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不僅山川秀麗,文風昌盛,民間習俗也自成一統(tǒng)。走進徽州,步入那一座座由白墻青瓦、高低錯落的馬頭墻、精美的雕刻,以及引人無限遐思的天井組成的徽州民居,仿若走入一幅幅優(yōu)美的水墨畫中。
徽州民居十分講究自然情趣與山水靈氣的搭配。其房屋布局,非常重視與周圍環(huán)境的協(xié)調,自古便有“無山無水不成居”之說。村落,一般都建在山陽處,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住宅則多臨街巷。“遙望粉墻矗矗、鴛瓦鱗鱗,棹楔崢嶸,鴟吻聳拔,宛如城郭”,村口廣植高大喬木,綴以亭臺水榭,溪流蜿蜒,田陌縱橫,環(huán)境極佳。
徽州古民居,多為三間、四合等格局的磚木結構樓房,兩層多進,各進皆開天井,充分發(fā)揮其通風、透光和排水作用。人們坐在室內,可以晨沐朝霞、夜觀星斗。下雨天,雨水通過天井四周的水枧流入陰溝,俗稱“四水歸堂”,意為“肥水不外流”,這也體現(xiàn)了徽商和氣生財?shù)脑竿L炀兓喽?,布口方位不一,深淺位置可調,大小也可寬可窄,在正堂和門廳之間形成了一種過渡的閑逸空間。而這精心構建的方寸天地,也給人一種“別有洞天”的奇妙感覺?!耙蚧ńY屋,駐日月于壺中;臨水成村,辟乾坤于洞里”,正是徽州天井意境的真切寫照。在高樓大廈遍布全球的今天,徽州的古民居已成為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標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