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凱 陳建華 張一兵
(1.廣西大學資源環(huán)境與材料學院 ;2.廣西高校礦物工程重點實驗室)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各行業(yè)對有色金屬的消費量也日趨增多,其中鉛、鋅金屬的使用格外廣泛。隨著國內(nèi)鉛鋅礦資源的不斷開采利用,對進口鉛鋅礦石進行選礦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某鉛鋅礦形成于某火山附近,組成復雜,具有嵌布粒度粗細不均和鉛、鋅品位較高但差別較大等特點,常伴生有金、銀等稀貴金屬[1]。
印尼某鉛鋅礦PbO和ZnO含量分別為3.87%、5.72%,主要金屬礦物為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黃銅礦,脈石礦物以石英、方解石、錫石、云母為主,其中鉛礦物以方鉛礦為主,多與早期閃鋅礦致密共生;鋅礦物以閃鋅礦為主。礦石化學多元素分析結(jié)果見表1。
表1 礦石化學多元素分析結(jié)果 %
方鉛礦和閃鋅礦可浮性都比較好,但二者分離比較困難[2],因此采用優(yōu)先浮選鉛的方法進行選礦試驗。其中鉛粗選調(diào)整劑為石灰,抑制劑為D82,捕收劑為3418A,起泡劑為MIBC;浮鉛尾礦鋅粗選中活化劑為硫酸銅,捕收劑為丁基黃藥,起泡劑為2#油。條件試驗流程見圖1。
圖1 條件試驗流程
2.1 磨礦細度試驗
為獲得較好的浮選指標,確定合適的浮選粒度十分關鍵。磨礦細度粗能耗低,鉛粗精礦產(chǎn)率較高,但鉛品位低,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該礦產(chǎn)資源[2];磨礦細度細耗能較高,礦石容易出現(xiàn)泥化現(xiàn)象,不利于獲得較為理想的浮選指標[3-4]。鉛粗選磨礦細度條件試驗結(jié)果見表2。
表2磨礦細度試驗結(jié)果%
磨礦細度(-0.074mm)產(chǎn)品產(chǎn)率品位PbZn回收率PbZn76鉛粗精礦18.0817.2017.2072.1549.28尾礦81.920.415.4227.8550.72原礦100.004.316.31100.00100.0082鉛粗精礦12.5428.2410.9082.1621.66尾礦87.460.375.5817.8478.34原礦100.004.316.31100.00100.0084鉛粗精礦10.6117.2010.9042.3418.33尾礦89.390.415.5857.6681.67原礦100.004.316.31100.00100.00
從表3可知,隨著磨礦細度的增大,鉛粗精礦回收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趨勢。當磨礦細度為-0.074 mm 82%時,鉛回收率達到最高值,鋅回收率相對處于較低值,因此確定磨礦細度為-0.074 mm 82%。
2.2 鉛優(yōu)先浮選試驗
2.2.1 鉛粗選調(diào)整劑試驗
石灰是最常見的硫化礦物浮選調(diào)整劑,能有效抑制黃鐵礦、閃鋅礦等上浮,明顯改善浮選環(huán)境,提高鉛精礦質(zhì)量。在磨礦細度-0.074 mm 82%的條件下,固定其他條件不變,進行鉛粗選石灰用量試驗,結(jié)果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石灰用量為1 kg/t時,鉛粗精礦回收率最大為74.29%;此后增大石灰用量,鉛粗精礦回收率有下降趨勢。說明石灰用量過大會抑制鉛礦物上浮,因此選擇石灰用量為1 kg/t。
表3 石灰用量試驗結(jié)果
2.2.2 鉛粗選抑制劑用量試驗
