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剛 姜帥 劉國梁
阜 平, 地 處 太 行 山 深 處 的 貧 困 縣。
2012年冬,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來到這里,慰問困難群眾,鼓勵干部群眾一起努力,脫貧致富奔小康。
雖然經歷了改革轉隸、番號改變、人員更迭,但人民軍隊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tǒng)永不變。黨的十八大以來,駐守京畿地區(qū)的第 82 集團軍部隊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傳承擁政愛民傳統(tǒng),情系阜平革命老區(qū),與龍泉關鎮(zhèn)、城南莊鎮(zhèn)等4個鄉(xiāng)鎮(zhèn)建立對口幫扶關系,持續(xù)打響扶貧攻堅戰(zhàn)。
產業(yè)扶貧添動力
綠格圓領大圍裙,一把剪刀一束花。冬日里,吃過早飯,坐在收拾得干凈利落的小院中,王秀芹老人就開工了。別看老大娘今年已經63歲,可手腳麻利得很,花朵插得高低錯落、疏密有致,不一會兒,一支插花就完成了。
“先插大的花,一樣一樣地插,這樣又快又好看?!崩洗竽飿窐泛呛堑卣f道:“多插一支,就多賺一份錢,還有補貼!”
“以前可不是這樣的?!痹摷瘓F軍領導機關對口幫扶的阜平縣城南莊鎮(zhèn)馬蘭村村支書孫志勝介紹說 :“這得感謝咱部隊提供的手工業(yè)補貼款,讓村民嘗到了甜頭,干活的動力更足了?!?/p>
原來,為了幫助孤寡老人脫貧致富,村里因地制宜,決定發(fā)展插花、刺繡等手工業(yè),但由于利潤較少,很多老人擔心賺不到錢,一度猶豫觀望。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該集團軍政治工作部干事曹興飛向領導建議,幫助農戶建立手工業(yè)項目合作社,從年初的扶貧預算中拿出一筆錢,專門作為手工業(yè)項目補貼款,這樣既能提高老百姓脫貧致富的積極性,還能帶動當?shù)厥止I(yè)項目蓬勃發(fā)展。
為此,2017 年該集團軍機關共拿出20余萬元作為馬蘭村手工業(yè)品加工的第一筆補貼款。如今,有了補貼款,王秀芹老大娘每插一支花可以多拿0.3元的補貼款,一天插花按40支算,可以多賺12元錢。
“農副業(yè)合作社是我們因地制宜探索出的精準扶貧好路子。”該集團軍政治工作部領導介紹說,近年來,他們集中援建了 4 個合作社,探索形成了“合作社 + 基層組織+龍頭企業(yè)+農戶”的產業(yè)經營模式,共產出各類蔬菜和豬肉300余萬斤,產值超過 700 萬元,有效形成了“資產聯(lián)結、技術聯(lián)手、生產聯(lián)動、效益共贏”的良好局面。
接續(xù)扶貧不斷茬
為駱駝灣村幸福院老人贈送藥品、幫助顧家臺村整修村容村貌、給龍泉關鎮(zhèn)中學學生送來學習用品……去年,第82集團軍部隊官兵先后來到河北省阜平縣4個貧困鄉(xiāng)鎮(zhèn),看望慰問困難群眾,商討調整產業(yè)扶貧項目。
“解放軍就是親人??!我們還以為部隊移防了,再也不會來看我們了!”城南莊鎮(zhèn)人大主席賈清握著官兵的手激動地說。
之前,由于與他們建立對口幫扶關系的部隊移防到了其他城市,村民們心想著再也不會有部隊人員來幫扶了。沒想到,部隊官兵依然如約而至。
2017年6月,該集團軍某合成旅與兄弟單位換防時,不忘交接扶貧清單。他們第一時間與駱駝灣、顧家臺兩個村建立對口幫扶關系,先后多次深入這兩個村實地考察情況,搞好需求對接,以求拿出切實可行的扶貧方案。
駱駝灣村東部緊鄰天生橋風景區(qū),西部毗鄰五臺山風景區(qū),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村委會書記顧瑞利介紹說,近年來,他們大力開發(fā)旅游業(yè)和種植業(yè),已經建好11公里的旅游公路,種植企業(yè)也落戶村莊。但由于資金問題,剩余的200多米山路遲遲未能修通,外面的先進種植技術進不來,種植的作物也銷售不出去,成為當?shù)乩习傩彰撠氈赂宦飞系摹敖O腳石”。
“要脫貧,學技術 ;要致富,先修路?!痹撀昧私獾竭@一情況后,專門籌措了12萬元扶貧項目款,幫助駱駝灣村打通了這條致富路,并從北京購買了百余套書籍和光盤,幫助當?shù)厝罕娞岣叻N植技能。
溫暖送到心坎上,扶貧扶上致富路。接過扶貧款和書籍、光盤,村民們臉上都笑開了花,顧書記激動地說 :“有了部隊的幫助,打通了這‘最后一公里,等旅游業(yè)和種植業(yè)都發(fā)展起來了,大家脫貧致富就有盼頭嘍!”
