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
【摘要】本文結合工程案例,簡要闡述深層攪拌法的原理,試用范圍,施工工序,優(yōu)缺點。
【關鍵詞】深層攪拌法;原理;適用范圍;施工工序;優(yōu)缺點
深層攪拌法是利用石灰、水泥等材料作為固化劑,通過特有的深層攪拌機械,在土層內一邊鉆進一邊噴射固化劑,經(jīng)鉆頭旋轉攪拌,使固化劑與軟土強行攪拌在一起,從而形成抗壓強度較高,整體性較好的復合地基。深層攪拌法常用于水利、市政、工程建筑中,因為其施工相對簡便,工期短,成本相對較低等特點,常在工程建筑中作為基礎加固處理。
1、案例
某小區(qū)建筑工程,19#為多層建筑(共6層),框架結構。19#樓與地下室最近距離為3.65m,其中19#基地標高為42.1,地下室基地標高為41.15,基礎埋深為-8.3。考慮到一期預售和現(xiàn)場實際情況,所以19#優(yōu)先地下室進行動工,并且19#樓回填土較深,待19#結構封頂后進行二期地下室施工。另外考慮到地下室比19#低95cm,擔心在地下室土方開挖中對19#基礎存在擾動,故經(jīng)多方研究決定采用深層攪拌樁對19#基礎進行加固處理。
2、深層攪拌法原理
深層攪拌法適用于加固飽和粘性土和粉土等地基。利用水泥或石灰等原材料作為固化劑通過特定的攪拌機械,就地將軟土和固化劑進行強行攪拌,使土體結成具有整體性、水穩(wěn)性和一定強度的水泥加固土,從而提高地基土強度和增大變形模量。
本工程采用水泥與軟土進行強行攪拌。
3、物理特點
一般來說,水泥土的無側限抗壓強度在0.3~3.0MPa之間,比天然軟土強度提高數(shù)十倍到數(shù)百倍,在砂層可高達5.0MPa以上的,它受很多因素影響。
3.1土質。初始性質較好的土,加固后強度增量較大,初始性質較差的土,加固后強度增量較小。水泥土的強度與土的含砂量有關,當含砂量為40%~60%時,加固土強度達最大值。在加固軟粘土時,若在固化劑中摻加適量的細砂,既可提高加固土的強度,又可節(jié)約水泥用量。由于本工程中回填土較厚,故在機械攪拌過程中,在水泥中加入適量的細砂形成水泥砂漿液,從而提高攪拌樁的自身強度。
3.2齡期。水泥土的抗壓強度隨其加固齡期而增長。我國《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規(guī)定,取90d齡期試塊的無側限抗壓強度為加固土強度標準值。一般情況下,7d、28d、90d的水泥土強度之間有如下近似關系:qu(28d)≈1.49qu(7d);qu(90d)≈1.97qu(7d);qu(90d)≈1.32qu(28d)。
3.3水泥摻入比。水泥摻入比通常指水泥摻入重量與被加固土天然濕容重的比(%)。
在實際應用中,當水泥摻入比小于7%時,加固效果往往不能滿足工程要求,而當摻入比大于15%時,加固費用偏高。因此,我國《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規(guī)定水泥的摻入比以7%-10%為宜。對含水率大于100%的土及孔隙率較大的雜填土,常采用較高的水泥摻入比。
4、適用范圍
深層攪拌法適用于加固淤泥質土,含水量較大,回填土較厚且地基承載力較小的粉質粘土,沙土等軟土地基。主要用于建筑物或構筑物加固軟土地基,增大土體的抗剪強度。另外在攪拌樁中加入型鋼,可以增大圍護結構的剛度,用于深基坑土方開挖。
5、施工工序
5.1準備階段
5.1.1現(xiàn)場整平。由于19#樓與地下室之間存在較深的回填土,土質較軟,為了便于機械施工和移動,所以在機械進場前,現(xiàn)場整平夯實,并在地面鋪設10cm的細石墊層。
5.1.2施工備料。選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由于該品種水泥相對來說凝結硬化快,抗凍性較好等優(yōu)點,故在地基加固過程中具有較好的優(yōu)勢。
5.1.3機械安裝及調試。深層攪拌機組裝,水泥漿液制備系統(tǒng)安裝以及進出口處的連接。在機械組裝完成后進行調試,注意觀察攪拌軸旋轉速度,輸送漿液管及供水管暢通等。
5.1.4施工放線。定位樁位中心點,打木樁做出標記,從零點樁開始,沿施工方向每50米拉線放樣,拉線確定施工方向,并在放樣處依次標定樁位。
5.2施工階段
5.2.1設備安裝到位。為確保機械施工中不過大振動偏位,所以機械應加固牢靠。
5.2.2攪拌樁機定向移動,調平主機,鉆頭對準孔位。
5.2.3啟動深層攪拌機械,進行鉆進作業(yè),鉆進過程中為防止噴射口堵塞,應適當噴漿,同時減小負載扭矩。
5.2.4噴漿攪拌。攪拌機向下鉆進過程中,連續(xù)噴入水泥漿液,在到設計樁長位置時,原地攪拌一分鐘,在勻速提升,避免底部攪拌不勻。
5.2.5提升噴漿攪拌,再重復攪拌,待鉆頭提升至樁頂30cm時,停止噴漿。
5.2.6成樁完成,接著進行另一樁體施工。
6、優(yōu)缺點
6.1優(yōu)點
6.1.1充分利用原土。因為攪拌機械直接深入土層進行施工,所以避免了常規(guī)施工開挖土方,大大的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安全隱患。
6.1.2攪拌時噪音相對較小,對臨近建筑物或構筑物影響較小。
6.1.3樁體形式靈活多變??刹捎弥鶢?、壁狀、塊狀等形式,根據(jù)成本和作用等方面選擇適用的樁體形式。
6.1.4與普通鋼筋混凝土樁相比,既可以節(jié)約原材料,也降低了鋼材的使用。
6.1.5相對來講施工簡便,施工速度快,所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成本。
6.1.6利用機械代替人工,提高了效能,降低人工成本。
6.2缺點
6.2.1由于深層攪拌樁是地下隱蔽施工工程,所以在施工中不利于質量控制,很容易存在攪拌不勻導致樁體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
6.2.2不易控制樁位偏差。攪拌成樁過程中,由于機械加固不牢,機械振動使樁體偏位。
6.2.3易造成成本浪費??赡芫植客翆哟嬖趫杂参镔|,導致攪拌樁未到設計樁長位置,便停止作業(yè),導致浪費。
6.2.4檢測困難。因為常規(guī)情況下取樣輕便觸探檢測,可能存在局部底下環(huán)境復雜,比如土層存在滲水,使該處樁體達不到設計強度。
結語:
深層攪拌法不但可以作為基礎加固處理,還具有支護和止水的作用。但由于深層攪拌法的局限性,該種方法相對而言在較深基坑開挖中不被廣泛采用。所以對深層攪拌法的深入研究,對建筑工程、水利及市政工程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
[2]胡同安,黃新,劉毅.深層攪拌法的工程實踐[J].工業(yè)建筑,1994.(09).
[3]陳磊.深層攪拌法處理地基[J].建井技術,1999.(08).
[4]林其樂.深層攪拌法處理海相淤泥質軟土效果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