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 爾
“剪彩”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源于西歐。古代,西歐造船業(yè)比較發(fā)達,每次新船下水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為了防止人群擁向新船而發(fā)生意外事故,船家會在離海岸較遠的地方,用繩索設(shè)置一道防線,等新船下水典禮就緒后,就剪斷繩索讓觀眾參觀。后來繩索改為彩帶,人們就給它起了“剪彩”的名稱。
另一種說法源于美國。1912年,美國一家大百貨商店將要開業(yè),老板為了討個吉利,一大早就把店門打開,并在門前橫系一條布帶,以引人注目??墒牵驮陂_店前一刻,老板10歲的小女兒牽著一條小哈叭狗從店里竄出來,無意中碰斷了這條布帶。頓時,在門外久等的顧客,魚貫而入,爭相購買貨物。
不久,老板又開一家新店,他又讓其女兒有意把布帶碰斷,果然又財源廣進。于是,人們認為小女兒碰斷布帶的做法是一個好兆頭,群起效仿,并用彩帶代替布帶,用剪刀剪斷彩帶來代替小孩碰斷布帶,如此沿襲下來,就成為今天盛行的“剪彩”儀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