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業(yè)成
書在人們印象中的神圣不言而喻。書最初應(yīng)當是動詞,就是把文字刻在竹片上,是力的進行,這就叫“書”。想想那是多大的成本,一部書要用車載車拉?!皩W富五車”才算有學問。還有一個成語叫“汗牛充棟”,搬運堆放同樣要付出高昂成本。據(jù)說戰(zhàn)國時的莊子因為窮,莊子是河南人,當?shù)夭划a(chǎn)竹,竹片要從外地購運,成本太高,所以莊子行文惜字如金。書后來由動詞變成了名詞,中國人發(fā)明了造紙后又發(fā)明了印刷,出書就方便了。我們現(xiàn)在對書的概念就是一個名詞。書即使變成了名詞之后,一本書的誕生依然是一件莊嚴神圣的事,因為成了“白紙黑字”,中國人對“白紙黑字”是有敬畏之心的。我小時在鄉(xiāng)間見到有些不識字的老人是如何敬惜字紙,見到一張帶字的紙不敢用它墊屁股坐在腚下,更不敢用它當手紙擦屁股,這是不識字的人對文字的敬畏。對一張帶字的紙是這樣,對一本書呢?
只是后來,在我的所見中,垃圾書逐漸多了、太多了??上Я艘粡埌准?,一張白紙是值錢的,有它的價值,而印上不該印的東西,反而失掉了這張白紙的價值,最直接的害處是污染了一張白紙,讓這張白紙變成了廢紙?,F(xiàn)在這一類的書和印刷品多得很。我常去的一家個體書店門口就被這些“處理貨”堵得進不去門?,F(xiàn)在的書市非?;钴S,街上隨處可見書攤,我常常停下來在書攤前翻翻,發(fā)現(xiàn)有些書里有一段、哪怕一句話令我欣賞和回味,我都欣慰這本書的存在,不枉“開卷有益”之說。在舊書攤上淘書,哪怕脫了線零了頁的一本薄薄的舊書,只要有價值,我也會如獲至寶。有一次在地攤上見到一本舊書,并沒有買的價值,可里面有一首清代民謠讓我動了心,沒帶筆,想把它記在肚子里,可擔心記不好,便把這本書買了。不過書攤上更多地充斥著一無是處的垃圾書。有一次淘書給我的印象最深,那是到新華書店的倉庫里去淘書,在我的期望中那應(yīng)當是個“金庫”,一個市級的新華書店的倉庫庫底該有多少好書?。∥矣幸粠拖矚g買書的同事,其中一位與書店的經(jīng)理很熟,所以我們才得到了這個“資格”??赡阆氩坏降氖?,那么大的一個庫底,比外面貨架上的書不知多了多少倍,簡直就是書的墻,書的廊,書的城堞,書的洞窟……我們拱進去好像在洞中穿行。架上的書不說,還有地上的書山、書堆。我們當時的心情,猶如掉進金山里一樣狂喜??商舻教爝^晌,我們都失望了,沒有一本可買的書。連自己都覺得不能相信。原來這是個書籍的爛貨底子,這么大一個賣不掉處理不掉的爛貨底子,真是讓人瞠目結(jié)舌。
有一回,我們當?shù)赜幸粋€大型書展,不僅書多,而且優(yōu)惠。其中有一個規(guī)模不小的折價書市。我一個人去的,我在這個折價書市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不死心,覺得不可思議,這么多書為什么挑不出一本來?我忽然聽到一聲:“垃圾?!币惶ь^,與一位中年人目光想遇,心有靈犀,我為他能說出這兩個字而敬畏。這些毫無價值又毫無理由的書為什么出版?這么多垃圾書,簡直是犯罪,多少棵大樹能造出一噸紙?
我還有一個認識:砒霜大毒,但砒霜使用得當是有用的。垃圾書卻一點作用都沒有,只有浪費人力、浪費資源和污染環(huán)境。該對垃圾書說“N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