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鳳 王浩
水稻倒伏一直是影響水稻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許多高產水稻品種因植株高、莖桿弱等原因容易倒伏而不被所種植戶選擇;除品種因素外,水稻倒伏還與環(huán)境條件、栽培措施密切相關。水稻化控劑是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可調控水稻生理生化過程,促進細胞分裂和組織分化,抑制頂端優(yōu)勢,調控營養(yǎng)生長及時向生殖生長轉變,增強抗低溫能力,增加葉綠素含量,延緩葉片和植株衰老,光合作用增強,同化物積累和運輸加快,促進結實,增強植株抗病、抗倒伏能力,提早成熟。本試驗旨在研究抗倒增產劑在水稻上抗倒伏的效果及其對產量的影響。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設在青龍山分公司科技示范園區(qū),土壤類型為草甸白漿土,基本肥力:pH值6.1, 堿解氮205.21 mg/kg 、有效磷10.26 mg/kg、速效鉀110.915mg/kg 、有機質29.68g/kg,土壤肥力中等,質地為粘土,地勢平坦。4月7日播種,5月9日插秧,其它管理同常規(guī)。
1.2 供試藥劑及品種
1.2.1 供試品種:墾鑒稻 6 號
1.2.2 供試藥劑
處理1:15%多效唑,江蘇建農農藥化工有限公司;
處理2:噸田寶,哈爾濱市大田豐源農業(yè)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提供;每畝地用噸田寶30 ml 對水 15~20 kg 進行噴施;
處理3:50%矮壯素,河南省安陽市全豐農藥化工有限公司;抗倒增產劑,多效唑。
1.3 試驗處理
共設4個處理,以不噴任何化控藥劑為對照,不設重復,每個處理面積為300m2。各處理具體如下:
1.4 調查項目
選擇有代表性的連續(xù)10穴,每穴取1株主穗,共取10株,調查株高、每個伸長節(jié)間長度、莖基寬、穗長。選有代表性的植株(每個處理取2穴)分別調查每穗粒數、結實率、千粒重。于水稻成熟期每個處理取2點,每點取1平方米測產,調查株高、平方米收獲穴數、平方米收獲穗數。
1.5 主栽技術
1.5.1 施肥
施肥比例:氮肥按基:蘗:促花:保花肥為4:3:1:2的比例施用;磷肥全部用作基肥施用;鉀肥50%用作基肥,50%用作穗肥。
肥料品種:尿素(N含46%)、磷酸二銨(N含18%、P2O5含46%)、氯化鉀(K2O含60%)。
施肥時期:基肥在水整地時施用,氮肥用量為投入總量的40%,磷肥全部投入,鉀肥投入50%;蘗肥在水稻插秧后7-15天施用,用量為氮肥總量的30%;促花肥施用在7.5葉期,用量為氮肥總量的10%,鉀肥總量的50%;保花肥施用在10.1-10.5葉期,用量為氮肥用量的20%。
1.5.2 灌溉
水層管理以滿足“壯根、增溫、通氣、節(jié)水”等促進生育的要求。 插秧時池內保持花達水,插秧后水層保持苗高的2/3 水扶苗,返青后 ,水層保持3~5 cm,增溫促蘗。 10 葉期后,采用干干濕濕的濕潤灌溉法,增加土壤的供氧量,促進根系下扎。 當田間莖數達到計劃莖數的80% 時 (6 月 28 日到 7 月8 日),對長勢過旺、較早出現(xiàn)郁閉、葉黑、葉下披、不出現(xiàn)拔節(jié)黃的地塊撤水曬田7~10 d,相反則不曬 ,改為深水淹。水稻減數分裂是水稻一生中對低溫最敏感的時期,為防御低溫冷害,當預報有17℃以下低溫時,灌15 cm 深水層護胎。 其余時間采取干干濕濕以濕為主的間歇灌溉,養(yǎng)根保葉,活稈成熟。 每次灌水4~5 cm,自然落干后再灌水,黃熟期停水。
1.5.3 防治病蟲草
防治雜草:根據不同的雜草群落選擇除草劑,最有效的殺滅雜草,可用丁草胺加草克星或芐嘧磺隆等藥劑防除雜草。
防治稻瘟病:以預防為主, 加強預測預報,控制發(fā)病中心。 根據氣候條件在 7 月初每公頃用使百克或施寶克進行藥劑防治稻瘟病。
防治潛葉蠅:對發(fā)生潛葉蠅的地塊,每公頃用40%氧化樂果乳油 750 g,對水 450 kg 噴霧。 施藥前將水撤至5 cm,1 d 后灌正常水。
防治負泥蟲:每公頃用 2.5%敵殺死乳油 225~300 ml,兌水 225~300 kg 噴霧,或用其他殺蟲劑進行防治。
2 氣象資料
2013年無霜期為146天,活動積溫2758.9℃,今年的氣候因素見表2,3-4月份的氣溫較低,降雨量偏多;5月份氣溫為14.3℃,較往年的氣溫較低,但5月份降雨量相對較大,對秧田機械插秧會有一定的影響;6、7、8月份的氣溫相對穩(wěn)定,平均氣溫為20℃,8月份的降雨量較大,降雨量達到全年中最大量,達到194.3mm,相比往年較高,此月份水稻正處于灌漿;9月份溫度逐漸下降,低溫少雨的天氣有利于水稻的成熟和收獲。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化控藥劑對植株性狀的影響
3.1.1 各處理株高、伸長節(jié)間長度和莖基寬比較分析
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各處理的株高都比對照低,各處理中,噴施化控藥劑處理的株高均比噴施對照的株高矮,說明分別在拔節(jié)期和抽穗期噴施藥劑,可以明顯降低水稻株高;各處理穗長與對照沒有明顯差異,噴施化控藥劑的處其節(jié)間長度在倒一節(jié)和倒二節(jié)上無明顯,但倒三和倒四節(jié)上的效果比較明顯,試驗結果表明:噴施矮壯素的處理在降低水稻各節(jié)間長度上有一定的效果。
3.1.2 水稻產量的影響分析
可以看出,噴施多效唑和矮壯素的2個處理增產效果不明顯,產量與對照基本持平。噸田寶處理每畝增產6.3公斤,可見,噴施化控劑不會對水稻產量產生影響,選擇合適的化控藥劑還會達到增產的效果。
4 結論
4.1 使用多效唑、噸田寶和矮壯素的處理均可降低水稻株高,縮短伸長節(jié)間長度,增加莖基寬,增強水稻抗倒能力,其中矮壯素在縮短水稻節(jié)間長度的效果上要略好于多效唑和噸田寶處理。
4.2 噴施噸田寶處理每畝增產6.3公斤。多效唑和矮壯素處理的產量與清水對照的產量基本持平,增產效果不明顯??梢妵娛┗貏┎粫λ井a量產生明顯的影響。
4.3 上述結論僅為一年的試驗結果,沒有年際間的重演性,供試藥劑的應用效果有待于今后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