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東明
一、 玉米螟病害加劇影響因素
1、 氣候因素
玉米螟相關蟲態(tài)生長適宜溫度為25℃左右,而在玉米生長期間大多數(shù)溫度均在22℃左右,同時在溫度符合玉米螟生長的基礎上,越冬玉米螟幼蟲大多通過咬食潮濕的莖稈進行化蛹,在六月下旬整體空氣濕度較大,這就導致整體玉米螟的產卵量大大增加,特別是在相對濕度大多70% 以上時,玉米螟產卵量得到全面最高峰。
2、 種植密度
在玉米種植面積一定的情況下,若其種植密度增加將會導致整體秸稈轉化率下降,進而促使蟲源基數(shù)增加?,F(xiàn)階段玉米種植密度由以往的4.3*104株/hm2上升到5.4*104/hm2,玉米種植密度的增加導致玉米植株間空氣濕度上升,從而為玉米螟生長提供了一定的便利,玉米螟生長存活率大大增加。
3、 防治措施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種植人員并沒有正確認識玉米螟對玉米植株生長的危害,從而導致大多數(shù)玉米種植人員沒有在玉米螟蟲害發(fā)生前期進行有效的可行性防治評估,更不用說針對玉米螟的專用防治措施,而由于玉米螟大多以玉米心葉為食,這就導致常規(guī)的藥劑噴施并不能法規(guī)良好的效用,從而促使2代玉米螟危害持續(xù)增加。
二、 赤眼蜂玉米螟生物防治措施
1、 赤眼蜂釋放時間及數(shù)量控制
根據(jù)玉米植株生長特點,可選擇在六月中下旬左右進行放蜂區(qū)域的制定,然后在位置一定的情況下加大對玉米螟化蛹、羽化情況的觀測。然后在玉米螟化蛹率為20.1%后的一個星期內為玉米螟產卵前期,這種情況下進行首次赤眼蜂釋放可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由于玉米螟寄生產卵速率較快,可在首次放蜂一個星期后進行復次放蜂,對玉米螟產卵高峰時期進行針對防治。
赤眼蜂釋放數(shù)量直接影響了玉米螟防治效果,而根據(jù)玉米螟不同生長階段需進行赤眼蜂釋放數(shù)量的適當調整。如在玉米螟首次釋放時,需選擇赤眼蜂釋放數(shù)量在7001頭,而在赤眼蜂再次釋放時需控制赤眼蜂數(shù)量在8001頭左右。在整體玉米螟防治期間,應盡量控制整體赤眼蜂釋放數(shù)量在1.51*104頭/hm2左右。在具體赤眼蜂釋放數(shù)量控制時應主要結合赤眼蜂卡羽化率、寄生率等因素,同時結合玉米螟產卵時期數(shù)量變化,可進行放蜂點的設置,一般為1-4個,需在玉米螟產卵初期一個星期內進行一次釋放,具體釋放密度為2.1*104/hm2。
2、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釋放措施
由于赤眼蜂卵寄生的特點,只有在玉米螟產卵期間進行釋放才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玉米螟防治期間進行玉米螟產卵時期的預報非常重要。在具體的玉米螟防治過程中進行玉米螟成蟲生長習性、產卵習性、落卵數(shù)量、落卵規(guī)律等情況進行統(tǒng)一分析,可為整體防治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力的依據(jù)。從五月中旬開始,可每間隔一個星期進行越冬代玉米螟的化蛹情況調查,以玉米螟化蛹率達到20.1%為指標。可在玉米種植范圍內按東、南、西、北、中部等幾個方向進行玉米螟觀測點的設置,每次勘測期間可選擇30株玉米植株進行桿徑剝離分析,然后分別統(tǒng)計玉米勘測棵數(shù)及玉米螟幼蟲數(shù)量,最后統(tǒng)一計算玉米螟化蛹效率。隨后逐步進行玉米螟成蟲發(fā)生期調查及田間百株卵量分析。
依據(jù)赤眼蜂在擴散距離上防治玉米螟寄生率相關結果得出,在擴散距離內,赤眼蜂最佳釋放距離為12.5m左右,最大擴散半徑為50m左右。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赤眼蜂的大量釋放需要進行連續(xù)位置的節(jié)點設置,即采用相關放蜂點擴散區(qū)域重疊的方式,促使在一定范圍內赤眼蜂釋放寄生率符合預期要求。同時在具體的赤眼蜂釋放過程中應遵循相關標準,即每公頃赤眼蜂釋放點為一時,需在距離地邊12.5m左右,進行第一放蜂行的設置,同時在間隔25.1m左右的距離進行下一階段放蜂行的設置,隨后依據(jù)相應的距離進行合理設置;若每公頃放蜂行為二點時,可在距離玉米種植區(qū)域邊8.0m左右進行第一放蜂行的設置,并在間隔距離為20.1m左右進行下一階段放蜂行的設置,隨后在相同的距離進行各級放蜂行的設置;若每公頃放蜂點數(shù)量為三時,可在距離玉米種植地邊緣7.0m處進行第一放蜂行的設置,然后余下放蜂行相互間隔距離為16.0m。
3、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要點
為了保證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可達到最佳的效果,玉米種植管理人員可通過對赤眼蜂發(fā)育進度的綜合分析,確定具體的赤眼蜂釋放頻率。在赤眼蜂釋放器具應用時,應注意避免陽光直射對赤眼蜂釋放效率的影響,可采用適當遮光措施,如植物葉片、深色塑料等。若在放蜂期間出現(xiàn)風、雨等不良狀況,可根據(jù)對相應天氣狀況的發(fā)展程度進行適當措施,如在雨勢較小時可采取正常放蜂措施,而在雨勢較大時需選擇陰涼黑暗處進行平鋪管理,并采用枝條等期間蘸取10.1%左右的蜂蜜放置在放蜂器具上,進行喂食措施。在具體赤眼蜂釋放過程中應注意選擇高度較小的植株頂部或高度較大的植株中上部,保證良好的防治效果。