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凱
2017年是港股牛氣沖天的一年,2018年開年伊始,恒生指數突破11年前的高點31958點、創(chuàng)歷史新高。受此利好,滬港深基金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近期公募四季報披露落幕,滬港深基金當季對港股的配置情況得以曝光。
四季報顯示,2017年四季度,滬港深基金加倉保險、醫(yī)藥、民航等板塊,其中新華保險(H)最受機構歡迎,而林鵬掌管的東證資管兩只明星產品均同步重倉了復星醫(yī)藥A、H股。但對于港股龍頭騰訊控股,公募基金分歧較大,四季報呈現出持有基金數量減少、持股集中度提高的趨勢。此外,滬港深基金調倉跡象明顯的還有港股中的汽車板塊,具體說來,基金減倉漲幅較大的吉利汽車、廣汽集團的同時,加倉漲幅較小的BRILLIANCE CHI。此外,幾乎所有滬港深基金都錯過了2017年港股漲幅最大的內房股。
而對于2018年的港股行情,多位機構人士認為,受益于宏觀面的好轉,港股的牛市還將延續(xù)。2018年的重點是挖掘低估值個股。對此,好買財富研究總監(jiān)曾令華認為,港股市場2018年前景依然樂觀,但經過兩年的上漲,2018年港股的波動可能加大。
至于具體的板塊,曾令華表示:“低估值是本輪港股牛市的主線,未來我看好銀行板塊。但是,港股國際化程度很高,因此投資者要當心美股高位回調和通脹升溫的風險。”
加倉港股三大板塊,
滬港深基金延續(xù)熱情!
繼2017年恒生指數上漲36%后,2018年1月17日,港股開盤一舉突破11年前的歷史高點31958點,創(chuàng)下31983點的歷史新高;此后港股加速上漲,從年初至1月25日,恒生指數上漲9.14%。伴隨港股的上漲,滬港深基金也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Wind數據顯示,2017年,受益于恒生指數的大幅飆升,在183只滬港深基金中,多數重投港股的滬港深基金成績斐然,年終基本實現正收益。但記者也發(fā)現,持有港股比例越高并不意味著收益就越好。在港股持倉比例超過70%的34只滬港深基金中,盡管也有廣發(fā)滬港深新起點、中海滬港深價值優(yōu)選的收益率超過40%,但整體的收益率中位數只有24.98%;收益率居前的10只滬港深基金中,8只持倉港股都在20%以下,這8只基金均重倉了以伊利股份、貴州茅臺為代表的A股績優(yōu)白馬和藍籌股;但嘉實滬港深精選和廣發(fā)滬港深新起點則是例外,這兩只基金四季度都重倉了騰訊控股、新華保險(H)。
就板塊而言,滬港深基金四季度大幅加倉保險、民航、醫(yī)藥等板塊。保險板塊內,基金最青睞的是新華保險(H),持有該股的滬港深基金數量從三季度的8只暴增至23只,持股市值比例從1.15%增至四季度的3.09%,此外,基金還大幅加倉中國太保(H);相比之下,公募加倉中國太平則幅度“有限”,持有基金僅從4只增至6只;民航板塊內,基金四季度重倉布局南方航空(H)、中國國航(H)等個股。從二級市場走勢來看,近期港股民航板塊走勢良好,保險板塊表現則不甚理想,在經歷了四季度的上漲后轉為盤整走勢。
至于醫(yī)藥板塊,復星醫(yī)藥成為滬港深基金所青睞的對象,例如東證資管旗下的四只基金。季報顯示,這4只基金2017年四季度減倉了安踏體育、綠城服務等,同時加倉復星醫(yī)藥、H&H國際控股,其中林鵬掌管的東方紅滬港深、睿華滬港深兩只基金都大筆加倉復星醫(yī)藥A、H股。
調倉汽車、銀行,
滬港深基金錯過內房股行情
但對于2017年漲幅居前的個股,滬港深基金減倉動作明顯。吉利汽車2017年漲幅268%,也是恒生指數成分股中漲幅第一的個股,滬港深基金持有吉利汽車股份數從三季度末的1800萬股減至四季度末的1719萬股,廣汽集團(H)2017年股價也翻番,四季度亦遭遇基金減倉,同時基金加倉了汽車板塊內漲幅較小的BRILLIANCE CHI。
