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濟
【摘 要】 隨著工作、生活節(jié)奏的日益加快,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21世紀的微時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高效的課堂教學。以前的校本研修規(guī)模大,形式主義嚴重,所以改革研修模式很有必要。本文力圖通過國培實踐與研修模式微型化研究,力爭找到今后中學英語教師培訓新的快速的途徑。
【關鍵詞】 微時代 研修模式 中學英語教師培訓
21世紀的今天,伴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及應用,微時代的到來,勢不可擋。以“微”為標志的現(xiàn)代文化悄然誕生,迅速繁衍,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微群落——微博、微信、微訪談、微電影、微小說等等。
微時代的到來,給我們教育教學研究帶來很多機遇與挑戰(zhàn)。以微學習、微課程為標志的學習變革正成為一種新的潮流,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
為此,確定適合我們中學英語的微時代背景下的教育教學研究目標及相應策略就顯得十分重要。微時代校本研修的特點就是采取單一主題或微格化的點式觀察、研討與交流的研修模式。
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在社會中占據(jù)獨一無二的位置,皆不可替代。作為不可替代者,也因表達了個體性而變得無比珍貴。好的時代屬于所有精英,它讓所有教師都獲得出場、展示自己、發(fā)聲的機會。微時代背景下的校本研修就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教師人人參與,人人展示,人人提升。
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特點已經(jīng)面臨微時代教育教學研究的挑戰(zhàn)
1.班級授課制受到的挑戰(zhàn)。以“班”為人員單位,按年齡和知識水平分別編成固定的班級,即同一個教學班學生的年齡和受教育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數(shù)固定。教師同時對整個班集體進行同樣內容的教學。而我們目前進行的課堂教學改革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必然打破班級單位,使學習空間更細化,隨時、隨地可以實現(xiàn)學習。以走班制為代表的新型班級模式已經(jīng)產(chǎn)生。
2.教學內容固化所受到的挑戰(zhàn)。把教學內容以及為實現(xiàn)這種內容而使用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展開的教學活動,按學科和學年分成許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連續(xù)而又相對完整,這每一小部分內容和教學活動就叫作一“課”,一課接著一課地進行教學。而微時代背景下的微型研修將一“課”的內容再進行細分,進行微研究、微設計、微教學,以期課堂內容更塊狀化,便于學生消化吸收。以微課、幕課、翻轉課堂為代表的新型課例已經(jīng)成熟。
3.教學時間的完整性所受到的挑戰(zhàn)。把每一“課”規(guī)定在固定的單位時間內進行,這種單位時間稱為“課時”,都是統(tǒng)一和固定的。課與課之間有一定的間歇和休息。微時代背景下的教學研究將打破這種時間劃分,進行更細小時間片段的研究,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方便研究隨時可以進行。以微專題研究、微問題、微設計、微教學等為標志的新型研修模式在各地悄然形成。
二、2016年我縣初中英語國培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形成的初步成果:“一模式五環(huán)節(jié)”
一模式是指“診斷示范、研課磨課、成果展示、總結提升”中的每一種研修模式。
五環(huán)節(jié)是指具體到每個模式中的五個操作環(huán)節(jié),即:先講、后磨、復備、再講、引領。
在具體運用中五個環(huán)節(jié)可以適度調整。
1.診斷示范微型研修模式提煉
(1)學員在本校錄制自己教學微視頻,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并涉及一個微問題;
(2)培訓班級以集中展示與小組展示微視頻相結合的研究方式,找出教學中的微問題;
(3)設計教學微片段,大家集體微備課、微設計,準備現(xiàn)場展示;
(4)進行微教學,只進行有問題部分的片段教學,現(xiàn)場診斷問題;
