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鶴軍
學習古詩時,我們有時會覺得這首詩很美,心靈受到觸動,可是又說不出它具體好在哪里。羅老師教你們四個“妙招”,能讓你們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古詩的藝術魅力,還能領悟到詩人豐富的情感、獨特的表達方法。
讓我們先來讀一首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注意詩人視角的變化。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 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長江自古以來就是繁榮的黃金水道,可是李白此時眼里只能看見孟浩然的“孤帆”,足以顯示李孟兩人感情之醇厚?!肮路h影”——詩人佇立在江邊,目光追隨“遠影”,看到孟浩然所乘的小舟漸行漸遠,變成了小黑點,最后消失在藍天白云的盡頭?!拔ㄒ婇L江”——友人遠去了,然而李白還在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水天交接之處。李白的視角顯現出他和孟浩然的友誼之深。
在學習詩歌時,僅僅知道“比喻”這種修辭手法是不夠的,還要聯系詩歌內容欣賞比喻在表達情意上的妙處。請看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 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是指鋪天蓋地的黑云,仿佛打翻的墨水;“白雨跳珠”,則是說白雨如珍珠一樣落在船篷之上。這兩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云之黑、雨之急,寫出了詩人那一刻獨特的感受。
“卷地風來忽吹散”,意思是說雨勢很快伴隨一陣卷地而來的狂風有了改觀。風停了,雨住了,“望湖樓下水如天”,這時雨過天晴,湖水映照著藍天,水天一色,清清爽爽。人的心情也如初漲的湖水,或是剛洗過的藍天般清澈了。
其實,詩人所寫的這一場暴風驟雨也是一個隱喻:生活中難免會遇到突如其來的風雨。面對變化,我們要學會欣賞,“水天一色”是一種美,“黑云翻墨”與“白雨跳珠”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美呢?
有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想象還原古詩的創(chuàng)作故事,推敲詩人觀察、體驗的心路歷程,感受詩人內心細膩的情感波瀾?!队螆@不值》這首詩大家應該耳熟能詳:
游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詩的前兩句敘事:或許因為主人是憐惜園子里的蒼苔吧,生怕我的屐齒踩壞了這一份寧靜;輕輕地敲打,耐心地敲打,長時間地敲打,還是沒有人前來開門。
我們知道那是主人外出了,詩人葉紹翁心里也應該知道這一點。然而他還說“應憐屐齒印蒼苔”,其實是在刻意營造園子寧靜的氛圍,引人沉思,讓人神往。詩人游園不值,吃了“閉門羹”,應該有點遺憾。不經意間抬頭一看,一枝紅杏悄然無聲地伸出墻頭,開得那么嬌艷、自信。
第三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以否定的表達調整了敘述的節(jié)奏,轉折令人稱奇。“一枝”是詩人的親眼所見,“滿園”則是他的想象,“春色滿園”留給了讀者無盡的想象空間。
一個“關”,一個“出”,生命的張力顯現,讀起來也朗朗上口。春天的美好,就是這樣被發(fā)現的。其實這也是詩人葉紹翁生命的自我發(fā)現與覺醒。
讀詩的時候,我們還要關注文字背后的詩人,關注他的喜怒哀樂,體察他的一顆詩心?!洞阂瓜灿辍愤@首詩“喜”在何處呢?貼著杜甫的一顆詩心去想,你會有更多豐富的感受與體驗。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這首詩中,杜甫一直在寫內心的感受與體驗。春雨貴如油,“好雨”對于農作物的生長是很有好處的,杜甫關心民生國計的情懷便自然地流露出來。
雨伴隨著風“潛入”,在夜里悄悄地降臨。因為是夜晚,所以是無聲無息的,但是作者還是敏銳地捕捉到了。雨,“潤”的是莊稼植物,“潤”的也是作者一顆不安的心,“潤”,讓關心民生疾苦的詩人有了一絲絲欣慰。這無聲的滋潤勝過有聲的問候。只有具有內在感受力的人才能感受得到“潤物細無聲”的精妙。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币磺芯罢Z皆情語,早晨起來在錦官城走一走,看見紅花在春雨的滋潤下顯得更加嬌艷、可愛。這兩句不僅是寫景,還寫出了詩人內心的那一份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