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世芹
摘要:肉鵝在上市前的10—15天通過飼喂以能量為主的飼料可以改善鵝肉的品質和屠宰率,從而顯著提高肉鵝養(yǎng)殖的經濟效益。肉鵝在育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并按照一定的育肥標準,采取科學的育肥方法實施育肥,注意不同的季節(jié),肉鵝的育肥存在一定差異。
關鍵詞:肉鵝;育肥期;育肥原理;育肥標準;準備;育肥方法;育肥季節(jié);飼養(yǎng)管理
中圖分類號:S835.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5-0036-01
1 育肥原理和育肥標準
肉鵝育成期育肥的原理是通過限制育成鵝運動來減少體內營養(yǎng)物質的消耗,同時飼喂含能量的飼料,在安靜、光線暗淡的環(huán)境中飼養(yǎng),讓育成鵝快速長肉,促進脂肪沉積的過程。育成鵝育肥時需要大量的能量,能量的來源主要來自于碳水化合物,能量一少部分用來維持育成鵝基本的活動,另一大部分則轉化為脂肪,促進肉鵝脂肪的沉積,提高育肥效果。在提供大量碳水化合物的同時還要注意其營養(yǎng)物質的供應,尤其是蛋白質,蛋白質可以促進肉鵝肌細胞繁殖,使育成鵝胸肌充盈豐滿,使育成鵝在育肥期結束后達到肥大而結實的育肥效果。
育成鵝育肥是有一定的標準的,經育肥后的肉鵝要求體軀為方形,羽毛豐滿有光澤,后腹部下垂,胸肌充盈豐滿,莖粗、圓、細長而結實。一般按照育肥后的肉鵝體軀兩側皮下脂肪的量將育肥膘情分為三個等級,皮下可觸摸到結實、富有彈性的脂肪塊,并且遍體皮下脂肪增厚,尾椎部豐滿,胸肌飽滿的為上等肥度鵝;皮下觸摸到板粟大小的稀松脂肪塊為中等肥度鵝;當觸摸到皮下脂肪有增厚,但是皮膚可以滑動則為下等肥度鵝,一般上市育肥鵝為中上等肥度的肉鵝。
2 育肥前的準備工作
育成鵝在育肥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首先要選擇好育成鵝的個體,要求用于育肥的肉鵝精神狀態(tài)好,活潑好動,羽毛光亮,雙眼有神,叫聲洪亮,機警敏捷,覓食能力強,并且要求健康無病,年齡在60—70日齡以上。為了達到鵝群生長整齊、增肥同步的育肥效果,需要將大群分為多個小群來飼養(yǎng)。分群時將體型大小相近、采食能力相差不大的鵝分為一群,按照體質強弱分為強群、中群、弱群。選擇好育成鵝后,在育肥前要對其進行驅蟲處理,以提高飼料轉化率,達到良好的育肥效果。驅蟲藥物應選擇廣譜、高效、低毒的驅蟲藥。育成鵝選擇好后就要做好鵝舍的準備丁作,鵝舍要求整潔、干燥、溫度和濕度適宜,通風換氣良好。鵝舍內還要準備好充足的料槽和水槽,以確保每只鵝都能采食到充足的飼料,喝到充足的飲水。
3 育肥方法
育成鵝的育成方法主要可以近照采食方式分為自由采食育肥法和填飼育肥法。無論選擇何種育肥法,在正式育肥前都需要有一段時間的育肥過渡期,又可稱為預飼期,這一階段的飼養(yǎng)目的是讓育成鵝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一方面是適應新的環(huán)境,另一方面是逐漸適應育肥期的飼養(yǎng)管理。自由采食的育肥法又可分為放牧與舍飼結合育肥法和舍飼育肥法。其中放牧與舍飼結合的育肥方法是大部分農村普遍使用的育肥方法,這種方法可以節(jié)約飼料,降低成本。但是在放牧條件不好,或者工廠化、集約化養(yǎng)殖時則適合使用舍飼育肥法,這種育肥方法便于管理,在育肥時可能使用以能量飼料為主的配合飼料來育肥成鵝,可達到良好的育肥效果。真飼育肥法是利用人工或者機器將飼料拌濕后制成條狀,然后蒸一下,使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后,強制將條狀飼料塞入鵝的食道中,這種方法的育肥效果較好。
4 不同季節(jié)的飼養(yǎng)管理方法
春季肉鵝育肥一般選擇在3~5月育肥,這一季節(jié)氣溫有所回升,但是還不夠穩(wěn)定,晝夜的溫差較大,在飼養(yǎng)管理上要注意關注天氣的變化,做好夜間的保溫工作,同時減少鵝群在舍外的活動時間。春季青綠飼料開始逐漸的發(fā)芽生長,此時可以在天氣晴朗時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放牧,可以有效的降低飼養(yǎng)成本。
夏季育肥肉鵝時要注意因溫度較高,降水量大,而鵝因周身覆蓋濃密的羽毛,散熱能力較差,因此夏季高溫會對肉鵝的健康和育肥效果產生不良的影響,這一季節(jié)要做好防暑降溫的工作。在舍內可以安裝降溫設施,舍外搭建遮陽棚。夏季可以多安排鵝群在舍外運動,延長鵝群在池中游泳的時間,可增加體質,提高育肥效果。另外,夏季青綠飼料較為豐富,可以選擇放牧加舍飼的育肥方法,白天放牧時讓肉鵝自由采食充足的青綠飼料。
因受到鵝繁殖規(guī)律的影響,秋季一般不是肉鵝的飼養(yǎng)時期,但是有些地區(qū)可以飼養(yǎng)大鵝,選擇在秋季雙節(jié)時出售,可提高經濟效益。秋季育肥肉鵝可以結合這一季節(jié)青綠飼料豐富的特點選擇放牧加舍飼的育肥方法,可以在上市前顯著的提高肉鵝的增重速度,使肉鵝滿膘出欄。
冬季育肥肉鵝在黑龍江地區(qū)稱為反季節(jié)鵝,因肉鵝在元旦和春節(jié)前的價格較高,因此有較好的育肥前景,但是由于冬季天氣寒冷,青綠飼料缺乏,會增加飼養(yǎng)成本,并且在冬季還增加了肉鵝飼養(yǎng)管理的難度,雖然鵝具有耐寒性,但是如果溫度過低則會影響到增重,因此需要對肉鵝進行特殊的管理,抵御寒冷,達到良好的育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