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錦炎 陳瑞元
圖片拍攝于成都彭鎮(zhèn)茶館,作者非常大膽地運用大面積的暗調層次作為前景,主體人物表情和狀態(tài)的抓拍也恰到好處,一杯清茶,老人在悠閑地修著正在售賣的煙斗,充分地烘托出茶館周圍緩慢的生活節(jié)奏,后期制作的思路是平衡好圖片的影調,再為圖片渲染青綠色調,通過較為特殊的色調來顛覆以往大家對彭鎮(zhèn)茶館圖片的視覺審美疲勞。打開圖片進到PS自帶的Camera Raw,在基礎調整界面調整色溫+5、色調-38,可快速地做出好看的黃綠色調。選擇“徑向濾鏡”調整工具,可削弱環(huán)境的亮度突出主體。用畫筆工具,涂抹圖片中還需要加暗的局部區(qū)域,可修飾圖片局部的細節(jié)。選擇“細節(jié)”調整界面,在“減少雜色”中設置參數(shù),減少了明亮度噪點,之后在PS進一步控制了局部影調,并銳化了照片。
1.在Camera Raw插件中,“畫筆”調整工具可以靈活地修飾圖片影調局部細節(jié)。2.在Camera Raw插件中,“徑向濾鏡”調整工具可以幫助圖片加強影調突出主體。
打開Camera Raw插件,在基礎調整界面調整色溫+5、色調-38,一步實現(xiàn)了漂亮的黃綠色調。再調整曝光調整+1.15、對比度調整+15、高光-53、陰影+72、清晰度+28,裁剪圖片構圖。通過這一步驟調整目的是平衡整體影調,初步調整圖片色調。
在Camera Raw中選擇“徑向濾鏡”調整工具,為圖片制作一個橢圓形選區(qū),選區(qū)大小、方向可以通過控制鈕調整。在徑向濾鏡調整窗口調整曝光-2.40、對比度+24、飽和度-32,效果選擇外部。通過這一步驟調整目的是為削弱環(huán)境的亮度突出主體。
修局部影調。在Camera Raw插件中選擇“畫筆”工具,畫筆工具記憶了上一步驟徑向濾鏡的調整參數(shù)曝光-2.40、對比度+24、飽和度-32,在這種調整參數(shù)基礎上用畫筆涂抹圖片中還需要加暗的局部區(qū)域,修飾圖片局部的細節(jié)。
原片很有潛力,值得精細加工,除了做彩色之外,做成黑白也是不錯的選擇,老手藝人,用黑白表現(xiàn),更有歷史感。做成黑白有多種方法,我介紹給大家一種用Lab顏色,刪除“a通道”,把原圖制成黑白影調的辦法,這樣的黑白效果比較通透。之后,我通過曲線,結合蒙版,用橡皮擦工具編輯蒙版,控制局部影調的明暗。使視覺中心部分最突出,主要陪體弱化一下,次要陪體全部壓暗。很多人不知道橡皮擦工具能編輯蒙版,可能會用畫筆工具,其實橡皮擦也是可以的,這個要看個人習慣而定。最后,我還用“漸變映射”調整圖層,色階調整圖層,設置合適的參數(shù),控制了照片中間調的反差和整體影調的分布。
1.通過“編輯/變換/變形”命令,校正畫面垂直線。兩次構圖裁剪成方構圖,突出人物主體。
2.通過“圖像/模式/Lab顏色”命令,并在“通道”面板,刪除“a通道”,把原圖制成黑白影調。
3.通過控制“曲線”調整圖層和“漸變映射”調整圖層,增強黑白影調反差。
在校正畫面、裁成方構圖之后,執(zhí)行“圖像/模式/Lab顏色”命令。點擊“通道”面板,再刪除“a通道”,把原圖制成黑白影調。執(zhí)行“圖像/調整/曲線”命令,曲線往上提,壓暗畫面確定,在Lab顏色下,曲線是反的。
蓋印圖層,添加“漸變映射”調整圖層,
選擇“前景色黑到背景色白漸變”,將圖層不透明度為50%,以增加黑白影調反差對比。再添加“色階”調整圖層,將白滑塊調整至219,以適當提亮畫面。這樣全圖調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