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許娜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私家車進入了越來越多的人的家庭之中。為了降低城市污染,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必須對汽車尾氣排放進行嚴格的檢測和控制。本文對簡易瞬態(tài)工況法的測量原理以及常見問題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論述,就如何確保測量值準確性的這一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希望能對大氣環(huán)境的保護工作提供有利的幫助,有效地改善城市污染的狀況。
關鍵詞:汽車尾氣;檢測裝置;檢測方法
引言
眾所周知,汽車尾氣中含有多種化合物,其中多數是對人體和空氣有害的,例如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會導致空氣中的臭氧濃度增加,排放的顆粒物攜帶大量病菌,極易傳播疾病,碳氧化合物經過日光照射會產生有刺激性的氣體,損傷人體的呼吸道黏膜系統。我國的機動車尾氣排放特點明顯,短期、大量、集中排放,局部污染非常嚴重,因此我們應該對機動車尾氣檢測問題予以足夠的重視并盡快找到機動車尾氣防治措施。
1汽車尾氣遙測裝置結構和功能
汽車尾氣遙測裝置是一種基于單波非色散紅外(NDIR)和漫反射技術的機動車尾氣遙測設備,包括尾氣檢測單元、抓拍檢測觸發(fā)系統、獨立光源。其中獨立光源用于發(fā)射調制后的中紅外光,采用漫反射的形式使空域內充滿均勻的紅外光;通過尾氣檢測單元前端的平凹透鏡匯聚,當經過車輛所排放的尾氣煙團出現在光路上時,改變了紅外光的強度,由此實現對排放氣體的檢測;當車輛抓拍檢測觸發(fā)系統檢測道路有來車時,將車輛信息通過傳輸線發(fā)送給尾氣遙測單元,該單元將檢測到的尾氣信息和車輛信息進行數據整合疊加,經數據傳輸接口,通過傳輸網絡傳輸到中心控制平臺。如圖1所示,設備采用漫反射的形式,安裝調試靈活,1尾氣檢測單元和2獨立光源可以安裝于道路上方的橫梁處,采用俯射的形式,也可以安裝于行車道的兩側,采用對射的形式。2獨立光源發(fā)射調制后的中紅外光,采用漫反射的形式使空域內充滿均勻的紅外光。當11車輛抓拍檢測觸發(fā)系統檢測道路有來車時,將車輛信息通過13傳輸線發(fā)送給尾氣遙測單元,遙測單元將檢測到的車輛尾氣信息疊加到抓拍的車輛信息后,經14數據傳輸接口,通過3傳輸網絡傳輸到中心控制平臺。如圖2所示,由于采用的是漫反射的形式,所以通過2獨立光源所發(fā)射出的紅外光在空間上是面向各個方向且分布均勻,而被檢測車道的光路,通過1尾氣檢測單元前段的平凹透鏡匯聚于12尾氣遙測單元。當經過車輛所排放的尾氣煙團出現在光路上時,改變了光路強度,從而實現對排放氣體的檢測。且內部設計參考基準通道,能夠濾除掉環(huán)境氣體因素的影響,使測量數據更加準確。
2我國機動車尾氣檢測方法
2.1雙怠速檢測法
使用雙怠速檢測法對機動車尾氣進行檢測的時候,應該在機動車處于空擋的情況下進行,進行檢測之前應該使用測量儀器獲取汽車發(fā)動機的轉速,然后從汽車發(fā)動機規(guī)定怠速轉速提升到相對較高的轉速上,接著恢復到規(guī)定怠速,通過測量汽車高轉速和怠速時的CO和碳氫化合物濃度值來判定車輛是否合格。
2.2簡易工況檢測法
簡易工況檢測法又可以細分為穩(wěn)態(tài)工況法、瞬態(tài)工況法和簡易瞬態(tài)工況法,其中穩(wěn)態(tài)工況法是現實檢測中運用最多的一種檢測方法,穩(wěn)態(tài)工況法具有檢測數據準確,檢測技術性強和流程相對復雜的特點,因此使用該種方法進行檢測的時候應該加強對檢測人員的培訓和管理:第一,檢測過程要符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要求,嚴格按照檢測步驟進行檢測;第二,在檢測過程中保證檢測車輛的安全性,嚴禁對有質量問題的車輛實施檢測;第三,加強對檢測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使檢測人員數量掌握檢測步驟和標準,對設備的維護以及數據的分析都有一定的了解;最后,要加強對檢測工作的管理,嚴格按照質量體系要求對汽車尾氣濃度進行檢測。
2.3不透光煙度法
