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飛
“眼是孬蛋,手是好漢。”這是家鄉(xiāng)的一句婦孺皆知的俚言哲語,最早是聽奶奶說的。老人家雖已駕鶴40多年了,但她教的這句話,我卻始終銘記心間。
那是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一個星期天下午,奶奶讓我跟她下地刨胡蘿卜。我一看好大的一片,不禁嘟嘟囔囔,喋喋怨言。奶奶看透了我的心思,笑著說:“眼是孬蛋,手是好漢。我刨你揀,快得很,誤不了你傍晚跑蹦子(玩耍)。”手還真的是好漢,果然沒要多大會工夫,一大片胡蘿卜就收完了。
也是那一年,臘月二十九夜里下了一場特別大的雪。放寒假來了縣城姑媽家,大年三十是非要回家不可的,大雪覆地也得走,因為有不能在親戚家過年的傳統(tǒng)說法。姑媽不便挽留,給我拾掇一挎箢(yuān,竹篾等編的器具)年貨后就放我出門了。走出縣城后,我嚇傻了。天地一籠統(tǒng),滿眼白茫茫。墳頭沒了,路溝平了,若不是還有樹立著,根本辨不清哪兒是路。挪一步,就是留下兩個雪窟窿,沒過膝蓋。才挪幾十步,渾身就冒汗了,挎箢子越來越重,墜得胳膊發(fā)麻。離家六七里路,天黑也到不了呀!前面望不到人影,后面瞅不著來者,惟有無邊的孤獨和恐懼,無助的我趴在雪上嚎啕大哭。突然間,奶奶的話在耳畔響起:“眼是孬蛋,手是好漢?!庇谑俏也辉倏蘖?,用袖子擦擦眼淚,自言自語道:“今天,該眼是孬蛋,腿是好漢了?!蔽野褔硭┳】骟盍鹤釉谘┑厣侠贿吪惨贿叴舐曔汉龋骸把凼秦?,手是好漢”“眼是孬蛋,腿是好漢”……聲音在茫茫的雪野上空回響,震得樹上的積雪直往下落。結(jié)果,不知不覺到了家。臨推開大門前,我還使勁地大吼兩聲:“眼是孬蛋,手是好漢!眼是孬蛋,腿是好漢!”后來每一憶起這事,總不免有些后怕,假如我膽怯了,趴在雪窟里哭個不停,最后非凍死在雪窟里不可,也就沒有這篇文章了。
及至長大成人參加工作,“眼是孬蛋,手是好漢”這話依然不斷地給我激勵和鞭策。有時候面對煩心的工作,抑或難過的坎,免不了會長嘆一聲“難煞我也”,但一想到“手是好漢”,就來了勇氣———干,干一件少一件,工作總能做得很好。倘若打“退堂鼓”,那可真就一籌莫展,要出紕漏,沒法交代了。連寫文章也是這個理。每每聽說,大才妙手者,下筆千言一揮而就,即便是數(shù)萬言長文也能一氣呵成,我就羨慕不已。我屬笨伯之類,遇到稍大稍重一點的選題,往往不由自主地怯陣,望而生畏,不敢觸碰鍵盤。譬如,在寫《無信社會是怎樣煉成的》時,曾讓一個個的觀點和一串串史料懵住了,好家伙,這要擺弄多長時間?個把月不敢寫,擱著又憋得難受,如鯁在喉。想想,“手是好漢”,先寫起來再說。不料,6000字的隨筆居然一個下午就敲定了初稿。盤點一下自我感覺良好的文章,幾乎都經(jīng)歷過這么個過程。
“世故推遷,年華荏苒?!睆挠浭滤闫?,60年過去了,太多的世事讓我越來越篤信“眼是孬蛋,手是好漢”。也正是因為堅持了這句俚言俗語,才小有成就。其實,這句話是對古圣先賢哲學思想最通俗直白的表述。譬如,荀子就說過:“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保ā度逍А罚板浂嶂嗄静徽?;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勸學》)只要想干敢干堅持干,事情總是可以做好的,堅硬無比的金石也可以雕鑿;反之,怯懼畏縮,束手裹足,勢必一事無成,即便是腐朽的棍棒,也不會被折斷?!叭粢Ψ蛏?,鐵杵磨成針”“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等諺語,所隱喻的也都是這個道理。一切美好的希冀和理想,都要靠苦干實干來完成。無論多么美好的夢,光有信誓旦旦的口號,沒有鍥而不舍的行動,永遠只能是自欺欺人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