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玉蘭
元末明初著名的作家施耐奄,才華橫溢,不僅能書善詩,還精通醫(yī)理。
有一天傍晚,出遠門回來的施耐奄剛到家里,就看到鄰居張奶奶急沖沖過來找他。說她的孫子病入膏肓,請他過去看看。
施耐奄來不及換衣服就隨張奶奶來到她家里,只見床上躺著位年輕公子,年約二十,臉色蠟黃,眼神迷離,精神恍惚。施耐庵給小伙子把脈,發(fā)現(xiàn)脈搏細如游絲,看來病得不輕。接下來,施耐庵問張公子:“你為什么這樣呀?”只見張公子閉著眼睛答非所問,嘴里念念有詞反復(fù)念叨:“此木為柴山山出。”施耐庵仔細一聽,這分明是句上聯(lián),難不成苦于無對才會這樣。于是,施耐奄說:“有對。”一聽有下聯(lián),張公子就睜開眼睛看著他,似乎在說,有下聯(lián)就說呀?!耙蚧鸪蔁熛οΧ??!笔┠脱僬f出對聯(lián)后,張公子精神一振,馬上坐了起來,問:“先生,我這里還有一聯(lián),‘山石巖前古木枯可有下聯(lián)?”施耐奄略一思索,說“白水泉中日月明?!睆埞右宦牐R上下床對施耐奄鞠躬作揖,連聲感謝。
施耐奄一看這情形,心里已有數(shù),悄悄問:“張公子,是不是意中人出聯(lián)相難呀?”張公子一聽臉紅了,難為情地點點頭。
就這樣,張公子思慮過渡、憂思成疾的毛病,被施耐奄用兩句對聯(lián)治愈了。
當(dāng)人們遇到棘手問題需要解決時,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須逐步深入其中找到癥結(jié)所在,才能正確高效處理問題。正如古人云:“解鈴還需系鈴人,心病還得心藥醫(y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