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吳金凱
摘要:為深入研究交通違章行為影響因素以及各個因素之間的作用關系,從慢行交通參與者、機動車和監(jiān)管以及駕校層面建立交通違章行為影響因素的指標體系。采用解釋結構模型(ISM)分析各影響因素的相互作用,建立3級解釋結構模型。結果表明:表層直接影響因素主要涉及尊法意識淺薄、圖方便、從眾心理、違章成本低、省時間,潛在間接影響因素主要為受教育程度、目標建筑、習慣心理、僥幸心理、交通標志設置,深層根本影響因素依次為監(jiān)管力度、應試教育。給參與交通的社會各界人士一些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交通違章:行為:解釋結構模型(ISM)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中國開始推行“以車為本”的理念。然而,中國人口數(shù)量的龐大,導致車輛數(shù)量逐年上升,進而引發(fā)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伴隨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交通安全問題已成為大眾的熱點話題。所以探索交通違章行為因素,找到各因素之間的關系,給社會各界一定的建議就顯得尤為重要。
研究交通違章行為的學者頗多,學者孫迪認為交通設施設計會影響違章行為。學者孫世君認為信號交叉口是誘發(fā)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學者錢田梓認為行人在交通過程中是一個很重要的交通違章行為因素。
影響交通違章行為因素是多方面的,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就構成了一個系統(tǒng)結構,但難以確定這些因素如何層次化的影響交通違章行為的?基于以上問題,本研究首先通過國內外文獻總結出較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建立指標體系,然后采用解釋結構模型(Interpretatlon structure model,以下簡稱ISM),找出行為影響因素之間層次關系,為更有效的解決交通違章行為、促進社會健康發(fā)展建立科學依據(jù)。
一、影響交通違章行為因素分析
經調查和查閱國內外文獻總結出交通違章行為影響因素14個,后經過專家評審,總結出交通違章行為影響因素12個(見表1)。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交通慢行參與者。交通慢行參與者主要是指行人及非機動車。違章因素體現(xiàn)在:尊法意識淺薄、圖方便、從眾心理、受教育程度、目標建筑。行人出行表現(xiàn)很隨意,車輛少或者速度慢就可以隨便過馬路,為了圖方便節(jié)省時間節(jié)省體力很少走斑馬線,當有人帶頭、集體過馬路現(xiàn)象就會出現(xiàn),受教育程度會影響行人及非機動車駕駛人如何過馬路,目標建筑指行人要到達的目的地,目標建筑的方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行人是否遵守交通規(guī)則。
機動車司機,機動車違章因素體現(xiàn)在:習慣心理、違章成本低、省時間、僥幸心理。習慣心理指的是司機習慣性開車時打電話聊微信,違章駕照就被扣幾分、罰款,并沒有多大的影響,所以違章成本低,司機就肆無忌憚,為了省時間圖方便在沒有監(jiān)控的地方就隨便拐彎掉頭,在不影響正常行駛的情況下,駕駛有問題的車輛表現(xiàn)司機的僥幸心理,
交通監(jiān)管部門及駕校教育。主要包括:監(jiān)管力度、應試教育、交通標志設置。監(jiān)管力度松懈就會促使交通違章行為嚴重,駕校對學員的教育只是膚淺的應試教育,并沒有讓學員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交通信號燈的設置時間長短等。
二、基于ISM的交通違章行為影響因素的模型構建
本文采用解釋結構模型的分析方法,在已知的系統(tǒng)要素之間的復雜散亂的關系下利用解釋結構模型對各復雜因素的關聯(lián)程度進行分析,得出系統(tǒng)內部要素之間的結構關系。
(一)確定鄰接矩陣
在列出12個影響因素的基礎上(見表1),通過專家打分和訪談分析法,判斷出交通違章行為影響因素之間的作用關系,建立鄰接矩陣A,矩陣中元素Aij為“1”,表明Si對Sj有影響,元素Aij為“0”,表明Si對Sj沒有影響。據(jù)此,可以確定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圖,即鄰接矩陣(見圖1)。
(二)生成可達矩陣
根據(jù)布爾矩陣運算規(guī)則:0+0=0,0+1=1,1+0=1,1+1=1,0×0=0,0×1=0,1×0=0,1×1=1,由鄰接矩陣A與單位矩陣I求和,并對(A+I)進行冪運算,直至(A+I)K-1≠(A+I)K=(A+I)K+1時,矩陣M=(A+I)K即為可達矩陣。經過運算,當K=4時,符合上述公式。
(三)劃分各因素的層級因素
根據(jù)可達矩陣先找出所有能夠被Si影響的要素所構成的集合(可達集R(Si)),然后找出所有能影響到Si的要素所構成的集合(先行集A(Si)),最后找出Si能夠影響的和影響Si的共同要素構成的集合(共同集c(Si)),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依據(jù)R(Si)=C(Si)的計算規(guī)則規(guī)則,劃分交通違章行為影響因素的層級,即可達集等于共同集的方式進行層級劃分,經計算的結果為:L1={S1,S2,S3},L2={S4,S5,S6,S12},L3={S10,S11}。
(四)建立解釋結構模型
依據(jù)上文運算與分析結果,得出影響交通違章行為因素的解釋結構模型,如圖2所示。
三、影響交通違章行為因素的層級分析
上述交通違章行為影響因素體系是一個可以分為三個層級的結構模型,這三個層次反映了交通違章行為影響因素的內部邏輯關系,因此,給予以下的模型解釋。
第一層為表層直接因素,主要為交通慢性參與者,包括:尊法意識淺薄、圖方便、省時間、違章成本低、從眾心理。心理影響行為,不管是圖方便還是節(jié)省時間亦或是從眾心理都是直接影響交通違章的重要因素,同時,尊法意識淺薄更是火上澆油。
第二層為潛在間接因素。主要為受教育程度、目標建筑、習慣心理、僥幸心理、交通標志設置。很顯然尊法意識淺薄是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導致的,而目標建筑又直接影響了行人心理,怎么走路程最短,紅綠燈設置時間長短的問題直接回影響行人是否會圖方便節(jié)省時間。
第三層為深層根本因素。包括:應試教育、監(jiān)管力度。所有的違章泛濫行為都是由于前期的教育不夠或者是監(jiān)管力度不夠大導致的,教育不夠從根本上就意識不到違章的嚴重性,監(jiān)管力度不夠大更是讓交通參與者為所欲為。
四、結語
針對現(xiàn)階熱點話題“交通違章行為”,在諸多影響交通違章行為因素中從慢行交通參與者、機動車和監(jiān)管及駕校三個視角進行交通違章行為影響因素的構建。
表層直接影響因素多為交通慢行參與者影響因素。行人是交通違章行為重點影響因素,人是交通中占第一位的,受法律保護,而違章行為又恰恰是人造成的。所以政府要定期給市民做尊法意識的宣傳改善他們的心理。
潛在間接影響因素多為機動車影響因素。機動車是交通重要對象,機動車司機的行為需要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司機要文明行車,減少麻煩的發(fā)生,需要政府監(jiān)管力度加強,同時也需要加強司機安全意識,大力宣傳。
深層根本影響因素多為監(jiān)管及駕校影響因素。政府要合理設置交通標志,加重對違章行為的懲罰,駕校也不應是應試教育,而是應該讓學員明白違章的嚴重性,從根本上杜絕違章行為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