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良
(青島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000)
創(chuàng)傷性脛骨骨髓炎具有病程長、復發(fā)率高以及感染難以控制的特點,病發(fā)時還會引起組織缺損等不良后果,由此可見,控制感染是治療該疾病的有效方式[1]。為進一步探究治療創(chuàng)傷性脛骨骨髓炎方式,本文重點研究抗生素骨水泥治療該疾病的臨床療效,具體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創(chuàng)傷性脛骨骨髓炎72例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介于18-63歲,均值(35.22±1.21)歲;病程:8個月至3.5年,均值(1.54±0.85)年。觀察組男19例,女17例;年齡介于17-62歲,均值(34.83±1.30)歲;病程:9個月至3年,均值(1.32±0.74)年。2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間可做對比討論。
對照組:經(jīng)負壓引流治療后,為改組患者實施局部抗生素灌注治療,治療方式如下:其一,為患者做藥敏試驗及分泌物培養(yǎng),根據(jù)檢測結果給對應的抗生素治療[2-3]。其二,術中要仔細將病灶清除干凈,將髓腔鉆通,使用事先備好的碘伏、雙氧水對該部分進行浸泡和沖洗;其三,術中注意為患者做細菌培養(yǎng),負壓引流治療后做好縫合工作,并將敏感抗生素生理鹽水溶液放入水管中;若觀察患者存在皮膚損傷,要及時處理,根據(jù)其實際情況做好骨折固定。最后,術后敏感抗生素藥物應用生理鹽水即可,通常情況下灌注21天[4-5]。
觀察組:該組同樣接受負壓引流治療,并結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療,方法如下:術前準備工作與對照組一致,待患者膿液量減少,給予患者鹽酸萬古霉素1 mg,并加入骨水泥20 g、聚甲基丙烯酸鉀酯試劑,待混合物顯示糊狀后,根據(jù)流程將至制成長度為0.7 cm骨水泥珠鏈,使用鋼絲將至連串在一起,便于觀察和后期取出;若患者骨折部位缺損較多,可將整團骨水泥填充與脛骨髓腔中,爾后行負壓引流治療,待健康息肉長出,可將珠鏈取出,做好植骨;術后隨訪時間30天[6-8]。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對照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患者經(jīng)治療后,患肢腫脹消失且無疼痛感創(chuàng)面完全愈合,經(jīng)X線片檢查顯示骨折愈合良好表示治療顯效;若患者上述癥狀得到有效改善提示治療有效;若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跡象則表示治療無效。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9.0軟件分析兩組患者數(shù)據(jù),其中計量資料用表示,展開t檢驗;計數(shù)資料(n,%)表示,展開檢驗;P<0.05表示對比差異顯著。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44%,明顯高于對照組77.78%,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表1。
隨著交通行業(yè)與工業(yè)的發(fā)展,每年骨折病例也在逐漸上升,其中脛骨骨折是最常見的骨折類型,創(chuàng)傷性脛骨骨髓炎多發(fā)于中青年人群中,具有病程長、復發(fā)率高的特點,伴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寒顫臨床表現(xiàn),不利于患者身體健康。有研究資料顯示,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療治療該疾病取得良好療效,有效促進患者康復[9]。以往創(chuàng)傷性脛骨骨髓炎僅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療,但療效并不令人滿意,很難講病灶徹底清除,殘余細菌形成壞死組織后對抗生素的滲透有一個抑制作用,長期療效并不明顯,這也是導致復發(fā)的因素之一[10-11]??股鼐植抗嘞磳︻A防和控制感染效果明顯,但臨床上應用不當也可能引起病原菌的生成,降低臨床療效??股毓撬嘤煽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的,發(fā)揮良好的支架及填充作用,為骨折遠期植骨打造足夠的空間,且在治療過程中又處于病灶范圍內(nèi),抗菌效果顯著,不會發(fā)生免疫反應,促進患者關節(jié)功能恢復。入組患者均接受負壓引流治療,對照組給予抗生素灌注治療,對改善患者創(chuàng)面感染有一定的效果;而觀察組則給予抗生素骨水泥治療,有效促進患者康復。本次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有效提示,抗生素骨水泥度對改善創(chuàng)面情況,促進膝踝關節(jié)功能恢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骨科中治療創(chuàng)傷性脛骨骨髓炎患者建議在負壓引流治療的基礎上結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療,療效確切,有效減少術后疼痛感。有效促進患者膝壞關節(jié)功能恢復,縮短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且達到良好的遠期效果,確?;颊呷蘸笳I?,值得臨床應用。
[1] 章曉云,陳躍平,龍飛攀,等.抗生素骨水泥治療創(chuàng)傷性脛骨骨髓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5,30(4):371-373.
[2] 劉光永.抗生素骨水泥結合抗生素在外固定治療創(chuàng)傷性脛骨骨髓炎的療效體會[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7,19(3):226-227.
[3] 張際平,葉頌霖,伍見峰.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聯(lián)合抗生素骨水泥鏈珠對脛骨創(chuàng)傷性骨髓炎的臨床療效評價[J].黑龍江醫(yī)藥,2016,29(4):720-722.
[4] 盧吉高,高書軍,徐斌,等.負壓封閉引流術聯(lián)合抗生素骨水泥鏈珠治療脛骨慢性骨髓炎臨床效果[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8(3):337-339.
[5] 趙生勤,覃萬安.VSD聯(lián)合抗生素骨水泥、皮瓣、外固定器治療創(chuàng)傷性脛骨慢性骨髓炎并皮膚軟組織缺損[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07(32):135-136.
[6] 韓大偉,張百明,葉靈超.抗生素骨水泥治療創(chuàng)傷性脛骨骨髓炎的創(chuàng)面愈合效果觀察[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7,22(04):673-674.
[7] 張新營,崔碩.對沖引流和封閉式負壓引流對骨髓炎的臨床療效比較[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7,33(07):44-46.
[8] 馬向偉.抗生素骨水泥鏈珠治療創(chuàng)傷性骨髓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3):116-117.
[9] 李鐘.VSD結合抗生素珠鏈植入法與抗生素液灌洗引流法治療慢性骨髓炎的臨床療效分析[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4.
[10] 陳肖健.負壓引流術聯(lián)合萬古霉素骨水泥植入治療慢性骨髓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21(02):231-233.
[11] 賈洪剛.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骨髓炎的臨床療效觀察[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