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清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在上海,松江廣富林遺址素有“上海之根”的美名。這里曾被考古發(fā)掘出5座保存有人骨的墓葬,并出土了新石器時代和周、漢、宋、元等時期的大量文物,為復原松江區(qū)乃至上海市古代歷史提供了豐富翔實的實物材料。
循著遺址里的參觀路線,師生一同來到了廣富林遺址的核心保護區(qū),來自16空乘1班的趙永毅同學和趙亦凡同學聲情并茂地介紹了廣富林發(fā)掘的成果。核心保護區(qū)的地下有豐富的古代遺存,一片綠油油的田地下竟蘊藏著珍貴的寶藏!
參觀期間,已畢業(yè)的葛天添學姐也參與到了本次活動中,她親切地為學弟學妹們介紹了她所了解的廣富林。作為上海人,她還講述了她的祖輩在早期上海的生活印記,生動而真實的故事,讓同學們感覺距離上海文化更近了一點。
隨后,師生一行參觀了廣富林文化展覽館。展覽館內容豐富,包含了南方的良渚文化以及北方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并且還帶有上海最早的移民文化;較具有代表性的還有崧澤文化時期的陶器等。在游覽過程中,同學們認真地讀介紹,品遺跡,有的同學還拿出了手機用備忘錄的形式進行了記錄。
從史前遺址的發(fā)掘和考證中,文學社的師生們對先人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對上海人及其生活特色的來龍去脈有了更深刻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