(5)聘請縣內骨干教師與學員一起同課異構,進行微教學示范。
通過上述五個環(huán)節(jié),對我縣初中英語教師教學水平現(xiàn)狀進行診斷,同時請骨干教師進行引領。
2.研課磨課微型研修模式提煉
(1)梳理微教學所診斷出的微問題,歸類整理,提供研究;
(2)小組討論、評課、議課,對微教學中微問題的解決情況進行分析研究;
(3)進行二次微備課,開展說課,講清楚設計目的,再設計教學方案;
(4)進行二次微教學的各項準備,小組分享,班級展示;
(5)聘請專家進行微指導,針對微問題評價二次備課方案。
通過上述五個環(huán)節(jié)對教學進行研究,研究新教學,打磨新課堂,從細節(jié)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3.成果展示微型研修模式提煉
(1)進行二次微教學,展示研課磨課成果,一節(jié)課可以分段由準備好的數(shù)個老師來上;
(2)小組內交流學習研究的過程經(jīng)驗,再次評課、議課;
(3)聘請骨干教師展示優(yōu)質課堂教學,學員觀摩,完善研修成果;
(4)撰寫研修日志,小組內發(fā)表學習感言,嘗試撰寫微論文;
(5)小組開展微講座,展示學員自己的成果。
通過上述五個環(huán)節(jié),集中展示培訓成果,讓參培學員體驗成功,借鑒引領成果,形成初步成果。
4.總結提升微型研修模式提煉
(1)小組總結,組員交流培訓體會、感悟與收獲,以及微問題解決情況;
(2)在培訓團隊內總結、交流小組學習經(jīng)驗,在班級內展示研修成果;
(3)完善培訓任務,撰寫培訓總結,形成研修模式;
(4)聘請骨干教師總結交流初中英語教學微經(jīng)驗;
(5)聘請專家進行微講座,總結培訓、研修成果,對成果進行固化、物化。
通過上述五個環(huán)節(jié),對微問題進行最終解決,將培訓成果進行固化與物化,形成我縣初中英語送教下鄉(xiāng)培訓成果集。
這次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經(jīng)過上述四種模式的層層推進,學員提升快,改變了過去培訓、研修以專家講座為主的培訓模式,使培訓任務微型化,專題微型化,問題微型化,設計微型化,課件微型化,反思微型化,發(fā)展微型化。
三、微時代背景下校本研修模式活動范例
1.遠程研修微型化
遠程研修較為系統(tǒng),但教師反而覺得煩瑣,教師工學矛盾不好解決。很多老師最大的煩惱莫過于絞盡腦汁寫研修心得和研修作業(yè)。如何利用教師碎片化時間、空間進行遠程研修是我們需要及時研究解決的問題。而遠程研修微型化可以實現(xiàn)這一目標。
對于學生,我們因材施教,不強求完美;對于教師,我覺得也不應該強求人人有長篇大論。說實話,研修作業(yè)大同小異,硬要教學風格迥異的各位一線老師千篇一律地去迎合所謂的“教學理論研究”,確實有為難之嫌。
所以,遠程研修微型化可以讓教師做一些微觀的研修活動,研究微型話題,完成微型作業(yè),培養(yǎng)微型技能。
2.基于微信的微教學
網(wǎng)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人們的生活從有線網(wǎng)絡時代邁向了無線網(wǎng)絡時代。智能手機的普及,QQ、微信軟件的應用,以及微時代的到來,使得基于社交媒體的微時代教學變成了現(xiàn)實。
現(xiàn)在,大家都在研究基于網(wǎng)絡的翻轉課堂、微課、幕課等等。如何結合中學英語教師實際,將基于網(wǎng)絡的微教學再次細化、易化一下,利用微信的及時通信、視頻、圖片、文字等功能,以及支持多人群聊功能,并結合微課程(精、深 、透 、?。⑽热荩ǘ?、小、扼要)、微課(短、小、少、精)、微學習(短期)的特點,實現(xiàn)中學英語課程注重聽說訓練,培養(yǎng)語感、興趣和初步口語交流的目的,構建基于微信環(huán)境下的微時代中學英語教學的全新模式。
3.微主題的校本研修
以“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為背景的若干微主題進行校本研修。具體研究解決學校英語課改與教學中的問題,主題不宜過大,要結合本校、本班、本教研組、本人實際。甚至可以是英語教學與學習中的一個細小環(huán)節(jié),哪怕是一個單詞教學與學習的微主題研修都是可行的。
收集整理來至教學一線的英語教師的微問題,學生學習英語的微問題,定期進行梳理,以這些微問題設置微主題加以研究,逐一解決。
4.微備課活動
以英語學科為單位,組織微型備課組,開展集體微型備課活動。特別是規(guī)模大的學校,可以在教研組、備課組下細分出微備課組,具體研究微問題。確立微備課組教學質量責任制,進一步完善微備課組集體微備課制度。例如:微型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相結合;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的作用,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和優(yōu)勢;定時間、內容、主講人;統(tǒng)一教學目標、進度、重難點、作業(yè)練習、單元測試題等。
