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南
和家人出游,面對美麗的風景時,你一定會拿出照相機,拍張照片留住美景。而在16世紀的歐洲,畫家們使用色彩豐富的顏料、細微的光影變化再現(xiàn)了大自然的景色,這就是風景畫。早期的時候,它只是在一些人物畫中以背景的形式出現(xiàn)。直至文藝復興之后,風景才成為獨立的繪畫題材。
有一些畫家讓作品成了自然的鏡子,帶領(lǐng)人們重新認識世界的美。
荷蘭畫家霍貝瑪最喜歡描繪鄉(xiāng)村道路、農(nóng)舍、池塘等。他的代表作《林間小道》展現(xiàn)了鄉(xiāng)野景色,道路兩旁排列著細而高的樹木,既對稱又富有變化。透視手法的運用更是為人稱道,精確的透視消失點把欣賞者的目光帶向遠處,使人心曠神怡。
法國畫家柯羅一生崇拜大自然,他作畫時從不過分渲染自然的色彩,對自然的忠誠勝于一切。他的作品中最令人為之向往的風景,就在《孟特芳丹的回憶》這幅畫里。迷離的霧氣中,婦女和孩子們正在采摘果實,情景交融,彌漫著清新的田園氣息。
印象派的畫家們用光影、色彩描繪自然,喚起人們情感的共鳴。
荷蘭畫家梵高的宇宙在《星月夜》中永存,這幅作品是畫家深埋在靈魂深處的對世界的感受。星云宛如一條巨龍在空中翱翔,褐色的柏樹像一簇火焰,從大地的深處冒了出來……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轉(zhuǎn)動,在夜空中綻放出絢麗的色彩。
法國畫家修拉用點狀的筆觸,畫出了《大碗島上的星期日下午》。原色小圓點布滿了畫布, 色點彼此交相輝映,產(chǎn)生了一種強烈的裝飾效果。人和物都顯得影影綽綽,朦朧模糊,卻洋溢著一種寧靜而幽雅的秩序美。
畫風景畫時,要依據(jù)光影、色彩的變化,選擇合適的表現(xiàn)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我們可以嘗試用油畫棒在砂紙上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