而對于港股市值最大的個股騰訊控股,滬港深基金也出現了一定幅度地“調倉”。2017年三季度末,持有騰訊控股的基金有40只,四季度末已降至36只,但持股數卻增長23%,這表明在一部分基金獲利了結的同時,另一些基金正在涌入,其中嘉實基金增持力度最大,四季度嘉實前沿科技、嘉實滬港深回報等3只基金增持騰訊控股比例約占總增幅的1/3;此外,保險板塊的龍頭中國平安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即持股基金從23只減少到19只的同時,持股比例也出現小幅增長,其中富國滬港深價值精選持有該股增持了130萬股,增持規(guī)模最大。
從單家的基金公司來看,《紅周刊》記者注意到,前海開源的多只基金在四季度出現了大比例減持,減持板塊集中于銀行板塊,其中尤以建設銀行(H)、工商銀行(H)減持規(guī)模最大。那么,此舉是否意味著前海開源后市對港股的態(tài)度已經轉向了呢?在基金四季報的投資策略部分,前海開源認為2018年“處于估值洼地的港股具有較好的配置價值,本基金持倉將以行業(yè)龍頭股票為主”。但開年以來,港股市場中銀行股走勢凌厲、再創(chuàng)新高,前海開源減持過早,疑似錯過了行情。
此外,2017年港股內房股漲勢驚人,中國恒大漲幅達457%、融創(chuàng)中國漲幅達401%,但滬港深基金中鮮見有基金能抓到這波行情。2017年三季報顯示,僅有3只滬港深基金重倉融創(chuàng)中國;同時,沒有一只滬港深基金重倉中國恒大。四季度,對于價格已居高位的內房股,滬港深基金依然顯得很糾結,季報顯示,滬港深基金整體上小規(guī)模增倉融創(chuàng)中國。
“公募基金追求的是凈值穩(wěn)健增長,但歷史證明,業(yè)績最穩(wěn)健的股票卻未必是二級市場漲幅最大的?!痹钊A向《紅周刊》記者表示,此前恒大和融創(chuàng)的庫存壓力和負債率都比較高,可能不契合基金追求穩(wěn)健的風格,但2017年這兩家公司的地產去庫存力度超出預期,尤其是恒大,負債率大幅下降,與此前的固有印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此才出現了強勁的逼空走勢。
機構:
港股有望創(chuàng)新高,淘金低估值股
而對于2018年的港股行情,多家機構均一致看好。博時基金股票投資部國際組投資總監(jiān)張溪岡向《紅周刊》記者表示:“2018年港股的基本面和資金面或仍將繼續(xù)向好?!睆埾獙J為,“目前恒生指數PE為13倍左右,PB為1.4倍,遠低于10年前牛市頂峰時的估值,在全球范圍內依舊屬于估值洼地”,因此指數仍有上漲空間,有望再創(chuàng)新高。
“政策面上,同股不同權制度實施后,2018年將有大量新經濟公司來港上市,也會有眾多中概股巨頭來港二次上市。這將極大改變港股以金融、地產、能源等傳統(tǒng)行業(yè)為主的結構,新經濟公司占比提高后,更有利于吸引更多全球資金配置港股,從而提高港股的整體估值水平。”張溪岡評價稱。
就板塊風格而言,他表示,2018年“我們將重點配置行業(yè)空間大、有競爭優(yōu)勢、業(yè)績增長超預期、估值合理的優(yōu)質公司”,具體把握4條投資主線:1,金融龍頭,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及利率上行,銀行、保險股的估值會繼續(xù)提升;2,能源產業(yè),中東局勢愈趨復雜、全球能源需求復蘇,導致能源與化工產品價格穩(wěn)中向上,石油、石化、油服等行業(yè)受益明顯;3,消費升級;4,科技創(chuàng)新,重點關注各科技子行業(yè)的龍頭,以及“人工智能+”與傳統(tǒng)行業(yè)結合帶來的投資機會。
但曾令華提醒,港股與美股的相關度很高,目前美股牛市已持續(xù)9年,未來面臨縮表沖擊,一旦回調,將嚴重沖擊港股。另外,通脹的風險也不可小覷,“所謂通脹之下無牛市”,2018年通脹升溫已是大概率事件,如果通脹數值太高,也會加大港股下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