備課內容微型化,根據(jù)需要解決的微問題進行微備課,即碎片化備課,突出針對性、實效性。
5.微型聽、評課
有計劃地開展以個人聽評課、備課組集體聽評課、教研組集體聽評課等多種形式的微型聽、評課活動,即將一節(jié)課進行分段聽、評,也就是聽、評教學片段。安排各學校每學年每位老師上一節(jié)組內微型公開課,提高教師駕馭課堂細節(jié)的能力,從細微入手提高教師專業(yè)化水平。
我們積極參加全縣“三通兩平臺”資源庫建設,毫無保留地上傳英語微備課資料、教學微課件、教學微案例等;開展網(wǎng)上聽課、評課活動,與全縣、全市、全省、全國同仁共享教學資源,在教學上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經(jīng)常組織英語教師微型隊伍外出聽課、評課,聽取經(jīng)驗介紹,實行走班聽課。
縣、責任區(qū)、直屬學校骨干教師可以每學期上一次展示課,展示微環(huán)節(jié),解決微問題,供各類教師觀摩、研討。
微活動的開展,可以達成人人上教研課,人人參與說課、評課,切實提高中學英語教研質量。
6.培養(yǎng)教學微反思習慣
反思是促進教師快速成長的最有效的途徑。開始階段,就是要多開展微反思活動,不宜長篇大論,使每一位英語教師基本養(yǎng)成“天天反思,月月總結”的習慣。每天上完課后,在備課本上做好簡單的微反思記錄;每月月底寫一個教學微反思案例。每上完一次公開課,都能靜下心來對自己的課堂來一次深刻的微反思,從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課堂調控,師生互動,學生學習效果,課改理念的貫徹等方面去進行分段式的微反思,并認真地做好記錄,作為以后的教學經(jīng)驗來儲存。
堅持撰寫微成長記錄。為了記錄自己的成長過程,英語教師要在研修過程中可以把自己的學習心得寫成微博博文上傳到網(wǎng)上,用微信傳到英語教師微信群、QQ群里,同時還要用心去瀏覽別人的英語教學博客、教學微信,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和作品發(fā)表評論。
7.英語教師個人微發(fā)展
教師專業(yè)成長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們倡導進步一點是一點,倡導英語教師微發(fā)展。
(1)開展以讀書為微發(fā)展手段的微學習。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更是英語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能量。讀書可以增添樂趣,能擴大視野,能充實生活,能指引教師的從教之路。因此廣大英語教師要在英語微研修期間用心品讀一些教學專著,還可以寫一些微型讀后感。
(2)在微研修過程中,我們要接受別人的建議,反思自己的做法,不斷積累微經(jīng)驗,哪怕淺薄,哪怕不成熟,但能及時把自己的觀點記錄下來也算是一項微成果。然后結合自己在校本研修實踐中的經(jīng)驗,融合在培訓中學得的理論知識和跟班學得的綜合知識,積極撰寫研修微論文。
8.開展微課題研究
英語教師光有教學經(jīng)驗還不夠,如何把教學經(jīng)驗上升到理論層面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很多英語教師都認為課題研究是如何“高、大、上”,因而望而卻步。其實不然,我們更多地建議英語教師開展微課題研究,具體解決教學中的微問題。
備課組、微備課組都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微課題研究。這是每一個英語教師都必須積極參與的校本研修活動。微課題研究針對英語學科的不同微問題來確定。例如人教版九年級英語可以確定這樣一個微型課題:如何深入淺出地講解被動語態(tài)。這個微課題就是根據(jù)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來確定的微型課題研究內容。
總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在微時代背景下就是要多開展可以解決實際問題的微型教研、校本研修活動,以“微”入手,促進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努力提升中學英語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華東師范大學,成都師范學院.“國培計劃(2015)”——中西部項目教師培訓團隊置換脫產(chǎn)研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