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間尺
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的井蓋忽然成了“網紅”。為了迎接成立90周年所慶和公眾科學日,中科院物理所的專家們從上千個物理學知識點中精選了一些物理公式畫在井蓋上。這個井蓋涂鴉活動在網上迅速傳開,不少人還特意到現(xiàn)場來細細欣賞。這些“最有學問的井蓋”給人的啟發(fā)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應是弘揚和傳播科學精神需要創(chuàng)意也需要藝術的助力。
實際上,科學和藝術本來就是人類文明的雙生子。列夫·托爾斯泰說過,沒有科學和藝術,就沒有人和人的生活。著名的質能公式、浮力公式等科學公式不但揭示出科學的道理,而且刻印著人類探索科學的足跡和汗水。在中科院的井蓋上,它們化身為動人的繪畫作品,在給人以視覺藝術美感的同時,還增添了人們親近科學的沖動和可能。
在為創(chuàng)意井蓋鼓掌的同時,還應該思考如何讓科學精神的傳播更加有效。毋庸諱言,對于不從事理工科相關工作的人來說,自從中學畢業(yè)后,對物理化基礎公式的認知水平恐怕與日遞減,和這些公式、符號可能早已形同路人了。對更高端一些的物理知識,更是不甚了了。
比如,有一個網紅井蓋上畫了一只后半截只剩骨頭的貓。據介紹,繪畫者的意圖是反映物理學家薛定諤提出的“薛定諤的貓”的故事,并搭配上了著名的“薛定諤方程”。薛定諤方程是量子力學最基本的方程之一,“薛定諤的貓”也是物理學史上的經典橋段。然而,普羅大眾能從這只骨感的貓上get到這個點的人恐怕不多。因此,如果缺乏必要的輔助解釋,井蓋上的學問就只能為井蓋獨享,面對井蓋的大多數人在嘆服創(chuàng)意之余,只能默默地說一句“不明覺厲”。若果真如此,“最有學問的井蓋”可能只是一時熱鬧,即便能激起人們對科學知識的瞬間熱情,也很難把這種熱情轉變?yōu)榱私饪茖W、探索未知、尋找真理的持久動力。而后者,才是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內涵。
因此,從弘揚和傳播科學精神的角度看,在井蓋上畫上充滿生趣的公式,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通過同樣有趣的解釋,把公式的內涵以及它們對科學進步的意義、對人類生活的價值曉暢明晰地闡釋出來。在這方面可用的方法其實很多,比如,在井蓋上印上二維碼,拿出手機一掃,就能讀到或聽到一段與公式有關的故事,或者鏈接到手機上的小程序,做幾道好玩的智力題。也不妨蹭一下井蓋網紅的熱點,設計開發(fā)系列科普文創(chuàng)產品或科普活動,借此改變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在公眾心目中“高冷”的印象,讓“走進科研院所、感受科學精神”成為市民文化生活的經常性選項。
科學精神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東西。在我們這個科技迅猛發(fā)展令世界矚目的國度,更是如此。哲學家愛爾維修曾說過,科學與藝術是人民的光榮,并給人民增添幸福。既然如此,就讓我們?yōu)榭茖W精神插上創(chuàng)意的翅膀,讓她更自如地在生活中翱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