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菊
小凱:
你好!
我是你大姨家大表姐。收到我這封信,你一定感到很意外,也許還會覺得我們這些大人反而幼稚得可笑吧。我寫這么個東西也像你們寫作文一樣很費勁呢,看在我如此辛苦寫就的分上,你就湊合著看完吧!
從哪里說起呢?你媽媽是我的小姨,就從我們兩個開始說吧。從親戚關系上說,你媽是我姨,你是我表弟,我們是平輩;但從年齡上說,你媽只比我大四歲,你和我家孩子年齡相近,我和你又是兩個年齡段的人。雖然你媽媽和我年齡差不了幾歲,但從小到大,她一直是把我當小孩寵的。
真正讓我開始為她心疼的,是你爸媽的離婚。我知道你討厭別人提起這件事,可是,許多事不是逃避能解決的。
別看你媽媽表面上總是一副樂呵呵的樣子,她心里是十分為你擔憂的。我也是因為看到你和你媽媽的關系緊張,并表現(xiàn)出一些厭學情緒才關注你的。
人生不像做數(shù)學題,1加1等于2,8乘以8等于64,這些都是毫無爭議的標準答案??扇松鷽]有固定模式,也沒有評判對錯的絕對標準,和人的性格、成長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歷都有關系。你爸媽的事也是如此,我們都不能簡單地說誰對誰錯。當然,家庭破裂對一個孩子來說都是很大的不幸,你父母知道這一點,也很自責??赡阋呀?jīng)14歲了,是個大孩子了,面對不幸,抱怨是最無能的,你要做的是坦然面對人生的變故,并且為此做一些積極的努力!還有一點,即便他們離婚了,他們也永遠是你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這一點你一定要堅信!
我去了你的QQ空間簡單看了看,著實被嚇了一大跳。
我自認為是個比較開通的人,可是這個問題還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和你說,可還是那句話,對所有事情逃避是最無能、最愚蠢的!所以,現(xiàn)在讓我簡單地和你一起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在你們這個年齡階段,對異性彼此產(chǎn)生好感是很正常的。有個心理學家說,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不產(chǎn)生好感才是不正常的,說明發(fā)育有問題。但好感是喜歡,不是愛情,你說對嗎?這種喜歡跟喜歡你的父母、你的小哥們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對象是同齡異性罷了。喜歡是很簡單的事,樹上的鳥、園里的花,只要喜歡,你可以給它們喂喂食、澆澆水,它們好了你高興,它們死了你難過,就這么簡單。但是愛情不同,愛情需要責任,需要承擔。這承擔包括失去彼此的心理傷害、面對人生大事件的抉擇、以后共同生活的長遠規(guī)劃,以及未婚先孕的后果,等等。這些事情,是你們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承受不起的。我個人認為,和異性之間,十歲以前是小伙伴,十三四歲是好感,十八九歲是愛情,二十二三歲以后是婚姻,這是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違背了、提前了是要中毒的。這好像現(xiàn)在吃的雞鴨魚肉和蔬菜,用激素提前催熟的,固然能多賣上些價錢,但人吃了之后是會生病的!你們這個年齡,有投緣的朋友可以淡淡地交往,默默地喜歡,更重要的是要努力積蓄能量,讓自己更優(yōu)秀、更出色,更有給對方一個幸福未來的能力!否則,你一無是處、一無所成,去妄談什么愛情,對自己和對方都是極不負責任的,或者說得直白些,這樣的愛情一文不值。你說對嗎?
還有一點,我必須要補充的,也是我一直跟我的孩子反復交代的,就是,你們無論做了什么事情,惹了什么麻煩,一定要跟大人講。父母也許會責罵你,但是責罵過后也是這世界上唯一可以站在你的角度替你解決麻煩的人!千萬不要因為怕挨罵就自以為是地去處理一些棘手的問題,把小事釀成大錯。
好了,就說到這里吧。有你認為不對的地方,你要么指出來我們辯論辯論,不愿意辯論就湊合著聽吧。
祝好!
大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