗下,云霧演繹著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忽如一位仙女,手舞綾綢,嬌羞欲語,另一端的心上人正欲上前,卻被天兵天將強行拉開,漸漸消失在云霧中;忽又如一只百鳥之王,如鳳凰涅槃一般,浴火重生,從漫天云海中忽騰而起,翱翔九州……云霧時而變幻成小山似的發(fā)髻,時而飄下一條長長的絲帶,煙云飄動。擁有黑色脊梁的山峰露出自己壯實的臂膀,似乎也在移動,山峰云霧相幻化,瞬息萬變。
人到哪兒,云兒也跟著到哪兒,甚至伸手就能摸到。風力發(fā)電裝置在云霧的籠罩下,顯得那么神秘而又高大。一朵又一朵的白云,不時地從一個個山谷間溢出,慢慢地,滿山白云相擁,如棉絮一般平鋪在群峰之上,潔白蓬松,滾滾滔滔,遠接天際。峰石在云海中時隱時現(xiàn),宛若大海中的無數(shù)島嶼,似真似幻。山下的寶石河如彩練飄舞,峰石的實景和云海的虛景配合絕妙,一片煙水迷離,使人感到一種仙境般的美。
云海最美的還是遠望。銅鼓峰頂及風車口、一線天、觀星臺等處,都是靜觀云海的好去處。云海變幻莫測,時而輕如絲絹,時而怒氣沖霄。有時像波平如鏡的大海,浩浩淼淼,水波不興,就像天女鋪就的白色地毯,美麗而又柔和。有時又像波濤洶涌的大海,雪白的云團像海浪一樣在空中翻滾著,碰撞著。一會兒是萬馬奔騰,一會兒是遼闊雪原,一會兒是巨大雪山,一會兒是懸崖林立,一會兒是冰封長河,一會兒是大朵的蘑菇團,一會兒又是大片的珊瑚林。
洞深谷幽石龍峽
銅鼓峰西側的三峰山北麓、一線天、小幽谷會合成一條幽深的石龍峽谷,大小瀑布數(shù)十條,最大落差達70多米,最大寬幅10多米,頗有廬山三疊泉的韻味,讓人流連忘返,因此成為九宮山景區(qū)的必游之地。
石龍峽谷全長3.5公里,其間,青山秀美、流水靈動、如詩如畫,仿佛一條原始森林景觀帶。景區(qū)中,懸崖、奇石、古樹、疊瀑、潭池等比比皆是,其組成的自然景觀,令人嘆為觀止。明代禮部侍郎朱廷立的“兩崖行窩”、清初懶拙和尚野居處皆在此峽谷中。
石龍峽四面懸崖壁立,藤蘿古木倒掛崖中。連綿起伏的峰巒,一峰綠,一峰青,一峰濃,一峰淡。一望無垠的林海,郁郁蔥蔥,密密層層。大樹藤條相互纏繞著,枝連著枝,葉疊著葉。參天的杉樹屹立在懸崖峭壁之上,松樹伸展著蒼勁的枝干,大樟樹撐起綠蔭大傘,上面有千百只鳥雀在飛躍、在歌唱。
峽谷中部有一汪巨大的潭水,名叫天鏡潭。潭底是花花綠綠的鵝卵石,襯托出水的嫵媚動人。藍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和綠色的樹木都倒映在平靜的潭水里,形成了一幅別具風格的美麗油畫。偶爾,一條小魚興奮起來,蹦蹦跳跳,魚尾上的水珠便順勢滑落而下,圈圈的漣漪隨即散開,給這平靜的水面增添了另一種姿色。蟬兒的鳴叫聲和瀑布的飛濺聲相和著,那聲音在空曠幽深的峽谷上空回蕩。
石龍峽瀑布,簡直是人間奇觀。大大小小數(shù)十條白練懸掛于空中,有的被空中巨大的石頭擋住而被撞成碎塊兒,變成無數(shù)顆晶亮的小水珠,跌落在下面的潭中,潭中頓時濺起波光閃閃的水花。有的像害羞的少女,披著一層銀紗,在風中悄悄地哼著小調。銀河瀑最為雄壯,從幾十米高的懸崖直瀉潭中,發(fā)出巨響,激起一朵朵晶瑩的浪花,卷起一個個漩渦。那轟鳴的水聲震耳欲聾,那濺起的水珠四面飄灑,好似濛濛細雨,對岸幾步遠,視線里已是模糊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