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魁興
近年來,工匠精神是大熱的詞,而且,是一個萬能詞,什么地方都能用。有報道說,將畢生歲月奉獻給一門手藝、一項事業(yè),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宣揚的工匠精神。也許有人會說,成為一個合格的工匠很難,甚至一輩子你都成不了工匠。那如何才能培養(yǎng)出工匠及工匠精神呢?請聽國家級非遺歙硯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shù)師朱岱和斫琴師、筑雪山房古琴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梵戈告訴你:把簡單做到極致就是匠心。
其實,中國的工匠很多,而且,也不是只有老人才可能成為匠人。前些時報道的那些在國外職業(yè)技能大賽中獲獎的年輕人,就是匠人。換言之,只要你盡力把一件事做到極致,你就可能成為匠人。當然,匠人必須有一顆恒心,經(jīng)年累月或一生都如此。比如,我們說演孫悟空的六小齡童,不是他一個人在演猴戲,而是家族幾代人都在演猴戲,他是幾代人的集大成者。再比如,歷史上的玄奘大師就是人生只做一件事,取經(jīng)、譯經(jīng)、傳經(jīng),取經(jīng)之前是在為取經(jīng)做準備。玄奘大師有一句名言:“寧向西去一步死,絕不東歸半步生?!彼麄兪墙橙?,更是大師。
國家級非遺歙硯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shù)師朱岱有一句話非常出名,那就是做硯臺的時候“硯臺就是你自己”,聚精會神“物我合一”,這是匠人的最高境界。當然,我們做任何工作,都要有這種執(zhí)著敬業(yè)的精神。比如,我們的文藝工作者一生會扮演無數(shù)的角色,連自己也未必都記得清楚,但在飾演某個角色時,唯有深入研究這個角色,達到與飾演的角色精神合一的境界,一言一行甚至一個眼神就會傳神。再比如,我們的官員,自己的家人中未必有窮苦老百姓,但心中裝著老百姓,一心想著為老百姓謀利益,就能知道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就不會糊弄老百姓,就會真心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我們這個時代是需要無數(shù)的匠人,然而,我們也承認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匠人,但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把簡單做到極致的匠人精神和毅力。唯有如此,你才能做事認真、誠實、負責,才能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shù)娜?。我們傳承工匠精神,傳承傳統(tǒng)文化,就是要每個人都能把事做好。說起來非常簡單,做起來則很復雜,甚至有些人連簡單的好事也辦不好。如果我們硬說某人連好事也做不好,好像是在故意埋汰他,實際上這個人對工作就是不認真不負責,那他能把好事辦好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認真負責,何愁不能成為匠人大師!我們不會要求每個人都成為匠人大師,但我們希望每個人做事都能認真負責,這個要求高嗎?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