抑制劑對于鉛、鋅分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試驗采用能有效抑制含鋅礦物的D82作為抑制劑。固定其他條件不變,在磨礦細度-0.074 mm 82%、石灰用量1 kg/t的條件下進行D82用量試驗,結(jié)果見表4。
表4 抑制劑D82用量試驗結(jié)果
表4表明,隨著D82用量的增加,粗精礦鉛品位與回收率都呈上升趨勢,鋅品位與回收率呈下降趨勢。當D82用量為1 000 g/t時,粗精礦鉛品位與回收率均較高;繼續(xù)增大用量,鉛品位與回收率都有所下降,鋅回收率則有小幅度提升,因此選擇D82用量為1 000 g/t。
2.2.3 鉛粗選捕收劑試驗
鉛優(yōu)先浮選的關鍵是捕收劑的選擇[3]。通過對比黑藥與3418A兩種捕收劑選別效果,發(fā)現(xiàn)3418A具有用量少、回收率高的特點。固定其他條件不變,在磨礦細度-0.074 mm 82%、石灰用量1 kg/t、D82用量1 000 g/t的條件下進行鉛粗選捕收劑用量試驗,結(jié)果見表5、表6。
表5、表6表明,黑藥作鉛粗選捕收劑時,在用量為20 g/t時,鉛粗精礦回收率最高,為81.98%,鉛品位也較高,為36.69%。 3418A作捕收劑時,用量為5 g/t時,鉛粗精礦品位和回收率分別為40.51%、79.80%。說明3418A相比黑藥能顯著提高鉛浮選指標,因此選擇捕收劑3418A用量5 g/t。
表5 黑藥用量試驗結(jié)果
表6 3418A用量試驗結(jié)果
2.3 鋅粗選活化劑與捕收劑試驗
優(yōu)先浮選鉛的過程中加入了石灰和鋅礦物抑制劑,因此鋅浮選前必須加活化劑活化含鋅礦物,并通過試驗確定采用硫酸銅作活化劑、丁基黃藥作捕收劑對浮鉛尾礦進行鋅浮選,最佳藥劑制度為硫酸銅用量1 500 g/t,丁基黃藥用量300 g/t,起泡劑2#油用量40 g/t。
2.4 閉路試驗
在條件試驗的基礎上,進行磨礦—優(yōu)先浮選鉛—鋅浮選、中礦順序返回閉路試驗,流程見圖2,結(jié)果見表7。
表7 閉路浮選試驗結(jié)果 %
表7表明,原礦磨礦至-0.074 mm 82%,經(jīng)1粗3精2掃優(yōu)先浮選鉛—1粗2精2掃浮鉛尾礦選鋅閉路流程選別,可獲得鉛品位68.23%、回收率83.27%的鉛精礦和鋅品位1.35%、回收率81.62%的鋅精礦,鉛、鋅互含程度很小。
圖2 閉路浮選試驗流程
(1)印度尼西亞某鉛鋅礦石鉛、鋅品位分別為4.31%、6.31%,主要有用礦物方鉛礦、閃鋅礦等。其中方鉛礦與閃鋅礦呈細粒浸染狀嵌布,共生關系密切,且粒度較細,分布不均勻,鉛、鋅分離難度較大。
(2)控制磨礦細度-0.074 mm 82%,既能達到適宜的單體解離,又不易出現(xiàn)過磨、泥化,有利于浮選指標的提高。鉛優(yōu)先浮選以石灰作調(diào)整劑、D82作鋅礦物抑制劑、3418A作捕收劑,鋅浮選以硫酸銅作活化劑、丁基黃藥作捕收劑,1粗3精2掃優(yōu)先浮選鉛—1粗2精2掃浮鉛尾礦選鋅閉路流程可獲得鉛精礦品位68.23%、回收率83.27%和鋅精礦品位1.35%、回收率81.62%的良好指標,鉛、鋅互含程度很小,實現(xiàn)了該礦石鉛、鋅的有效回收與分離。
[1] 王 蓓,孫廣周,楊曉峰,等.印尼某地難分離銅鉛鋅多金屬礦選礦技術研究[J].有色金屬:選礦部分,2010(6):5-8.
[2] 魏宗武,陳建華,艾光華,等.硫化鉛鋅礦無氰浮選工藝流程及技術進展[J].礦產(chǎn)保護與利用,2007(4):39-44.
[3] 楊 瑋,覃文慶,張建文.湖南某鉛鋅礦浮選試驗研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0(6):28-31
[4] 李天霞.某難選鉛鋅礦浮選分離試驗研究[J].有色礦冶,2013(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