“點穴”扶貧謀精準
脫貧攻堅越到最后,越會碰到難啃的硬骨頭。對此,部隊采取“點穴”式的扶貧方法,因村因戶點對點摸排、一對一救助,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前些年,一些企業(yè)幫助老鄉(xiāng)們建起了香菇大棚,解決了不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墒牵庥挟a量、沒有銷量的窘況,令很多村民打起了退堂鼓。了解這一情況后,部隊官兵與鎮(zhèn)領導、村干部一合計,決定幫助老鄉(xiāng)們改建蔬菜大棚。部隊定期采購,并且根據(jù)部隊需求來確定蔬菜大棚的規(guī)模,讓老鄉(xiāng)們不再為找不到銷路而發(fā)愁。
在該集團軍某旅扶貧辦,墻上掛著的“扶貧作戰(zhàn)圖”特別顯眼。圖上,已脫貧人口和預脫貧名單、致貧原因和脫貧對策等內容一目了然。旅副政委李瑞卿告訴筆者,根據(jù)不同致貧原因,他們因村因戶制定脫貧計劃,對癥開“藥方”,拿出了明晰具體的“脫貧清單”。
劉革命是駱駝灣村村民,靠養(yǎng)蜂維持生計,但僅有兩箱蜂,除去成本,一年下來入不敷出。他屬于推一把就能實現(xiàn)脫貧的情況,因此,該旅在“點穴”式幫扶中,把他列入預脫貧對象,將他原有的兩箱蜂擴大為10箱,并與其簽訂蜂蜜收購協(xié)議,解決了銷路問題。劉革命激動地說 :“這下子我一年賺的錢要比以前翻五番?!?/p>
前段時間,該集團軍某勤務旅政治工作部干事李霄坤又一頭扎進了他們對口幫扶的臺峪鄉(xiāng)。為確保精準扶貧,他干脆打起背包住到村里,走村串戶摸排深度貧困家庭致貧原因,一連走訪了兩個行政村、16個自然村、60多戶貧困家庭。李霄坤深有感觸地說,部隊初步計劃是先幫助困難群眾安然度冬,之后再有針對性地研究制訂下一步幫扶計劃。
2017年以來,該集團軍部隊已經先后投入 100 余萬元,幫助修建水塔 1 座,新建深水井 1 眼,捐贈醫(yī)療設備 2 套,幫扶學校 5 所,捐贈圖書光盤 1630 冊(套),派出醫(yī)療小分隊11個,巡診10個行政村,接診 950 余人次,送藥 1900 余盒(袋),慰問貧困戶116戶。
“阜平不變,絕不收兵!”正是憑著這樣的誓言,該集團軍廣大官兵與阜平干部、群眾擰成一股繩, 力同心地幫助阜平百姓攻堅克難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