采用不透光煙度法對車輛排放造成的污染進行監(jiān)測和測定時首先要按照相關的要求安裝儀器,接著接通電源開關使儀器進入顯示界面并開始預熱,然后進行自由加速試驗,同時對尾氣進行煙度檢測。使用不透光煙度法進行檢測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將取樣探頭插入所測車輛的排氣管時應該注意插入的深度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情況下應該插入排氣管內30cm,檢測過程中,油門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要求,快速連續(xù)的將油門踩到斷油狀態(tài)。
3汽車尾氣排放治理的基本思路
3.1法規(guī)與標準的制定
首先需要制定相關法規(guī)和標準,我國已經制定并頒布了對新車從國一至國六的各個階段的標準,各省也根據本省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在用車排放標準。已經實施的在用車排放檢測方法主要包括遙感測量(主要針對路上行駛的車輛,也就是加強路檢)和定期的周期檢測(包括安檢和排放檢測),俗稱年檢。根據機動車的排放特點和大氣污染的控制需求,汽油車的排放檢測方式已經從雙怠速法發(fā)展為簡易工況法,加強了對NOx的控制。柴油車從簡單的自由加速時煙度檢測發(fā)展到簡易工況法(加載減速法),檢測柴油車在最大載荷工況下的炭煙(顆粒物)排放,根據大氣污染控制的需要,正在修訂的在用柴油車標準中已加入NOx的檢測。
3.2車載診斷系統的應用
早期的車載診斷系統(也被稱為OBD-I)是隨著發(fā)動機電子控制系統的發(fā)展而誕生的,它是汽車制造商為方便診斷發(fā)動機管理系統出現的故障,判定并由此記錄相關故障碼,便于維修人員快速準確進行維修而設計的。由于各制造商的發(fā)動機控制軟件不同,通信協議不同,不同車輛都需要各自專用的診斷儀和配套軟件。美國EPA(環(huán)境保護署)為加強對汽車尾氣排放物的控制和監(jiān)管,在車載診斷系統的基礎上,于1996年正式頒布并實施了OBD-II(車載診斷系統)的標準和相關技術要求。歐洲也隨后頒布了類似的標準(EOBD)。在標準中對涉及汽車尾氣排放物的監(jiān)測內容、方式、通信協議、數據連接口(DLC)安裝位置和PIN腳使用、故障碼定義以及故障指示燈(MIL)等內容都進行了詳盡規(guī)定。特別要強調的是,該系統不僅可偵測和判斷已發(fā)生的故障,還能偵測和判斷與排放可能超過標準要求相關的故障(包括性能參數的偏移)。另一個強制性的要求是該系統必須可使用市場上可購買到的通用型診斷儀進行檢測,這就統一了標準要求并開放了影響排放的故障檢測通道,最大范圍地擴大了監(jiān)督、檢測和維修的便捷性,經驗表明這是一種方便和有效的方式。隨著汽車技術的發(fā)展,車載診斷系統也在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除了偵測和判定方式、故障碼的擴充(如合理性的判定等)和更清晰的定義等變化外,為了更方便準確地監(jiān)測,還增加了排放控制系統監(jiān)測頻次的要求。
結語
作為威脅生態(tài)環(huán)境及人類健康的重要污染源,汽車尾氣排放過量的問題已成為如今社會最為突出,且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這種環(huán)境下,為了改善城市的環(huán)境質量,還子孫后代一片綠水青山,我國環(huán)保檢測機構和管理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其中包括提高檢測人員的工作能力和責任意識,嚴格規(guī)范他們的操作流程,讓污染物排放檢測發(fā)揮其真正的作用,實現降低污染指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超,建軍,張志磊,劉弘.機動車尾氣檢測技術及污染防治對策[J].化工設計通訊,2018,44(02):201.
[2]郭忠軍.盤錦市機動車污染現狀評價、預測及防治對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
[3]潘曉宇.機動車尾氣的檢測技術與污染防治[J].江西建材,2015(18):294+298.
(作者身份證號碼:330681198509178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